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的传递与传播 ——中国传统寺观壁画粉本研究

来源 :中央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gld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像的传递与传播——中国传统寺观壁画粉本的研究》,在选题上以小见大,以“粉本”这个通常视为传统绘制程序中的一个环节入手,从狭义的“粉本”概念到广义的“粉本”的生成与发展及其对传统壁画价值所在进行分析,为我们更好的梳理中国传统壁画的理法提供研究依据并应用于实践。粉本的使用在实现图像的传递过程中在中西方绘画尤其是在壁画创作中从古至今一直是绘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论文论述中力求通过资料的收集、归纳和总结为粉本的艺术价值以及为研究粉本的意义提供夯实的论据。选题的思考从壁画的绘制中来,希望通过对“粉本”的研究,梳理出传统壁画的绘制理法。厘清概念,总结出“粉本”对于中国传统壁画的传承发展的重要作用。论文在遗存的摩崖石刻壁画、墓室壁画、石窟壁画和寺观壁画中,选择最具中国传统壁画特点的寺观壁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寺观现存壁画的图像对比研究,并与西方绘画中“湿壁画”、“坦培拉”与中国的传统壁画“粉本”相近的程序进行比对,找出它们彼此之间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及存在的文化差异。总结出“粉本”的使用与发展规律,对众说纷呈的“粉本”概念加以界定,定义出狭义的粉本和广义的粉本,“本”的师法与师承,总结出中国传统壁画“粉本”应用过程中的规律与特点,概括为“固守与拓展、师法与师承、近似与不似、式样与样式”并论及“粉本”对审美观念的影响及传播功能,尽量避开别人论及或过多论述的问题。研究“粉本”的教育价值、图像传承的价值、审美情趣传播的价值,以及在当代壁画中的应用与拓展,并对吴道子画风及晋南壁画群进行重点论述。着重分析了晋南民间画工领袖朱好古的艺术风格样式及对后世的影响。旨在站在史学与实践的角度重新审视中国传统壁画并进行深度的解读。让“粉本”的价值体现在当代,在艺术多元的当下创作出新的能够有足够的文化自信的“粉本”,具有中国文化的导向性与示范价值,对“粉本“的研究可以解析中国和西方壁画创作传统中继往开来的流变踪迹。可以更好的传承中国传统壁画精神,传播中国文化及价值观。将“粉本”的研究从理论回到实践并融入实践中去,将今论古终化古开今,创作出具有时代特征的壁画。
其他文献
近年来,小学语文质量监测中阅读试题的权重逐渐加大,试题内容与形式不断创新。随着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全面使用,笔者以为,不管阅读试题内容与形式如何变化,聚焦语文要素,渗透人文精神,应是阅读试题命制的基本原则。本文呈现一例三年级阅读试题,尝试通过命题与解析,探讨如何将这一原则落实下去。
期刊
目的:基于PDCA循环探索院内新冠肺炎疫情封闭管理演练模式,为医疗机构封闭管理演练和应急处置提供借鉴。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和头脑风暴设计形成新冠肺炎疫情院内封闭管理演练计划,再运用案例分析法对演练具体实施进行分析,最终形成基于PDCA循环完整的演练模式。结果:以B医院为例构建院内新冠肺炎疫情封闭管理演练模式,包括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4个阶段。结论: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常态化医院封闭管理演练非常必要;演
为了建立早期羊肝片吸虫病的血清学快速检测方法,本试验成功克隆并表达肝片吸虫GAPDH重组蛋白,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该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活性。用肝片吸虫GAPDH重组抗原包被,建立肝片吸虫病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随后优化反应的最佳血清稀释度和抗原包被量,同时筛选其他反应条件。结果显示,间接ELISA方法批内和批间重复试验的最大变异系数均小于10%,GAPDH重组抗原与华枝睾
随着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农村社会日渐呈现出“银发群体”与“老无所依”的双重特征。《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总报告》显示,“2015年末全国老龄化水平为13.26%,农村老龄化程度为15.4%。到2016年末,我国农村老年人口占全国老年人口的比例为56.4%,农村地区人口总抚养比也高达45.38%。”伴随着农村青壮年的外流,农村社会的人口结构也随之改变,农村已成为老年人的世界,农村老有所养已成为
为了对禽腺病毒4型(FAdV-4)引发的鸡心包积水-肝炎综合征的病原学监测和疫情诊断提供技术支撑,本研究经对部分发表在NCBI的禽腺病毒4型序列进行比对,在其六邻体基因上找到一段相对保守序列,并设计出PCR引物和TaqMan探针。以FAdV-4 HB1510株作为标准品,通过反应条件优化,建立了FAdV-4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对其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方法的灵敏度为1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权威是其在长期执政过程中形成的广大人民群众对其执政地位、执政权力、执政意志的认可与自愿服从,执政权威的建构与维护是中国共产党实现长期执政并带领国家与社会实现长足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筑牢民族复兴领导根基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执政权威的巩固与发展对于国家与民族的前途命运都至关重要。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自其成立以来,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历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