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肝癌(Hepatic carcinoma)是发病率较高的一类癌症,调查表明肝癌目前在我国的死亡率仅次于肺癌与胃癌,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由于肝癌的诱发因素比较多,并且肝癌发展速度较快,预后较差,术后容易复发或转移,所以肝癌发病机制和治疗的研究是目前医学研究中较为严峻的挑战。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靶向基因—病毒联合治疗已成为肝癌治疗研究的新导向。本课题以靶向基因—病毒联合治疗为背景,构建携带海洋凝集素基因的重组溶瘤痘苗病毒,研究其对肝癌MHCC97-H细胞裸鼠皮下移植模型的治疗作用。我们选用海洋生物鲎的凝集素(Tachypleus tridentatus lectin,TTL),它是一种脂多糖结合凝集素,能够阻断动物机体内由脂多糖产生的炎症反应。选用的载体是溶瘤痘苗病毒,溶瘤痘苗病毒具有诱导肿瘤细胞特异性裂解的能力,并通过血管关闭间接影响肿瘤生长。溶瘤痘苗病毒在全身施用后具有与淋巴细胞结合的天然能力,但为了逃避抗体和免疫系统的其他组分,治疗剂量必须非常高。我们结合外源基因与痘苗病毒载体各自的优势,以溶瘤痘苗病毒为载体构建重组溶瘤痘苗病毒oncoVV-TTL,研究其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我们通过TCID50实验分析TTL基因对溶瘤痘苗病毒复制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oncoVV-TTL与对照病毒oncoVV分别感染肝癌细36h之后,oncoVV-TTL的复制能力显著高于oncoVV。接着我们采用肝癌细胞MHCC97-H构建裸鼠肝癌皮下移植模型,在荷瘤体积达到120mm3时均匀的分成三组,分别设为PBS组、oncoVV组、oncoVV-TTL组。然后三组分别腹腔注射1X107 PFU/100μL的oncoVV-TTL和oncoVV,100μL的PBS,共注射两次,第一次与第二次间隔15天。以oncoVV组和PBS组作为对照组通过荷瘤体积大小的测量和小动物活体成像实验来探究oncoVV-TTL对荷瘤小鼠的作用效果。结果显示oncoVV-TTL在作用小鼠荷瘤模型25天之后与oncoVV和PBS组相比对荷瘤体积的增长具有较显著的抑制作用。我们进一步通过Western blot与报告基因检测实验探究oncoVV-TTL在肝癌细胞中的作用机制。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TTL促进ERK(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蛋白的磷酸化,并抑制肿瘤细胞内抗病毒因子MAVS(Mitochondrial antiviral signaling protein),IFI16(Gamma interferon inducible protein 16),MDA5(Melanoma differentiation associated protein 5)的表达。报告基因检测结果显示TTL抑制干扰素IFN-β(Interferon-β)的转录活性。综上所述,我们认为TTL基因促进ERK的激活,抑制抗病毒蛋白MDA5、MAVS、IFI16、和干扰素IFN-β的表达,从而增强了病毒的复制能力,促进了oncoVV-TTL对肿瘤的抑制作用。我们进一步通过使用ERK的抑制剂U0126与病毒联合作用肝癌细胞,来检测病毒的复制是否与ERK相关。实验结果显示oncoVV不论是单独作用还是与U0126联合作用它的复制能力都没有明显变化,但oncoVV-TTL与U0126联合作用时的复制能力且显著低于oncoVV-TTL单独作用时的复制能力。这一结果证实了TTL基因促进ERK蛋白的磷酸化来增强病毒的复制。该研究为将oncoVV-TTL转化成临床的抗肝癌药物提供了研究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