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水分条件下骆驼刺幼苗分株特征的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sk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项目以策勒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的荒漠综合试验场为研究基地,以生长在塔南区域的疏叶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 Shap.)(以下简称“骆驼刺”)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水分条件下骆驼刺幼苗由单株通过分株形成种群的生态学过程进行长期定位试验研究,旨在了解骆驼刺的根系分株生长特点对不同水分条件的响应,掌握基于不同水分处理条件的骆驼刺生物量形成特点及根冠比特征,揭示骆驼刺的根系分株规律与土壤水分含量变化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   首先,在骆驼刺基株和分株生长特征方面:同一时期,不同水分条件对骆驼刺幼苗地上部分的生长没有造成显著影响.在不同水分条件下,同一时期骆驼刺幼苗根冠比并没有显著差异.随着灌溉量的逐渐减少,垂直根扎根深度逐渐增加.在不同水分条件下,分株株高、冠幅、地上部分生物量均呈现一致的变化趋势,随着土壤水分有效性的降低显著减小,基径大小差异不显著.   其次,在骆驼刺分株构型特征方面:分株种群密度和分株强度呈一致的变化趋势,均随着土壤水分有效性的降低逐渐减小,而且发现,在总水量一样的前提下,少量多次灌溉更加有利于骆驼刺产生分株.分枝角度的大小能够反应植物根系对土壤空间的占据能力,本研究中,骆驼刺分株所有分枝角度都集中在90°左右,约89.3%的分枝角度在75°-105°范围内,说明本实验中骆驼刺分株不需要通过增大分枝角度来扩大根系伸展空间.试验中骆驼刺根系分株深度趋于浅层化,所有分株均分布在O-40cm之间,其中有53%的分株产生在10-20cm层次,剩余47%产生在20-40cm层中.分株之间的间隔物长度是决定地上部分生长格局的重要参数,随着土壤水分有效性从高到低变化,骆驼刺幼苗分株生长格局逐步由“密集型”向“游击型”过渡,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小分株之间的竞争,最大效率地吸收环境资源.   骆驼刺根系分株特征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方面:通过对不同水分条件下整个生长期内骆驼刺幼苗分株数量与分株层土壤含水量的相关关系分析发现,二者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分株数量随着分株层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呈二次抛物线变化.
其他文献
本论文于2010年4月到9月在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屋梁山林麝养殖中心对圈养条件下母体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及其幼仔的免疫力和应激水平进行研究。采用粪便内免疫球蛋白(IgG,I
电视多重影消除的理论公式¥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曾昌禄电视多重影消除的理论公式611930四川彭州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曾昌禄电视出现重影,尤其出现多重影,收看效果差甚至无法观看。如
The Main Optical Telescope (MOT) is an important payload of the Space Solar Telescope (SST) with various instruments and observation modes. Its real-time data h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于2013年12月11日正式发布了《2014年关税实施方案》,并于2014年1月1日执行。方案中4类钛产品(二氧化钛质量百分数大于70%的高钛渣,钛铁及硅钛铁,厚度≤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一步实施,农业用水的比例逐年下降,如何在农业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紧张的情势中,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重大的战
地表温度是地表与大气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参量,对全球气候变化、森林火灾、旱情监测等具有重要指示意义。热红外遥感是提取地表温度最常用的遥感手段。由于遥感观测到的
土壤侵蚀破坏土地吞食农田、降低土壤肥力,直接影响水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土壤侵蚀的发生已经成为全世界最重大的环境问题,本文以华北土石山区褐土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雨
去年以来,雁北地区为了加强煤炭市场的宏观控制,有限度地放开了煤炭价格。坑口煤价每吨提高了113.91%,除去国家亏损补贴的10元/吨外,实际提高了73.46%;上站煤每吨提高了155%
尺度效应指某些特定值随空间、时间的尺度变化而发生变化的现象。土壤物理性质及其受植被影响也有空间尺度效应,并对植被水文调节功能有重要影响。因此,要准确评价和合理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