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心是孤独的猎手》中的灵魂隔绝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hcxp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孤独是人类难以消释的精神状态,亦是文学的恒久主题。20世纪美国南方作家卡森·麦卡勒斯(1917-1967)以书写孤独问题而闻名;她的长篇小说《心是孤独的猎手》描述了在信仰式微的背景下,美国南方小镇上的人们将身边的哑巴辛格塑造成了上帝以安慰自身之孤独,而最终幻想破灭的故事。麦卡勒斯借此小说揭示了人类孤独的本质--她称之为“灵魂隔绝”的一种存在状态。小说立意极为深刻;然而半世纪以来,国内外学界重视不够。对于小说中的“灵魂隔绝”,已有之研究成果或是隔靴搔痒,或是流于肤浅,罕有对其本质与原理的深入阐释。   本文以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为框架,从美国南方的精神传统--基督教信仰对于“作为上帝形象的人”的关系性本质的认识中寻找突破口,借用了犹太思想家马丁·布伯的“永恒之你”的概念,分析了小说中对人类孤独的纵向维度的认识,以及此种维度的缺场对于人与自我、人与他人的关系的影响,以阐明小说所描述的“灵魂隔绝”的涵义。本文认为,小说中弥漫的孤独来源于置身20世纪西方精神危机中的美国南方个体面对“永恒之你”的缺场而形成的“灵魂隔绝”。   人本主义心理学发现了孤独的两大来源:内在疏离和人际疏离。小说中的这两种疏离来自精神危机所导致的纵向疏离,即麦氏所称之“灵魂隔绝”。纵向(精神性)、横向(人际性)、内向(内在性)三重维度这三种疏离能够解释小说中出现的孤独现象。“永恒之你“的缺场使得小说中人物的存在需求无法满足,充满爱心与同理心的约翰·辛格因与“永恒之你”最相似而人们被当作上帝。然而更加孤独的辛格惟有将他的哑巴朋友、智力低下的安东尼帕罗斯当作“永恒之你”,用更加荒谬的方式来自造上帝消解孤独。最终这样的寻找人间拯救的努力只能止于崩溃与幻灭,通过塑造上帝来消解孤独的尝试也必然失败。小说通过孤独问题表达了对南方精神传统回归的呼唤。信仰的衰落与宗教的扭曲使得南方美国人难以从中寻找原有的归属感和自我认同。然而小说尽管凄凉,却不绝望;麦氏给读者留下了出路。通过对鲍蒂娅·考普兰成功消解孤独的描写,作者让我们看到,美国南方的精神传统提供了打破“灵魂隔绝”、进而安释内在疏离和人际疏离的精神资源。需要注意的是,宗教是无法消解孤独的,唯有关系可以。只有回到言说“永恒之你”的传统中获取滋养关系的精神资源,方能让个体的心灵得到安释。
其他文献
电视谈话节目是一种围绕着谈话而组织起来的,须在严格的时间限制内开始和结束,且要保持话题的敏感性,以便能提起广大观众兴趣的表演。它的基本要素包括主持人、现场嘉宾、现
随着英语在世界的普及和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汉英翻译交流中反映中国文化特色的词语日益增多,并逐渐被世界所接受,进而形成了“中国英语”。它的存在既是一种可
任务型教学法是当今语言教学领域应用广泛的一种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对评价方法的要求促进了表现性评价的发展。在任务型教学法基础上实行表现性评价,使表现性评价更容易融
讨论了组合薄壁件截面特性 (惯性矩、变曲中心等 )自动计算原理,采用精确积分法推导出闭口和开口薄壁件截面特性的计算公式,利用 Visual Basic开发工具,开发出组合薄壁件截面
教师认同在教师教育和教师发展领域是一个新兴的研究话题。教师认同是指教师对教师这一职业身份的理解,被认为是一个持续变化的动态过程,充满了复杂性和多面性。因此,教师对
提出了一种光纤Bragg光栅(FBG)压力传感器和基于相位产生载波(PGC)的干涉式波长解调相结合的传感器系统,实现脉象波形信息的探测。设计了一种高灵敏度的触点式FBG动态压力传
2016年3月,首都建筑业2015年度施工作业队和作业班组市场资信评价结果正式发布,共有3700多支施工作业队和7000多个作业班组取得了行业评价的市场资信等级。通过行业评价,首都建
为了加强首都建筑业劳务管理工作,提高建筑业施工作业管理水平,激励在首都建筑业劳务管理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和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北京建筑业人力资源协会组织开展了2015年度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