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慧远法身思想探析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pz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图探讨东晋庐山慧远的法身思想。鸠摩罗什(343-413)于后秦弘始三年(401)入关后《大智度论》的译出,使中国学僧首次接触到了较为详细的印度佛身理论。庐山慧远(334-416)正值此世,较早学习了《大智度论》,并就佛身理论中的核心概念“法身”存在的诸多疑问书信求教罗什,后者给予了细致解答。两人书信后被集为《大乘大义章》,流传至今。在这一中国人详细论述“法身”的最早文献中,慧远基于自己的既有思想特别是其法性思想来理解“法身”,与罗什宗于龙树中观派所传的大乘法身说迥异其趣,因此常被罗什称为“戏论”。但慧远关于“法身”的“戏论”是基于当时中国佛教发展现状的思索,较罗什所传更加具有强烈的本土色彩和现实关怀,更能体现出中国佛教的特点。正是由于这些特色,使得慧远中国化的法身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间接地为晋宋之际中国佛教义学从“般若性空”到“涅槃妙有”的急剧转向起到了理论铺垫作用,也为中国化佛身理论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述论文的研究课题,回顾相关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本文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论述慧远法身思想的理论背景与基础,着重阐述罗什入关之前的译经中有关法身的概念,中土学僧对法身的认识,以及影响慧远法身思考的既有思想因素,特别是在慧远佛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法性思想。其后对慧远法身思考的主要依据《大智度论》中的佛身理论进行了重点分析。第三部分论述慧远法身思想的建构设想与疑惑,着重分析慧远与罗什书信交流中对法身问题的讨论,揭示二人法身思考的差异及慧远法身思考的特色,并联系第二部分所述进一步分析这种特色的形成因素,凸显慧远法身提问背后的建构设想与现实关怀。第四部分论述慧远法身思想的最终定位与意义,说明慧远与罗什交流之后对法身看法的调整,并试图揭示其法身思想对晋宋之际中国佛教义学由“般若性空”转向“涅槃妙有”的理论意义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第五部分在总结上述四部分的基础上概述慧远法身思想的认识深化过程,并从印度佛身理论中国化与中国佛教义学自身理论转向两个角度反观慧远对法身思考的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杜威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思想家和学术大师,他关于哲学、美学、教育学等诸多领域的不少论著被视为经典之作。目前,国内对杜威的美学思想已经有所研究,但对他的经验主义美学思想进行专门研究的则较少,缺乏系统的阐释和评介,丰富和完善对杜威经验主义美学思想的研究显得格外重要。经验主义美学思想是杜威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杜威的经验主义美学思想进行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分析、研究,在理论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思想是
20世纪90年代以来女性"超性别写作"的研究是很有价值的。一是因为其在审美追求上是对九十年代的女性私语小说的一种反动和另辟蹊径。与后者相比,"超性别写作"的作家们有意识的放弃了女性主义的单一视角,自觉地克服了前者执着于女性内在心灵的叙述取向,规避了女性作家封闭的女性意识而导致的文本的片面尖刻和缺乏大气,将目光更多的投注到了众多更具普遍意义的人性"类"问题。二是因为"超性别小说"难以定位的叙事方式。
学位
《二十四诗品》(以下简称《诗品》)将中国古代诗歌风格分为二十四个品目,很显然,《诗品》对诗歌风格、意境及诗歌之美的划分采用了繁分法。其中不仅仅有典型的阳刚之美“雄浑”和阴柔之美“冲淡”,还有或倚阴趋阳,或倚阳趋阴的壮美和秀美。如豪迈纵横,气势磅礴的“豪放”之美、峻峭挺拔,雄放迈往的“劲健”之美、感时伤乱,悲壮慷慨的“悲慨”之美、深沉执着,含蓄凝重的“沉著”之美,又如文理细腻,色泽润厚的“纤秾”之美
学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由子系统组成的大系统越来越复杂,这些子系统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又相互制约着;某个子系统一旦受到来自内部或外部的干扰发生故障,便可能由此引起整个系统的瘫痪甚至于崩溃,这便是系统的脆性;脆性理论是由我国学者金鸿章教授及其研究团队正式提出的,并在系统熵和系统突变理论上得以发展起来的,随着系统的越来越复杂,脆性所体现出的属性越来越明显,尤其是近十年来在“911事件”“非典”“200
学位
规范自然主义是一种关于认识论和科学哲学的地位的观点:它是一种元认识论,既执行其传统的规范作用,又具有对经验证据的敏感性。  劳丹主张的自然主义是认识论类型的,其本质并不全是关于哲学知识的理论的认识论,而是对哲学陈述的判定方式,如在社会生活其它领域中,科学、常识、法律中的判定方式一样。认识论自然主义是一个元认识论命题,自然主义元方法论规则最好被理解为连接手段和目的的假言命令式,其可靠性是经验陈述的,
学位
1964年,埃马纽埃尔·列维纳斯(Emmanuel Levinas)发表了一篇题名为“ily a”的文章,后来这篇文章收录在《从存在到存在者》一书中,这种匿名的(anonyme)、无人称的、无存在者的存在再次出现是在列维纳斯的《时间与他者》和《整体与无限》一书中。在《整体与无限》中,列维纳斯把它称为基本元素(élémental)。对列维纳斯来说,这是一个具有连续性意义的概念,并且在其著作中多次出现
学位
今天的时代虽然不乏哲学思考,然而古人所提出的问题却常常被人遗忘,生命自身的朗现也因此被遮蔽而变得晦暗不明。真正的哲学思考,则不得不专注于主体与真理的关系问题,其目标在于追问主体获得真理何以可能。惟有如此,才能让主体自己显现自己,而不依靠外物来获得真理。倘若如此理解哲学,那么"关注自我"就是主体获得真理的价值所在。  可是,人们对于生命自身的哲学沉思,却常常以至高无上的理性精神来支配,用冷酷无情的话
学位
萨特在胡塞尔、海德格尔以及黑格尔他人观的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的他人理论,正确而又深刻的揭示了"我"与他人之间的一种真实关系,提出了"他人即地狱"的著名论断。他认为哲学最基本的问题是"存在","他人"的核心问题实际上也是存在问题。他在本体论层面上解释他人,认为只有提出"他人"问题,才能全面说明"我"(作为对象的我与作为主体的我)与他人,自在与自为等这些关系。而要理解源初的"他人"问题,就不应该如传统哲学
学位
汉娜·阿伦特及其思想,自《极权主义的起源》一书问世以来,在西方就一直受到政治哲学研究者的关注,甚至有学者认为,她的著作在某些方面引导了20世纪的政治哲学研究,由此可见阿伦特在政治哲学史上的地位。本文以政治共通感为中心概念,阐述阿伦特关于这一主题的思考。  通常人们认为康德政治哲学的基础是在《实践理性批判》中,但阿伦特最推崇的却是康德的《判断力批判》,特别是“审美判断力批判”,认为它“包含着康德政治
不矛盾律和排中律是亚里士多德逻辑学的基础,也被他作为自己第一哲学不可否认的基础性研究公理,它们是其它一切学科都必须遵守的原理,是使一切知识得以可能的基础。亚里士多德是在历史上第一个明确地提出这两条公理、对其进行论证、并且将其作为论证的基础的学者。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是最为基本的形式逻辑规律,它们保证了思想具有确定性、明确性,不自相矛盾并且前后一致,保证了命题具有意义。  《形而上学》的第四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