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琴赋》之“声无哀乐”解读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snoopyfeil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共分为四大部分,分别对《琴赋》的理论内涵、《琴赋》中“声无哀乐”的美学基础、实践基础以及《琴赋》的史学价值等相关内容的史料进行分析和论述。在分析相关内容史料的基础上,阐述《琴赋》的古琴审美核心:“声音不表现人的哀乐情感”,而表现的是“声音协和的自然属性”。第一部分:主要阐述《琴赋》的理论内涵,分别从音乐的本质属性和嵇康亦儒亦道的美学思想两方面论述。嵇康在社会生活以及艺术实践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一种追求平和之美、崇尚自然的审美意识。他在处事态度上以及修身养性上一贯遵循“越名教而任自然”、“任自然以托身”。他觉得世上的道理不必争,神仙也不足信。信奉阮籍在《大人先生传》里说的“天地解兮六合开,星辰陨兮日月颓,我腾而上将何怀?”。意思是说天地神仙,都是无意义,一切都不重要,嵇康在音乐审美中则主张“自然之和”、“忧喜不留于意,泊然无感而体气和平”的平和心声。而之所以嵇康的美学思想在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史上成为一朵奇葩也正是由于他的美学思想中既存在儒家思想的可知性,也存在着道家思想的不可知性;既肯定了传统的儒家思想,又否定了统治阶级所倡导的儒家礼教。这种亦儒亦道的美学思想也为后人研究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第二部分:重点论述《琴赋》声无哀乐的美学基础。“以和为美”是《琴赋》美学思想的核心。《声无哀乐论》是嵇康美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嵇康的创作过程以“和”作为中心来论乐,来表现音乐的“自然之和”,并强调“声无哀乐”这一主张。由于道家思想对于嵇康的影响,使他产生“宣和情志”的玄学理念,通过《琴赋》中对于意境的描述,抒发自己欲摆脱世俗、好仙乐道的美好向往,嵇康继承老庄的养生思想,并通过实践完成《养生论》的创作,使之成为中国养生学史上第一篇全面且系统的养生专论。第三部分:论述《琴赋》声无哀乐审美理论的实践基础。主要从嵇康的古琴的演奏实践、古琴的创作实践、古琴的传授实践三方面阐述。文章最后部分是对《琴赋》的史学价值进行归纳总结,无论从最早的徽位记载到琴曲的记载与归类、再到多声因素的记载与归类,还是《琴赋》中所蕴藏的丰富的音乐美学思想,无不为我们今天探求音乐审美与艺术活动的本质带来深刻的启示。
其他文献
中学图书馆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形势下,中学图书馆在提升读者服务工作方面的方法和途径,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功能与作用,使其成为书香校园里的一道美丽风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这给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但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承诺五年内逐步
机电信息系统的高性能化发展使智能汽车成为可能。智能汽车可以通过感知驾驶环境(人-车-路)并提供信息和车辆控制,帮助或替代驾驶员进行最安全、最高效、最舒适的车辆操控。
党内监督是实施权力监督的重要形式,失去监督的权力容易滋生腐败。在新世纪新阶段,探索有效的党内监督方法对于遏制腐败,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正>马铃薯环腐病、青枯病为细菌性病害,近年危害愈来愈重,给农业生产造成较大损失。两种病害皆造成植株枯萎,但青枯病不变色;环腐病还有一种症状为枯斑型。病菌在种薯内越冬
近年来,近代汉语介词研究一直呈火热之势,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果,但局限性也不容忽视:内容多是零星的,不成体系的;时限多集中于初、中期,忽略末期;视角多采用共时,缺少历
基层党委、政府作为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的一级组织,直接面临改革发展过程中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基层公务员是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者,在推动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
多情自古伤离别,剪不断的情丝依旧在亘古的岁月里萦绕,在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汹涌澎湃的海峡中徘徊。由于历史的原因,海峡两岸,原本一对对有情人无奈分离,上演了一个个悲欢情
目的:惊恐障碍(panic disorder,PD)又称急性焦虑,以反复突发的、不可预期的惊恐发作为主要临床表现。惊恐障碍患者因反复发作的严重躯体症状,而反复就诊于医院各科,造成对医
现行商业空间中灯光布置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很大程度上来说灯光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商业空间光环境效果如何。如何让灯光更好的体现商场购物氛围是众多商家在驻店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