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初中国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hngah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将人类引入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在信息社会中,国家发展竞争实力和个人发展竞争实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成员的信息素养。西方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对社会成员从小进行信息素养教育,希望借此在未来的竞争中仍立于不败之地。而我国的信息素养教育起步较晚,社会成员信息素养整体水平较低。作为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骨干与中坚力量的当代大学生,他们信息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在21世纪的发展潜力与综合竞争实力,关系到江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将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宏伟蓝图能否实现的百年大计。因此,努力培养与加强在校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以带动全民族信息素养水平的提高,应该是近年来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之一,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  本文首先对信息素养教育进行理论研究,包括信息素养教育的定义分析、基本内容和研究分类。然后对信息素养教育在国外及中国的发展加以回顾,指出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为了找出目前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本文对大学生的信息素养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调查。调查结果证实,现行中国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实质上还是用户教育,真正意义上的信息素养教育并未实施。其效果之所以不甚理想的根本原因也不在于集中讨论的文献检索与利用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而在于高等教育改革本身的滞后性以及高等教育与信息教育二者的融合度。这也是本论文最主要的探索之处。在此基础上,尝试着较为全面、系统地去构建21世纪初中国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努力作到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但稚嫩,甚至是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指正。
其他文献
将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置于认知心理学研究视角中,揭示学科馆员产生认知偏差的诱因。进而,阐释用户需求分析阶段、信息资源采集选择阶段、知识信息分析创新阶段以及服务反馈阶段
主办单位:《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图情期刊联盟网协办单位: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移动设备的普及和网络服务的拓展,人们已可以通过个人电脑、手
从清政府学部筹办、京师图书馆颁布《京师图书馆及各省图书馆通行章程》开始到民国时代,国民政府教育部、国立京师图书馆围绕国立京师图书馆(包括京师图书馆、国立北平图书馆)的
高校图书馆,是高等教育中提供学习和科研研究资料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机构。它通过多样化的发展来满足人们越来越多和越来越复杂的需求。能够区分现代图书馆和传统图书馆最好的方
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它形成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记录着历史,后人又通过它去了解历史。显然,档案与历史有着密不
指出造成当今我国外来务工人员信息获得不平等的主要原因,从外来务工人员信息获得权平等的内涵、必要性、解决途径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探讨,提出保障平等要从制度
随着供应链的不断发展,供应链企业间信息共享变得越来越重要,良好的信息共享能够有效减弱“牛鞭效应”影响,提升供应链整体效能。然而当下缺少合理、客观的信息共享综合评价
国内外数字图书馆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经使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产生重大变革,并推动了图书馆事业和信息服务业的现代化进程。然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将导致具有“无所不
面向对象方法是一种新的软件开发方法,它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善了传统软件开发方法的许多内在缺陷。本文首先回顾了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的演进历程,接着对主要面向对象方法流派
为了给图书情报工作者提供更多的学术交流机会,使更多作者的优秀科研成果得以发表,《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定于2012年下半年出版《图书情报工作》增刊(2)。内容涉及基础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