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话语发出者在向观众和读者传达命题意义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显露出个人的情感、态度、价值判断以及评估,即表达一种“立场”;本文中用来传达立场的语言被称为立场标记语。近年来,对在文本内容和读者之间充当重要交际互动作用的立场标记语的研究层出不穷;这些理论和实证研究似乎推动着立场标记语从“幕后工作者”向“舞台演员”转变。其中英语本族语者和非本族语者对于话语标记语的使用对比研究尤为热门。本文从一种新的文本体裁入手,收集《中国日报》"Opinion"专栏的网络英语话语,研究介于严谨的正式文体和随意的日常口语话语之间的网络英语话语的立场标记语,旨在探索中国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使用这类话语标记语的不同和相同点。据此文章提出两个研究问题:1)中国英语使用者和英语本族语者在《中国日报》"Opinion"专栏中立场标记语的使用分布情况?2)两者使用立场标记语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此次研究建立了两个微型的语料库,中国英语使用者语料库(CESC)和英语本族语者语料库(NESC)。文章通过对语料的定量和定性分析,研究在语法分类和语义分类下中国英语使用者和本族语者使用话语标记语的不同。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无论从语法分类还是从语义分类看,中国英语使用者在英语网络话语中立场标记语的使用频率基本与英语本族语者一致。综合考虑《中国日报》注册用户的英语水平,可以得出中国较高水平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一样,有意识的使用话语标记语去阐释自己的立场;第二、从语法分类角度看,中国英语使用者相对于英语本族语者而言,情态动词立场标记语和立场副词标记语的使用多于从句立场标记语的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立场结构的单一性和较弱的词汇转换能力。从语义分类角度看,中国英语学习者更多使用风格立场标记语和态度立场标记语,而态度立场标记语中情感和评估立场标记语是明确性、直接性的体现,这与中国传统语言风格的委婉、含蓄相矛盾,忽略体裁来源的影响之外,揭露了中国英语学习者有待加强的语用能力。最后,文章提出了对于学习立场标记语的几点建议,希望对英语教学以及中国英语学习者语用能力的培养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