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远期临床结果与桥血管通畅率的对比研究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ermiss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是缺血性心脏病最主要的治疗方式,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与带来的挑战日趋明显,我国CABG手术量在不断激增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按照是否使用体外循环技术分为体外循环下CABG术(On-pump CABG)与非体外循环下CABG术(Off-pump CABG)。相比于On-pump CABG,既往研究认为Off-pump CABG对于主动脉钙化严重术前合并肾功能不全等合并症患者具有更好的安全性,有益于患者术后预后,与此同时Off-pump CABG存在手术过程不利于完全再血管化的不足。随着近年来心肌保护技术、体外循环技术、麻醉技术与外科手术技术的进步,两种术式存在的优势在逐步地接近。目前,对于需要进行CABG的患者,哪种手术方式更利于患者的预后相关研究存在很大的争议。迄今学术界关于这一问题的最大的两项临床对照研究包括ROOBY研究(NCT00032630)和 CORONARY 研究(NCT00463294)。2009 年 A.L.Shroyer 教授领导组织了 ROOBY研究,该随机对照单盲研究共入选美国国内18家心脏中心研究人群数量达到2203例CABG患者,随访1年结果显示Off-pump CABG临床结果与桥血管通畅率不及On-pump患者,5年随访结果显示Off-pump CABG患者5年生存率低于On-CABG患者,数据未比较5年的桥血管通畅率。2012年Lamy教授组织的CORONARY研究包括了 19个国家79家研究中心,阜外医院作为之一参与了该项研究。与ROOBY研究不同,CORONARY研究对外科手术医生有更严格的入选标准以免除术者手术技术对研究结果的干扰。CORONARY研究分析术后30天与术后5年的临床结果,显示On-pump CABG与Off-pump CABG在死亡、再次心梗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上无差异,未对桥血管通畅率情况进行分析报道。ROOBY研究和CORONARY研究结果均在NEJM杂志上发表,然而两者结论差距较大。以上两大研究随访时间为术后5年,仅反映术后中期两种术式的不同临床结果;同时CABG术后桥血管通畅率是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的重要因素,然而两项研究5年随访中均未进行探讨。基于上述情况,我们开展了一系列针对CABG患者术后远期临床结果与桥血管通畅率的随访分析工作,以期揭示On-pump CABG与Off-pump CABG远期临床结果的差异,探索其影响因素以提高患者的预后水平。第一部分体外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远期临床结果对比目的:既往研究关于体外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临床结果对比存在争论,这些研究主要报道术后早期与中期的随访结果缺乏远期随访数据。本研究旨在通过远期随访,比较On-pump CABG与Off-pump CABG术后远期主要临床事件发生情况。方法:在2007年5月至2011年10月间,作为阜外医院参会与的CORONARY研究的一部分,349名患者被随机分为体外循环组和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组。通过电话随访的方式对患者术后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信息收集,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MACCE)包括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再次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卒中。结果:349名参与研究的患者中体外循环组174例(On-pump CABG组),非体外循环组175例(Of-pump CABG组),平均随访时间为6.5±1.7年。On-pump CABG组患者与Off-pump CABG组患者远期临床结果比较显示On-pump CABG患者远期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Off-pump CABG组:全因死亡率(13.8%vs 15.4%,95%置信区间:0.48-1.60,P=0.659),非致死性心肌梗死(1.7%vs 2.3%,95%置信区间:0.17-3.40,P=0.708),再次冠状动脉血运重建(2.9%vs 4.6%,95%置信区间:0.20-1.93,P=0.402),卒中(7.5%vs 8.6%,95%置信区间:0.40-1.87,P=0.705),未达到统计学显著差异。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提示两组患者在远期生存率(log-rank test P=0.643)与主要心脑血管事件(Major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MACCE)免除率(log-rank test P=0.306)方面也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本研究提示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与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患者具有更好的远期预后,本研究样本有限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第二部分体外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远期桥血管通畅率的对比研究目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桥血管通畅率是影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预后的主要因素,既往两种术式临床结果对比研究中桥血管通畅率的数据相对较少,这可能与评估术后桥血管病变情况需进行影像学检查随访难度大相关。本研究通过随访分析CABG术后桥血管情况,比较On-pump CABG与Off-pump CABG术后远期桥血管通畅率情况并分析桥血管闭塞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电话邀请的方式,应用计算机断层扫描的影像学技术对阜外医院参与CORONARY研究的349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收集的影像学资料随机交由两名经验丰富的影像学专家进行分析判读确定桥血管的通畅情况。