建筑工程用活化煤矸石性能评价及处理方法研究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ooo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陕西地区煤矿排出的两大类煤矸石在建筑工程中的利用方法进行了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石英岩类煤矸石主要矿物组成为石英,潜在火山灰活性较低,将其破碎至适当粒径,替代广泛使用的天然砂,研究不同掺量的煤矸石人工砂对砂浆拌合物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破碎所产生的煤矸石细粉(粒径小于0.075mm)可作为惰性填料加入砂浆中,掺入5%的煤矸石细粉可改善砂浆拌合物和易性,同时可提高砂浆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和轴心抗压强度;煤矸石人工砂50%替代天然砂时,砂浆分层度最小,70%替代河砂时轴心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均达到最小值。2.粘土岩类煤矸石主要矿物组成为高岭土。采用XRD、TG-DSC和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结合Ca(OH)2消耗法、比强度法、碱溶液离子消耗法和反应程度法等活性评价方法,研究该类煤矸石的最佳热活化温度,以及不同煅烧制度时热活化煤矸石活性的高低,同时比较了几种活性评价方法各自的特点。试验结果表明:选择煅烧温度650℃左右,粒径范围0.150.30mm,煅烧时间1.5h3.0h,有益于煤矸石形成较高的火山灰活性;NaOH溶液Na+浓度消耗法可快速测定煅烧煤矸石活性。3.采用流态化数值仿真程序对流态化煅烧煤矸石整个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分析全床压降与表观风速关系曲线、临界流化风速、压降脉动方差和最小混料时间等多项指标,对室温和高温两种状态下流化床内煤矸石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流化床内压降随表观风速的提高不断增大,达到临界流化风速时出现拐点,随后进入完全流化阶段,床内压降呈现剧烈脉动;②颗粒较大(D、E粒级)的煤矸石临界流化风速随着温度的提高而增大;同一温度时随流化数增大,颗粒最小混合时间缩短;同一粒径高温状态的最小混合时间大于室温状态;小颗粒煤矸石(C粒级)随温度提高,临界流化风速降低,且高温与室温状态下最小混合时间随流化数的增大无明显变化;③同一粒径煤矸石的压降平均值随温度和流化数的变化不大,采用室温试验可以对流化床全床压降做较为可靠预测。随着粒径的减小,全床压降不断降低。相同流化数时,高温状态下流化床压降脉动方差均低于室温状态,高温状态下流化床运行更加稳定。
其他文献
金属屋盖体系以其自重轻、跨度大、施工简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大跨度屋盖结构。现有研究成果多集中于主体结构等效静风荷载和屋盖结构极值风荷载等方面,缺少针对金属屋盖构件自
桥梁结构在长期自然环境和使用条件下会逐渐老化、损伤甚至破坏,影响到桥梁的使用功能和安全性。因此,桥梁的可靠性研究是结构工程领域内世界各国都广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以往
实际工程中,由于建筑目的不同,对结构的要求也不同,因而鉴于建筑功能的需求常常对结构提出各种制约条件,其中较为常见的是位移制约条件及应力制约条件。应力制约条件往往是要求某
工程岩体普遍存在微裂纹、孔隙以及节理裂隙等宏观非连续面,同时渗流场的存在及其变化将导致岩体裂隙受力状态发生变化而影响工程稳定性,高渗压将加剧岩体裂隙的起裂、扩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和农用化学品使用的增加,饮用水水源水质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研究出新型、高效、安全的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已迫在眉睫。本课题针对微污染水体强化
本文研究了超声强化混凝降低饮用水中残余铝以及超声/零价铁、超声/过氧化氢降解水中有机微污染物的效能。研究了不同的超声加入方式时,各因素对超声强化混凝降低饮用水中残
洪水灾害及其诱发的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可以直接造成人员伤亡、房屋倒塌,洪水灾害所造成的财产损失居各种灾害之首。陕南秦岭地区雨季时降雨集中、雨量充沛,易发生洪水灾害,而且
0-3型压电复合材料是将压电陶瓷颗粒均匀复合到聚合物基体中而构成的一种功能性材料。0-3型压电复合材料具有很多单相压电材料所不具备的优良特性:如与压电陶瓷片(PZT)相比,压电
作为一种新型的空间结构体系,张弦梁结构现已逐渐推广应用于大型公共建筑当中。目前,对张弦梁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还不成熟,特别是在双向张弦梁结构的抗震分析方面。本文借助有限
近年来,大底盘结构已成为大型商住建筑中最主要的结构形式之一,但这种结构的竖向刚度变化较大,需要特殊的构造处理,其中在上部结构和大底盘之间设置隔震层就是一种较好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