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一致性校验的最优偏差检测及可选择性模型修复研究

来源 :安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15648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使用信息系统中记录的行为制定业务流程,并希望能够通过其更好的实现目标。由于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需求与利益权衡不断变化,因而会导致初始业务流程中的一些行为发生改变或衍生出新的行为。企业在实际发展中能够兼顾业务流程的初始行为与变化行为,对于业务流程的管理和优化尤为重要。在过程挖掘中,信息系统当前记录的行为被看作事件日志,而其中的初始行为则可以通过过程发现被构建为一个模型。将事件日志与初始过程模型相关联,往往会发现它们之间存在差异。因此,检测事件日志与初始过程模型之间的偏差,并对其进行修复一直是过程挖掘领域的重要课题。本课题在已有偏差检测与模型修复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研究,主要贡献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1)针对事件日志与过程模型之间的偏差检测问题,已有方法将事件日志与过程模型直接对齐或者仅基于偏差发生个数确定最优对齐,因而无法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分析对齐最优性。为此本文通过排除算法与偏差总成本确定最优对齐,并将最优对齐的尺寸或对精度可能产生的影响作为附加衡量标准。采用不同案例评估性能,当对齐处理优先考虑适合度时,可得出以下两个结果:相较于直接对齐而言,提出方法可分别在包含原始事件数据的BPIC2020和真实业务流程产生的非加权案例集中提升适合度;相较于A*算法而言,所提出方法可使七个加权案例和一个非加权案例的适合度得到提升。当对齐处理优先考虑精度时,相较于A*算法而言提出方法可在一个非加权案例中提升精度回放值。(2)针对事件日志与过程模型之间的偏差修复问题,已有方法采用自循环方式将事件日志中产生的每个偏差元素独立插入初始过程模型,虽然能够保证修复后的适合度始终为1,但却是以牺牲大量精度为代价换来的。为此本文将行为关系的一致性校验与最优对齐的偏差检测相结合,基于不可回放行为模式在最优对齐中检测偏差的发生、位置以及潜在行为关系,进而将事件日志中具有直接跟随关系的偏差元素构建为满足特定行为关系的子结构。实验通过JAVA语言编写一致性度量插件Mrepair-check*用来校验修复性能,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可通过构建偏差子结构来减少事件日志的尺寸,从而在适合度为1的前提下有效提升精度。(3)针对事件日志中两种偏差具有不同回放形式的问题,已有方法采用统一的方式对日志中所有偏差进行修复,往往导致难以同时兼顾适合度和精度。为此本文实时发现事件日志与过程模型之间当前存在的变体,检测该变体中是否存在由事件日志产生的迭代偏差,并根据检测结果选择执行修复操作或配置操作。实验通过JAVA语言编写一致性度量插件Mrepair-check进行修复性能的评估。整体修复性能的评估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通过采用配置操作修复特定变体使得更多的插入偏差得到准确回放,从而在保证适合度的同时尽可能提升精度。实时修复性能的评估结果表明,在不包含迭代插入偏差的变体中使用所提出方法修复后的适合度与精度始终为1,而已有方法则需要通过牺牲大量精度来保证适合度。(4)针对模型修复在适合度与精度上的合理权衡问题,已有方法将修复后的理想适合度设置为固定值1,因此可能会由于过分追求适合度,而导致精度在一些情况下不够合理。为此本文根据事件日志中迭代偏差的总成本来预测使用配置操作进行整体优化后的适合度。在可预测适合度满足合理范围的情况下,采用配置操作对所有偏差进行修复。反之,则根据当前变体中迭代可观测偏差的校验结果执行修复或配置操作。实验通过一致性度量的两个插件Mrepair-check*和Mrepair-check进行修复性能的评估,结果表明在可预测适合度合理的情况下,基于可选择操作的实时修复方法能够使适合度最终为1,但其中一个数据集的精度却比合理范围低了 1%。然而,所提出方法能够保证适合度与精度始终合理。当可预测适合度不合理时,所提出方法与基于可选择操作的实时修复方法性能一致,且在不包含循环路径的六个数据集中比基于偏差子结构修复后的精度值提升了 8%。综上所述,提出的偏差检测方法可在不同情况下合理检测各种业务流程的偏差信息。与此同时,模型修复方法通过层层深入的方式对修复性能进行改善,并最终在适合度为1或在合理范围内时,有效改善精度。图[71];表[50];参[120]
其他文献
近年来,儿童焦虑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长期处在焦虑状态的儿童不仅不能正常学习和生活,其身心发展也受到很大的影响。研究表明儿童焦虑具有稳定性,患有焦虑症的儿童在以后的生活中很有可能继续遭受这种障碍,并发展出新的障碍。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对孩子的教养方式也会对儿童的成长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养育子女的日常生活中所采用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和行为倾向,是父母教育观念和教育行
从古至今,中国山水画与园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造园者通过园林的建造给人传达出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与艺术理念,这一种艺术理念与中国山水画不谋而合。本文通过园林山水题材的创作,摸索和探讨该题材形式语言的表达方式及审美思想。说起桂林山水,在大多数人的眼里,多为漓江山水。但是,有一座被称为“岭南第一园”的庄园,似乎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它就是桂林的雁山公园。它不仅具有广西园林的地域风貌,而且具有自己的特色。在
学位
近十几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大量青壮年向城市转移,农村耕地资源闲置、撂荒现象出现。同时,随着农业经济、市场以及科技的发展,当前我国独特的小规模农业生产方式与我国提出来的要实现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经营方式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因此为了实现耕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可以适当地将农村闲置的耕地进行流转,进行规模化经营。近些年,农户自发的流转耕地的现象也层出不穷,那么在耕地流转的过程中,哪些因素对会农户转入耕地的
学位
平面构成作为一门视觉艺术,它是设计学的基础。它和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一起构建了艺术设计的基础教学,它能有效的对学习者在进入设计专业学习前进行思维启蒙与观念的引导。平面构成有它自身所独特的语言与形式,本文主要以平面构成的理论观点为基础,将平面构成观念与相关的中国绘画理念作一个客观的比较,判断出两者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其后从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点、线、面以及形式构成的角度出发,通过与平面构成的对照分析,来
在过去的几年间,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号召,越来越多的传统村落被按照某种标准化的样式集体改造,村落内部原本经历几百年建立起的真实丰富的日常生活瞬间被抽空,只留下青山绿水的自然空壳环境。如果对于这样一场剧烈变动有所反思,就不难发现当下普遍关注的都是村落的整体风貌、自然环境、气候等问题,似乎对村落环境的外在保护,对传统建筑外壳的修复等同于对村落的复兴,而遗忘村落是在日常生活的基础上建立的。事实上,对于这种
本文主要是通过对现代城市题材山水画的研究与自身的水墨创作实践,提出现代城市题材山水画发展的可能与趋向。本文采用举例说明和比较分析两种方法,通过比较分析城市题材山水画发展各个阶段中出现的名家名作,梳理出影响现代城市题材山水画发展的两个主要原因——时代性和民族性:1、时代性分析:作为活生生的人,如果一味地忽略当下鲜活的创作题材是可惜的。“古人之眉目,不能安于我之眉目”、“恨古人不见我”,中国画不是一成
矿山安全生产一直是不容忽视且意义重大的话题,为了避免矿山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要从管理制度上严格要求,更需要应用新的科学技术来提高矿山安全生产水平,包括信息物理系统(Cyber Physical System,CPS)、雾计算(Fog Computing)、强化学习(Reinforcementlearning)等。CPS为矿山安全生产和灾害预警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思路。随着智慧矿山建设的推进,感知矿山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