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演化博弈的僵尸企业制度性退出壁垒研究

来源 :浙江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e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能过剩问题是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问题,产能过剩问题的存在,不仅阻碍了中国工业生产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更加剧了整个经济体系的系统风险,在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如何推进僵尸企业退出市场。由于僵尸企业长期占用资金等资源,但却难以产生经济效益,并且在政府干预以及银行贷款的支持下,僵尸企业未能很好的退出市场,而是继续存活,这进一步加大了产能过剩。所以,要解决去产能问题,首先就要清退僵尸企业。从政策上来看,各地也针对僵尸企业出台了相应的对策,然而,僵尸企业的治理成效仍然不尽人意,甚至出现了许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僵尸企业的退出壁垒制约了僵尸企业的退出,在产业经济学研究范畴中,退出壁垒主要包括经济性退出壁垒和制度性退出壁垒,经济性壁垒主要包括存在大量的沉没成本和失业人员的安置成本,经济性退出壁垒主要是僵尸企业内部资产的专用性所导致的,制度性主要包括政策法规所带来的壁垒,主要包括政策出台的政策,政府和银行具体实施的行为等,制度性退出壁垒是由于政府和银行的一系列行为所导致的,正是这些经济性退出壁垒和制度性退出壁垒,导致了僵尸企业退出存在问题。基于此,本文立足于我国僵尸企业退出的现实背景,主要基于僵尸企业制度性退出壁垒的研究视角,利用数学建模和模拟仿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僵尸企业、银行和政府三方行为所导致的制度性退出壁垒形成机制展开研究,为推进僵尸企业的退出提供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僵尸企业的主要制度性退出壁垒及其形成原因分析。本文认为,僵尸企业的制度性退出壁垒是导致僵尸企业无法退出市场的一个重要原因,研究发现,僵尸企业的制度性退出壁垒主要包括政府进行干预、银行进行贷款和僵尸企业面临的一系列障碍,究其原因,政府干预是由于当地政府为了稳定当地税收和就业水平,银行贷款是银行为了掩盖隐性不良贷款,僵尸企业面临的退出障碍主要是由于缺乏完善的破产退出机制所造成的。2.构建僵尸企业、政府和银行三方的动态演化博弈模型。本文先通过构建双方静态博弈模型,分别分析了僵尸企业与政府、僵尸企业和银行两者之间的行为,通过静态博弈模型分析了僵尸企业制度性退出壁垒的形成。再通过构建三方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僵尸企业、政府和银行之间的行为如何影响僵尸企业制度性退出壁垒的形成。研究发现,在政府基于稳定就业和银行掩盖隐性不良贷款的动机下,三者最终会达成僵尸企业选择传递破产信号,政府进行干预,银行进行贷款的三方演化稳定策略,这也就是僵尸企业退出困难的原因。3.对政府和银行的不同行为决策进行模拟仿真。研究发现,政府干预阻碍了僵尸企业的退出,只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政府干预成本,就能从政府角度控制政府对僵尸企业的干预;同样,银行贷款阻碍了僵尸企业的退出,只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银行贷款成本,就能从银行角度控制银行对僵尸企业的资金支持。4.提出破解僵尸企业制度性退出壁垒的政策建议。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认为打破僵尸企业退出壁垒的手段主要还是从政府、银行和僵尸企业三方面入手,但具体的政策导向则应根据僵尸企业退出壁垒而各有侧重。具体而言,在政府方面,不能只考虑地方就业和地方经济增长,需要将僵尸企业的治理成效纳入政绩考核中,并不断完善企业破产退出机制,在银行方面,需要改善银行核销和考核机制,强化对僵尸企业的债务管理,僵尸企业也要积极配合政府和银行的工作。基于以上研究,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系统分析了僵尸企业制度性退出壁垒及其形成原因。本文从僵尸企业制度性退出壁垒视角入手,可以深入分析僵尸企业退出问题,考察僵尸企业制度性退出壁垒及其形成原因,使推进僵尸企业退出更加具有针对性。2.构建了政府、银行和僵尸企业三方的动态演化博弈模型。运用演化博弈方法,将现有研究的政府和僵尸企业、银行和僵尸企业一般博弈关系,拓展为政府、银行和僵尸企业在内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僵尸企业制度性退出壁垒的形成机制。3.通过仿真模拟实证了政府和银行的不同行为对僵尸企业退出的影响。通过仿真数值模拟,对僵尸企业、政府和银行的行为进行了模拟分析,分析影响僵尸企业退出的因素,通过对僵尸企业、政府和银行三者行为进行不同赋值,分析出各因素的比重对僵尸企业退出的影响。并基于上述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对破解僵尸企业制度性退出壁垒分别从政府角度、银行角度和僵尸企业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中概股回归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企业发展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而早期中国国内市场融资限制较多,制度不够完善,资金融通较为困难,很多国内的大公司选择远赴海外上市,如中国的新浪、阿里巴巴、搜狐等,这些公司获得了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也提高了企业声誉,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动力。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内资本市场逐渐完善,监管法律法规日益健全,国内资本市场出现利好状态,相反地,国外资本市场开始出现
