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市场经济制度不断完善,现代公司制度也逐渐规范,这使得公司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越发普遍。此现象的根源在于,要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公司各项工作需要专业人士来完成。公司的股东拥有财产所有权,并将公司的日常运营任务委托给专门的管理人员,因此委托人和代理之间会建立关系,从而引起一系列问题。根据理性经济人假设,公司的所有者和经理都在努力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但是这两种追求并不完全相同。公司所有者寻求其资本的增值以实现最大化的企业价值,但经理们希望获得更多的薪资和福利以及闲暇的时间。加上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代理人很有可能为实现自身的利益而不顾企业的利益,甚至做出损害股东利益的事情。为减少这种现象,所有者建立了激励约束机制,将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联系在一起,并引入股权激励机制,以通过多种激励机制为股东创造财富。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大量企业破产,企业高管的薪资也逐渐受到公众的关注。特别是最近几年,“天价薪酬”的话题引发热议,贫富差距的问题再次进入公众视线,容易引起社会动荡。2014年《中央管理企业薪酬制度改革方案》的颁布、2016《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等各项条例的出台,再次引发了高管薪酬的讨论。人们认为,高管的高薪与公司绩效相对较低的增长速度不匹配,这对管理激励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质疑。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高管激励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然而还需注意是,提高企业绩效往往伴随着风险性的投资和管理。高管在制定业务决策以实现利润最大化时,更热衷于进行风险投资并选择风险较大的项目,尽管这些机会可以为企业带来很大利益,但企业将面临更大的运营风险,甚至会导致公司破产。因此,经营风险在高管激励提高公司绩效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引入经营风险概念,考察了高管股权激励、高管薪酬激励、高管晋升激励三种激励方式、经营风险与财务绩效、市场绩效两种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并研究了经营风险的中介作用,希望可以为上市公司建立有效的高管人员激励机制提供理论支持,从而改善公司绩效,助力社会发展。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激励理论,选用2014—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在实证检验高管激励、经营风险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最优激励模式的基础上,将企业规模、资本结构、产权结构、成长能力、与产权性质作为控制变量纳入模型。本文研究结果显示:高管薪酬、高管股票激励对公司的财务绩效和市场绩效都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在上述三种高管激励方案中,对基于市场指标托宾Q的影响要大于对财务指标ROA的影响;只有在高管薪酬激励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路径中,企业经营风险起到中介变量的作用;低股权激励高薪酬激励的组合为最佳激励方案,这种方案能够使得高管股权激励与高管薪酬激励措施都能有效提高企业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