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进BP网络的多重分步损伤识别方法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zi5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工程结构的损伤识别、定位以及估计是近年来十分流行的研究课题。尽早地发现结构损伤,可大大降低维护、维修的费用。目前,结构损伤检测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航天、土木、机械和核工业中,是一门建立在损伤机理、传感器技术、信号分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之上的多学科综合性技术。 结构的动力特性与结构物理参数直接相关,结构发生损伤通常会导致结构动力特性的改变。近年来,基于结构动力特性参数的诊断,由于其多种优点,已成为当前学术界和工程界的研究热点。然而,用振动模态构造的损伤标识量往往需要求解复杂的数学反演问题,使结构损伤识别存在一定的困难。神经网络以其优异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可以将逆问题正问题化,因此本文提出将振动模态分析和神经网络技术结合起来,以振动模态构造的损伤标识量作为神经网络识别输入的特征参数,从而进行结构损伤识别。 将神经网络用于损伤识别时,通常的做法是一次识别出结构的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然而当杆件较多时,所需要的训练样本数量非常庞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采用多重分步识别方法,首先确定结构中有损伤的层,然后在已知有损伤的层内确定有损伤的杆件,最后确定有损伤杆件的损伤程度。这样可以大大节约训练样本的数量,节约学习时间。针对BP网络固有的收敛速度慢、局部极小等问题,本文对BP网络进行了性能改进,在训练函数中附加了动量项,并且网络的学习速率采用自适应学习速率。 实际识别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误差影响。本文通过对一个五层钢框架的试验研究,分析讨论了模型误差对识别结果可信度的影响。为了考察模型误差对结构损伤位置、损伤程度的识别能力,设计了多组损伤模拟方案。识别结果表明,在有模型误差时,选择适当的损伤参数,利用改进的BP网络与多重分步识别方法相结合,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损伤识别效果,模型误差对网络的识别性能影响较小。
其他文献
地基承载力是土力学的三大经典问题(边坡稳定、土压力、地基承载力)之一,也是地基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地基的极限承载力是地基内部整体达到极限平衡时的荷载,又称为极限荷载
因碳纤维增强聚合材料(CFRP)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抗疲劳、施工简便快捷以及几乎不改变原结构尺寸的优点,外贴CFRP加固技术在各类土木工程结构加固中应用日益广泛。而CFRP
隔震技术已被证明是一种减小地震动下建筑物灾害损失行之有效的方法。目前已建成大量的隔震结构,其中有的已经经受住了实际地震动的考验。总的来说,对刚性结构的隔震技术研究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空间结构的使用要求向大跨度方向发展。空间网架结构由于受力合理,外形美观,能提供大跨度的使用空间,在近三四十年来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保证生
局部屈曲和畸变屈曲是冷弯薄壁开口截面重要的屈曲模式。与单板分析不同,屈曲分析时应该考虑截面板件的板组相关作用。在单板屈曲理论的基础上,冷弯薄壁型钢规范GB50018-2002对
张弦结构是一种新型的预应力钢结构形式,由于其受力合理的特点在国内外工程实践中得到了较多应用。本文通过理论计算和试验研究分析了张弦结构的动力特性和抗震性能,并分析了
随着大跨度桥梁、隧道以及高层建筑的蓬勃发展,强度高、耐久性好和工作性能优异的高性能混凝土正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然而,高性能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结构密实,脆性更大,渗透
我国滑坡灾害频发,已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重大的威胁。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大量的边坡工程以及越来越多的高陡边坡。
斜拉桥索梁锚固结构区域受力集中、构造复杂,是控制设计的关键部位。连云港至盐城高速公路灌河特大桥为边钢主梁斜拉桥,斜拉索在主梁上的锚固采用锚拉板构造形式。由于锚拉板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土木工程结构的防灾减震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土木工程结构的振动控制技术也随之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许多新型控制体系和控制装置相继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