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学研协同创新就是企业、大学、科研院所(研究机构)等协同创新主体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下发挥各自优势,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提高协同创新主体的科技创新能力与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自1978年以来,中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逐渐成为优化资源配置、攻克技术难题以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实施效果进行研究,不仅可为政府完善现有政策、制定新政策提供参考,也可为营造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深度协同创新的政策环境提出有效建议。本研究以1978-2015年国务院及其各部委颁布的1521条中国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为研究对象,首先从年度政策文本分布、效力级别的政策文本分布、发文主体的政策文本分布及发文部门的政策文本分布四个方面对中国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的现状进行系统分析。其次,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参考学者们的研究确定政策工具划分的操作性定义,采用内容分析法编制了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量化准则,构建了基于政策工具的二维政策分析框架,探究现有政策体系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以政策工具的分类为依据设计调查问卷,发放、收集、整理问卷,验证问卷效度与信度,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熵值法实证分析中国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的实施效果。最后对比分析中国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的量化结果与实证结果,根据政策内容量化结果与政策实证结果的差异,分别从政策文本分布分析、政策内容量化分析、政策实证分析、供给型政策、环境型政策与需求型政策六个方面提出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1)参考学者们的研究确定了政策工具划分的操作性定义,采用内容分析法编制了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量化准则,构建基于政策工具与政策强度的二维分析框架,从政策力度与政策有效性两个方面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量化赋值,基于政策内容的量化数据探究中国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存在的过溢、缺失与不足等问题(2)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熵值法实证分析了中国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的实施效果,将中国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量化结果与实证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究中国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政策量化结果与实证结果的差异,提出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