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当前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生产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农业生产技术却没有得到根本转变,仍然以高化肥农药为主,由此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为此,发展绿色农业成为政府和国家的关注焦点,而实现此目标的必然之路是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因此研究如何推动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是保障农产品生产环节的安全性和生态性以及发展绿色农业的必然要求。在信息化时代,新兴互联网与传统社会网络均成为农户获取农业信息的主要渠道,那么传统社会网络对农户采纳绿色生产技术发挥何种作用?新兴互联网络是否利于农户采纳绿色生产技术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因此从“双重网络”视角研究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势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鉴于此,本文从“双重网络”视角出发,在系统梳理互联网和社会网络与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文献基础上,以陕西省苹果主产区585份农户调查问卷为样本,掌握陕西省苹果种植户的基本特征,利用Probit模型和内生转换模型(ESP)实证分析了社会网络和“双重网络”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影响,从全产业链角度分析不同维度的社会网络与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差异;并从社会网络发挥的调节效应角度分析了互联网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肯定了传统社会网络在信息化时代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重要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一、社会网络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研究。本部分从农户生产种植与销售环节中所接触的人际网络视角出发,并结合已有学者对乡村“亲缘”社会网络的研究,试图打破传统的社会网络划分以及分析模式,将农户社会网络细分为宗族性社会网络、生产性社会网络以及市场性社会网络三个维度,实证分析了不同维度社会网络关系对农户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简称IPM技术)采纳的影响,结果显示:宗族性社会网络对农户IPM技术采纳具有正向影响,但并不显著;生产性社会网络能够显著提高农户IPM技术10.21%,市场性社会网络能够使农户IPM技术采纳概率显著增加12.15%。
二、互联网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研究。首先,本部分考虑到农户互联网使用的选择性偏差和遗漏相关变量所引起的内生性问题,因此采用内生转换模型(ESP模型)分析互联网使用对农户IPM技术采纳的影响,农户IPM技术采纳模型M1结果表明:社会网络可以使使用互联网农户采纳IPM技术的概率增加27.8%,说明对于使用互联网的农户而言,社会网络对其IPM技术采纳行为有正向显著影响;对于未使用互联网的农户,社会网络可以使其采纳IPM技术的概率增加56.6%,说明未使用互联网的农户其技术采纳决策行为主要还是取决于其社会网络关系。综合来看,社会网络对所有农户IPM技术采纳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但相比较于使用互联网的那部分农户,社会网络在未使用互联网农户中发挥的作用更强。另外,农户IPM技术采纳模型M2结果表明:市场性社会网络对使用互联网的农户IPM技术采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可以使农户IPM技术采纳概率增加15.8%,而宗族性社会网络和生产性社会网络对农户IPM技术的影响为正向,但均不显著。其次,本部分在消除可观测与不可观测变量导致选择性偏差后,ATT估计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对IPM技术采纳行为的可能性显著的增加41.0%,而M2为43.0%,ATU估计结果表明,对于不使用互联网的农户来说,通过构建反事实,其农户使用互联网对增加IPM技术采纳行为概率达到19.0%,而M2为21.0%。最后,本文通过引入社会网络变量和互联网融入程度的乘积项来验证社会网络在互联网对农户IPM技术采纳行为中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社会网络与互联网融入程度的交互项系数为正(0.022),即社会网络在互联网对农户绿色技术采纳行为的正向影响中起到促进型调节作用。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从加强互联网普及,落实线上与线下世界的连接交互,利用社会网络在其中的连接作用,充分发挥以生产性社会网络和市场性社会网络为代表的优质社会网络资源的调节作用,实现互联网信息的有效利用,从而为实现我国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可靠基础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鉴于此,本文从“双重网络”视角出发,在系统梳理互联网和社会网络与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文献基础上,以陕西省苹果主产区585份农户调查问卷为样本,掌握陕西省苹果种植户的基本特征,利用Probit模型和内生转换模型(ESP)实证分析了社会网络和“双重网络”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影响,从全产业链角度分析不同维度的社会网络与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差异;并从社会网络发挥的调节效应角度分析了互联网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肯定了传统社会网络在信息化时代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重要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一、社会网络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研究。本部分从农户生产种植与销售环节中所接触的人际网络视角出发,并结合已有学者对乡村“亲缘”社会网络的研究,试图打破传统的社会网络划分以及分析模式,将农户社会网络细分为宗族性社会网络、生产性社会网络以及市场性社会网络三个维度,实证分析了不同维度社会网络关系对农户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简称IPM技术)采纳的影响,结果显示:宗族性社会网络对农户IPM技术采纳具有正向影响,但并不显著;生产性社会网络能够显著提高农户IPM技术10.21%,市场性社会网络能够使农户IPM技术采纳概率显著增加12.15%。
二、互联网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研究。首先,本部分考虑到农户互联网使用的选择性偏差和遗漏相关变量所引起的内生性问题,因此采用内生转换模型(ESP模型)分析互联网使用对农户IPM技术采纳的影响,农户IPM技术采纳模型M1结果表明:社会网络可以使使用互联网农户采纳IPM技术的概率增加27.8%,说明对于使用互联网的农户而言,社会网络对其IPM技术采纳行为有正向显著影响;对于未使用互联网的农户,社会网络可以使其采纳IPM技术的概率增加56.6%,说明未使用互联网的农户其技术采纳决策行为主要还是取决于其社会网络关系。综合来看,社会网络对所有农户IPM技术采纳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但相比较于使用互联网的那部分农户,社会网络在未使用互联网农户中发挥的作用更强。另外,农户IPM技术采纳模型M2结果表明:市场性社会网络对使用互联网的农户IPM技术采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可以使农户IPM技术采纳概率增加15.8%,而宗族性社会网络和生产性社会网络对农户IPM技术的影响为正向,但均不显著。其次,本部分在消除可观测与不可观测变量导致选择性偏差后,ATT估计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对IPM技术采纳行为的可能性显著的增加41.0%,而M2为43.0%,ATU估计结果表明,对于不使用互联网的农户来说,通过构建反事实,其农户使用互联网对增加IPM技术采纳行为概率达到19.0%,而M2为21.0%。最后,本文通过引入社会网络变量和互联网融入程度的乘积项来验证社会网络在互联网对农户IPM技术采纳行为中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社会网络与互联网融入程度的交互项系数为正(0.022),即社会网络在互联网对农户绿色技术采纳行为的正向影响中起到促进型调节作用。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从加强互联网普及,落实线上与线下世界的连接交互,利用社会网络在其中的连接作用,充分发挥以生产性社会网络和市场性社会网络为代表的优质社会网络资源的调节作用,实现互联网信息的有效利用,从而为实现我国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可靠基础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