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阗佛教艺术研究

来源 :西安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rscg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于阗是佛教传入中国的第一站,佛教在于阗的兴盛发展有近千年的历史。作为古代西域大乘佛教的中心,于阗佛教艺术深远地影响了中原地区佛教艺术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也是西藏佛教艺术造型样式的参照系。佛教艺术在于阗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两汉时期是于阗佛教艺术的初始阶段,魏晋时期是于阗佛教艺术的发展阶段,唐朝时期是于阗佛教艺术的成熟阶段。在于阗佛教艺术的形成过程中,贵霜王朝时期的犍陀罗和秣菟罗造像样式对于阗佛教艺术风格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随着佛教艺术沿丝绸之路向外传播,两汉时期于阗佛教题材的木雕、陶雕、壁画与早期犍陀罗艺术有密切的关系,这种简朴粗犷的造型手法反映出于阗早期的艺术面貌,形成为具有地域特色的“和田艺术模式”。汉至魏晋时期欧亚大陆(Eumsia)的北部文化板块从小亚细亚、中亚及黑海地区延伸至漠北草原地带(Eurasian steppes),形成为装饰性与程式化的草原艺术;从阿富汗、巴基斯坦与中亚两河地区延伸至塔里木盆地的艺术类型是佛教文化影响下的绘画和雕塑,这种佛教艺术经过围绕塔里木盆地的两条绿洲链即丝绸之路南道与北道,融合了希腊、印度和波斯等地的艺术样式形成为独特的面貌。尼雅“丰收女神”(堤喀,Tyche)棉布佛画图案中体现的图像程序与造型手法,反映出这一时期丝路南道早期佛教艺术的特点,米兰壁画所具有的独特绘画形式和造型手法与于阗佛教艺术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对其整体风格的形成与文脉走向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热瓦克(Rawak)佛寺的立佛塑像与秣菟罗造像在风格源流上有着一脉相通之处,其列龛立像的形式则是来源于大夏艺术,这种在壁面上以壁画或贴壁浮雕绘塑列佛像的做法也是于阗佛教艺术的一大特色。唐朝时期是于阗佛教美术发展的成熟阶段,佛教对这一时期于阗的建筑、绘画、雕塑等领域产生了全面的影响。6世纪左右,泥坯塑像在中亚两河地区的佛教造像中开始出现,至7世纪这种泥塑佛像从犍陀罗样式逐渐转变为西域地方类型并传播至塔里木盆地。达玛沟遗址的唐代雕塑壁画从题材内容、塑造手法和绘画样式等方面均呈现出了新的面貌,该时期的于阗壁画加强了二维平面和装饰化的造型风格,同时强化了具有本土艺术元素的画面特征。于阗绘画在吸取外来艺术元素的基础上将“铁线描”和“凹凸法”的造型技法融为一体,形成了风格独特的“于阗画派”。于阗画派流行于唐代画坛,也深刻影响了日本奈良时期的佛教造像风格,它与敦煌、中原及藏传佛教造型艺术体系的营构也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
其他文献
短信发送(SMO)及接收(SMT)成功率是核心网维护的重要指标,该指标直接影响用户对移动网络质量的感知。本文通过对某市移动公司的短信发送及接收数据进行分析,分场景给出了短信发送
本文认为,行政审批制度是残缺产权制度下分散的、临时性的产权界定机制;是部门设租的权威途径;是政府职能的一柄双刃剑。文章提出,对行政审批制度存在的问题,必须进行全面的改革:(1)缩
童年需要游戏,幼儿拥有游戏的自主权。户外自主游戏更能保持游戏的本性,给予幼儿更多的游戏自由和权利。文章结合自主游戏的基本环节.探讨如何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享受
采用鱼尾罩和剑桥滤片捕集卷烟侧流烟气中的粒相颗粒物,建立了LC-MS-MS法测定卷烟侧流烟气中4种烟草特有的亚硝胺TSNAs(NNN,NAT,NAB,NNK)。剑桥滤片在醋酸铵水溶液中机械振荡
运行中的正立式U形管高压加热器,会发生换热管被损坏现象,损坏的部位均处于过热蒸汽冷却段的进汽通道口的第一、第二排换热管,究其原因是在长方形进汽通道孔口范围内的第一排
目的明确年龄≥75岁高龄髋部骨折术后谵妄的发病率,筛选导致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方法自2012-06—2015-06诊治年龄≥75岁的髋部骨折435例,统计术后谵妄发生率,并根据术后3 d
<正>为规范防汛抗旱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置防汛抗旱准备工作存在的问题,近期国家防总研究制定了《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防汛抗旱检查工作规定》(简称
目的:HPLC法测定9批不同蒸制工艺的温郁金中吉马酮、β-榄香烯、莪术二酮的含量,比较不同蒸制加工方法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SILA13046150 Tri-sil C18(150 mm×4.6 mm,3μm)色
研究了采用水力旋流器在较高矿浆浓度下对膨润土进行湿法分级提纯和压滤脱水的工艺,获得的精矿产品蒙脱石含量高(达95%以上),为其应用于日化、医药、电子等对膨润土产品纯度
17世纪初刊行的《利玛窦世界地图》在中韩日三国产生的影响各有不同。本文探究其原因,认为是由于历史上中韩日"世界"观念的差异,这种差异可以从三国的地图上见读,并做出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