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热红外准实时数据处理综合技术与异常提取模型研究及其应用

来源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chenchenya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地震热红外异常的研究,尤其是基于卫星遥感的地震热红外异常研究一直受到地震界的高度关注。与此同时,卫星热红外地震监测手段的研发以及相关系统的建设也为我国地震相关部门所高度重视。然而,由于受到时间、地域以及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地震热红外异常的现象在个例之间存在很大程度的差异性,数据关系中存在大量的随机因素,仅仅进行一些个例研究很难避免偏差。因此,必须对大规模的、连续的历史数据进行时间、空间综合统计分析和相关性研究,才能提取出普遍性的规律。但是,由于缺乏面向地震专业的、大规模的卫星数据处理系统以及相应的海量数据仓库,这方面研究工作受到了严重制约。为了更好地开展卫星热红外监测和研究,必须获取大规模、连续的卫星热红外数据。为此,我们于2003年4月架设了NOAA/FY卫星接收系统。目前每天接收卫星数据量多达4G,每年将接收到1200G的原始数据。如果这些数据仅仅依靠人工值守进行接收、校正、备份、专题图生成等预处理,工作量巨大,很难保证卫星数据获取的及时性和可靠性。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技术手段不足的问题,本文从卫星热红外数据准实时处理技术开发和地震异常监测手段研究这两方面的需求出发,开展了以大规模、自动化卫星数据处理系统开发和数据仓库建设为基础,以时间、空间综合统计分析为突破点的地震热红外异常检测方法研究。本文通过卫星数据处理的方法研究、改进和应用,解决了全自动去噪、去云、数据定标、数据订正、合成、编码和地理信息处理等一系列技术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底层开始自主开发了卫星数据准实时自动处理系统,避免了大量的人工操作,获得了大量的、时间上不间断的、空间上覆盖全国的卫星热红外无云遥感影像库,以及相应的、经过适当设计的卫星影像信息库,组成了包含大量历史数据并且具有自动动态更新能力的数据仓库,积累了从2003年至今的数据。通过对多年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到了地表亮温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原始数据中的亮温变化较离散,有较强的随机性,但10日无云平均影像中提取的亮温变化极具规律性,具有良好的局部线性相关性和整体低阶相关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用于地表亮温异常检测的线性和二阶两种趋势偏移模型。该两种模型假设在正常情形下十日平均亮温在一定的时间段上的分布分别较好地满足线性和二阶趋势回归方程,同时包含正态分布的随机偏差;采用最小二乘法,利用分析点的前50天趋势预测值和分析点处的采样值的偏差量e作为亮温异常的表征值。在通常情况下,亮温旬值的时间分布有很好的线性或低阶非线性相关性,一个采样值不会偏离趋势线太远,即偏差e在通常情况下应为较小数值。如果亮温突然发生剧烈变化,就会使偏移量e显著增大,因此偏移量e可以作为动态异常的表征量,作为判断热红外异常区域的依据。
其他文献
龙门山逆冲断裂带位于青藏高原东缘。2008年在龙门山中段发生了汶川地震,2013年在龙门山南段发生了芦山地震。根据余震精定位结果显示,龙门山南段的大邑次级段在两次地震中都没有发生破裂。1970年在大邑次级段前缘发生了Ms 6.2大邑地震,该次地震可能已经释放了大邑段积累的应力。上述现象表明龙门山中南段的断裂活动性存在明显的横向差异。对于龙门山中南段断裂分段的成因机制,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1)大邑
射汽岩浆喷发作用是岩浆在上升过程中遇到地下水或地表水产生水岩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火山活动,其产物为基浪堆积物和低平火山口。射汽岩浆喷发时可能会造成财产损失甚至人员伤亡,对其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山西大同火山区基浪堆积物主要分布于桑干河沿岸的大辛庄、乌龙峡及册田水库地区,分布范围较为广泛,其下方为著名的“泥河湾组”湖相沉积物,上方被火山区东部溢流的拉斑玄武岩覆盖。区内近源相出露厚度较厚,最厚可达3