应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方法分析桥血管发生闭塞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共收集206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完整临床数据,平均随访时间为 6.7±1.7 年。其中 On-pump CABG 组 99 例,Off-pump CABG 组 107 例。206 例患者共接受了 723根血管桥,桥血管通畅率在On-pump CABG组患者与Off-pump CABG组没有统计学差异(87.4%vs 88.9%,P=0.527),全部206患者中后降支的闭塞率远高于其他桥血管的平均水平,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术前高脂血症与桥血管发生闭塞独立相关(Odds Ratio[0R]2.26,95CI 1.15-4.43,P=0.018)。结论:本研究提示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与非体外循环下CABG相比,远期桥血管通畅率接近无统计学差异。后降支桥血管更容易发生闭塞,术前高脂血症是桥血管发生闭塞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背景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carcinoma,PDAC)是一种预后极差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易出现局部血管侵犯或远处转移,目前缺乏评估患者预后的有效血液标志物。循环肿瘤内皮细胞(circulatingtumor endothelial cells,CTECs)是指从受损的肿瘤血管脱落到循环血液中的成熟内皮细胞,作为评估预后、评价肿瘤血管形成能力及反映药物疗效的指标,已被应
肺纤维化(Pulmonary fibrosis,PF)既包括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F,IPF),也是多种纤维增生性肺病的病理基础。该疾病的特征是肺泡上皮遭受持续性损伤后结构被破坏,过度增殖活化的成纤维细胞分泌过多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导致肺间隔增厚,肺间质重构,患者肺功能受损,最终呼吸衰竭。复杂的发病机制与有限的治疗手段使得肺纤维化病人预后
背景:目前关于颅内多发动脉瘤(multiple intracranial aneurysm,MIA)破裂危险因素研究较少,尚没有专门适用于此类患者的破裂风险评估模型;此外,对并存颅内动脉瘤的破裂风险相加效应是否会增加MIA患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的风险尚不明确。目的:1)收集MIA的多中心横断面数据集作为外部验证集验
背景和目的组织细胞病是起源于单核-巨噬系统的细胞异常聚集于组织、器官所引起的一类罕见疾病。朗格罕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Erdheim-Chester病(ECD)和Rosai-Dorfman病(RDD)均属于组织细胞病。三种疾病的异常组织细胞均携带MAPK通路的激活突变,MAPK通路的持续性激活被认为是三种组织细胞病发病机制的核心。但三者的病理及临床表现存在着巨大差异,相似的突变类型造成差
背景:我国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预后极差。新辅助治疗联合手术已成为局部进展期ESCC的标准治疗模式。然而,新辅助治疗的最佳方案尚存在争议。目的:为了比较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NCRT)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
背景骨再生和组织工程学近年来是颌面外科骨缺损和骨修复的热点,随着人们对各种修复材料研究的逐步加深,基于生物相容性、骨传导性、骨诱导性等多维度的骨缺损修复材料指标,发现双相钙磷陶瓷(biphasic calcium phosphate,BCP)具备强大的临床应用潜能,BCP是将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和β-磷酸三钙(β-tricalciumphosphate,β-TCP)按照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中国女性生殖衰老过程中睡眠障碍的特点以及中西方女性之间差异,探讨中国女性围绝经期中重度睡眠障碍相关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协和女性生殖衰老队列是2005年创建并持续至今的长期前瞻性社区队列研究。统计分析该队列研究数据库中每位受试者的所有人口统计学、月经记录、既往史、体格检查、血液生化检查、骨密度、体成分的随访数据。整理数据库中每次随访问卷中的睡眠障碍症状(入睡困难、早醒)、血管舒缩
第一部分目的: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2D speckle 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2D-STE)是一种诊断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的新型无创超声技术。本研究旨在观察利用2D-STE技术鉴别可疑冠心病者的诊断效能。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观察。入选2019年3月1日至11月30日在北京医院就诊的690例可疑冠心病患者。入选患者在
背景SUMO特异性蛋白酶1(SUMO specific peptidase 1,SENP 1)是参与小类泛素相关修饰因子(small ubiquitin-relatedmodifier,SUMO)修饰调控的重要蛋白。我们前期的研究表明,SENP1可能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潜在的肿瘤促进因子。然而,SENP 1在肺腺癌进展中的作用尚未明确。本研究旨在探索SENP 1在肺腺癌中的作用及潜在的分
继发性二尖瓣反流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背景:继发性二尖瓣反流(SMR)在心力衰竭患者中很常见,大约三分之一的心力衰竭患者存在中重度SMR。SMR可引起前负荷、室壁应力增加,从而导致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进展,是心力衰竭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既往研究主要纳入HFrEF患者,SMR在HFmrEF和HFpEF患者中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的旨在评估SMR在不同类型住院心力衰竭患者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