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变化对PM2.5浓度的影响及空间效应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1234566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我国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地表土地利用/覆被以及景观格局变化剧烈,同时引起的各种污染排放和环境污染问题日趋成为土地科学、资源环境科学等研究领域关注的焦点。其中,尤以LUCC引起的以细颗粒物PM2.5为主要构成的雾霾大气污染效应最为突出,且其已然成为阻碍我国当前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本文选取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猛、城镇化水平较高、雾霾污染严重的长三角核心区为研究区,利用ArcGIS、Geoda、SPSS、Fragstats、R语言等工具,综合运用空间分析、景观格局分析、相关性分析、广义可加模型、空间计量模型等理论和方法,在识别研究区土地利用和P M 2.5浓度时空格局变化的基础上,分析PM2.5浓度空间分布与土地利用结构、景观格局的相关性和非线性响应关系,探索土地利用变化对PM2.5影响的空间效应。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认识土地利用变化对PM25浓度影响的内在机理,指导区域空气污染联防联控,科学制定区域国土空间规划,合理配置国土资源,实现区域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为研究区内优势景观类型,研究期间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建设用地急剧扩张和耕地面积锐减;研究区内整体景观破碎度增加、景观连通性降低,其中,耕地和水域的斑块破碎度增加,建设用地则减小,这与区域内城镇连片发展有关。(2)2000-2015年PM2.5年均浓度整体呈上升趋势;区域内PM2.5年均浓度从西北向东南递减,江苏省城市PM25污染较浙江省东部沿海城市更严重。(3)PM25浓度与斑块密度、形状指数呈显著负相关;耕地、水域、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会导致PM2.5污染加重,林地和草地则对PM2.5浓度有抑制作用。(4)PM2.5浓度与各地类面积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响应关系,其中,随着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PM2.5浓度增加趋势会减缓或有下降趋势,两者之间存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现象。(5)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对P M 2.5浓度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且由此导致的间接效应比直接效应更为显著。因此,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应合理控制城市规模,转变粗放式发展模式;严格保护生态空间,增加林地、草地等植被覆盖规模,丰富植被类型;高度重视耕地污染问题。同时要重视PM2.5区域联防联控的治理方针,适度打破地区“行政管辖”壁垒。
其他文献
<正>柴苓汤是小柴胡汤和五苓散的合方,具有和解表里、健脾疏肝、理气行水的功效,可改善肝肾功能、双向调节水负荷状态、调整免疫状态、减轻放化疗的不良反应,广泛运用于临床
9含氰废水全循环工艺含氰废水全循环工艺包括贫(滤)液全循环工艺和尾矿库溢流水全循环工艺两种。所谓“全循环”,并不是指氰化工艺按理论计算的全部废水量都循环使用。对于金精矿
以1,1,1,3,5,5,5-七甲基三硅氧烷和丙烯基聚醚为原料,氯铂酸为催化剂,异丙醇为溶剂,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合成出聚醚改性三硅氧烷。研究了反应温度、物料比、活化温度和时间、催
本文简要介绍了一种新型的选矿设备——涡流淘金机的构造和分选过程以及它应用在采金船尾矿中回收黄金的效果,最后,讨论了几个影响因素,并指出了这种设备的应用前景.
应用系统功能原理的推论揭示了单一物体动能定理的缺陷 ,指出了系统功能原理推论与系统动能定理具有同一性
<正>一、研究背景与研究设计 1.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2006年3月初,胡锦涛同志将社会主义荣辱观精辟地概括为“八荣八耻”精神,这是古往今来中国人做人的基本行为标准,也体现
会议
2015年9月7日~8日,为期两天的全国驾培行业研讨会暨中驾协筹备会在北京成功召开。会议邀请了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晓东、交通运输部运输司车辆处副处长柴晓军、
对广西省林业系统11个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的自然保护宣传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社区居民对保护区宣传教育的看法受自然保护区级别、保护区所处地域、保护类型、管理
反应堆安全是任何核能系统开发与设计的重要组成。冷冻阀是熔盐堆的核心技术之一,其热力学特性直接关系到熔盐堆核能系统的固有安全。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冷冻阀的热-结构特性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