自1998年3月我国两只封闭式基金的成立,我国基金业已经历二十余年,随着人们投资需求的上升,对于相关投资标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对于投资者而言,选择合适的基金产品进行投资,其实是将基金的投资风格与自身风险收益的偏好进行匹配。研究基金投资风格,有利于加强投资者对基金的了解,而对基金投资风格与其业绩关系的研究,有利于基金更好的调整投资策略,获得更好的业绩表现。目前相关研究中,大多集中于基金投资风格的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接受大学教育已经成为广大青少年的目标,不管他们身处农村或是城市。他们生活的主要内容和事件就是自身的学习发展、学业成绩,这也一直是我国的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学生在校的学业成绩是衡量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哪些因素影响着学生学业成绩?怎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这些都是学界或是社会经久不衰的讨论主题。那么到底学生自我的教育期望相较于看护人的教育期望而言
十八大以来,伴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各项环保政策逐步颁布和落实,环保产业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细观产业形势,大量企业的进入加剧了同业竞争,面对机遇和挑战共存的市场,并购成为了大部分企业增强实力,扩大规模,加速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环保企业的并购俨然已经成为发展趋势。在这样的产业背景下,盈峰环境紧紧把握行业形势,迅速并购扩张成为业内龙头企业,并缔造了国内环保行业规模最大的一起并购事件。本文将以此案
2014年起,我国债券市场的违约事件频频发生,打破了我国债券市场的刚兑状态,我国债券的信用风险不断暴露。此外,国内外评级市场由于评级通胀等行业乱象受到批评和指责由来已久,我国央行也曾在工作报告中指出目前国内评级行业的评级结果仍未能及时和合理地反映受评主体的信用资质水平和信用风险变化,发行人付费的评级模式遭到了广泛质疑。在此背景下,我国于2010年8月成立了国内首家投资者付费模式的评级机构——中债资
本文运用了社会关系网络分析法,社会关系网络分析法属于社会学理论研究范畴,Pareek(2012)将其用于衡量机构投资者之间的信息共享,度量机构投资者之间信息传递速度对重仓股票收益的影响,后续有学者广泛使用社会关系网络分析法分析机构投资者之间的行为的传染性。郭白滢,周任远(2019)运用基金关系网络得出基金信息互动有利于提高市场定价效率,从而有利于降低股价的长期特质波动。本文通过对2005年一季度至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通信行业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2019年,中国民营企业华为科技有限公司(华为)拉开了5G技术的序幕,掀起新一轮移动通信的变革。然而,美国政府宣称华为产品及5G技术会对其国家安全造成威胁,并在2019年5月正式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禁止美国企业向华为出售相关技术或产品。对此,华为公司多次在媒体访谈中对美方指责予以驳斥。华为事件,即美方对华为指控、制裁以及华为公司的反驳,成为国
证监会在2008年制定并公布了《上市公司股东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试行规定》,提出将可交换债引入国内资本市场,利用可交换债的换股特性解决股权分置改革后“大小非”减持对市场的冲击。可交换债作为由可转债衍生出的新型再融资工具,同样具有债权和期权的双重属性,发行主体为上市公司股东,标的股票为发行人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可交换债拓宽了上市公司股东融资渠道,在改善公司股权结构的同时还能避免股权稀释,并且利用可交
经过多年积累,喜马拉雅FM、蜻蜓FM、荔枝等知名移动音频平台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各平台围绕着“内容为王”这一核心积极拓展业务版图,在音频内容形态的创新上呈现出IP化的特点,围绕着音频IP的产业链逐渐成型。目前,学界对音频IP的研究还主要停留在内容生产模式等宏观问题上,并未关注到音频IP进行内容创新的具体策略和逻辑,缺少微观视角。同时,业界尚未有成熟的移动音频IP价值评估体系,优质内容的稀缺和评价体系
中美正式建交四十多年以来,两国之间的贸易来往日益频繁,中美贸易关系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双边贸易关系之一。特朗普上台后,美国的民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思潮持续抬头,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加剧,矛盾不断升级,2018年5月30日中美贸易战正式爆发。以中美贸易战爆发为研究背景,本文首先阐述了中美贸易关系的发展历程,并对其现状进行分析。然后,本文回顾了中美贸易战的时间线及重大事件,总结了美国对中国的两轮商品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