近些年来随着空间对地观测手段的发展,米级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厘米-毫米级机载Li Dar扫描数据、无人机影像数据的获取日益便捷,由此产生的DEM数据为活动构造研究提供了坚实可靠的数据支持。目前研究者通过将DEM生成可视化的晕渲图、坡度图等来进行人眼目视解译识别断层分布,由于不同的数据可视化方法具有不同的成像特点,目视解译工作量十分繁重,同时也对解译者的解译经验提出了很大要求。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基于
近年来随着我国页岩气开采规模的扩大,四川盆地南部的活动构造相对稳定区出现了一系列微震和有感地震,甚至是破坏性地震。这些地震是否被工业开采所诱发,目前有研究从时空相关性给出了一些统计推断。现有研究多是从地震学和数值模拟的角度出发,本文以长宁页岩气区块为例,从形变观测角度分析了页岩气开采是否能够产生可以检测到的地面形变,分析了形变信息与页岩气开采的关系,尝试为页岩气开采提供有效的监测手段。本文首先使用
华北克拉通地处东北亚地区,是我国面积最大、形成演化历史最长、地质记录最完整的早前寒武纪陆块,从18.5亿年前的最终形成到2亿年前,一直保持相对稳定。然而自晚中生代以来,华北克拉通发生大规模的构造变形、岩浆作用、地震活动和成矿作用,发生构造活化,岩石圈厚度、性质和热状态发生了显著的改变,失去其固有的稳定性。地震层析成像是获取地球内部速度结构的有效手段,本文利用中国地震台网330个台站及华北科学探测台
阿拉善地块和鄂尔多斯地块接触区是华北地块西部的一个板内构造变形强烈的活动带,并位于中国大陆地震频发的南北地震带北端,接触区内发育的贺兰山断裂系统是以走滑和正断层控制形成的盆山构造。在贺兰山断裂系统内的银川断陷盆地曾发生过1739年平罗8级强震,这是由正断层活动引发的地震。通过详细探测贺兰山断裂系统内部及其两侧地块间的深部接触关系和多条断裂的深部延展特征,可以有助于理解阿拉善地块、鄂尔多斯地块以及青
由于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之间的碰撞,青藏高原发生了剧烈的隆升,在板块内形成了强烈的变形,对周缘地区的构造活动、盆地演化、环境变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关于青藏高原的构造变形模式,主要存在两种端元模型:刚性块体模型和连续变形模型。两种模式争论的焦点在于青藏高原北部上千公里的巨型走滑断裂是否可作为刚性块体的边界、以及是否存在沿断裂的高速率的块体间活动。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更加深入的断裂活动特征研究,以及更加精
地震滑坡往往会造成道路损毁、河流堵塞、房屋掩埋、桥梁坍塌,导致应急救援与现场调查无法顺利进行,这会严重影响生命救援和地震灾情评估,因此快速准确地获取地震滑坡的位置、分布范围、规模大小与掩埋建筑物、道路、植被等相关信息对指导地震应急救援、灾情评估和灾后重建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卫星遥感和空间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遥感影像数据具备覆盖范围广、获取时间短、成本低和数据量大等特点,可为全震区的地震滑坡识别
中国大陆的强震受控于活动地块的运动和变形。活动地块边界带上集中了中国大陆的主要构造变形和强震,块体内部分布少数较低震级的强震。活动地块的运动与变形导致了中国大陆强震分布广泛、西强东弱、动静交替和分块成带的特征。研究活动地块边界带上古地震和历史强震的活动特征与机制对揭示中国大陆内部强震的时空演化模式与机制、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鄂尔多斯活动地块西缘边界带位于南北地震带北段,是鄂尔多斯活动地
近年来,随着大地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地震领域的广泛应用,结合新兴InSAR技术进行断裂带同震-震后-震间不同阶段的运动变形特征,同震破裂模型,震后变形机制及震间长期应力加载的动力学过程等科学问题的研究成为世界科学家关注的焦点。被誉为“第三极”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地壳活动性最强烈的陆陆碰撞带,在青藏高原周边及内部形成一系列大型逆冲及走滑活动断裂带,孕育了一系列强震事件,特别是在青藏高原南缘印度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