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机组向着高参数、大容量方向发展,密封内汽流所产生的激振力对转子振动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密封汽流激振已成为重要问题。从汽流激振产生的根本原因来看,流体流经密封内部时,压力的周向不均匀分布会导致转子受力不均,进而诱发转子失稳。因此,研究迷宫密封流体激振机理及提高转子稳定性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本文以某1000MW机组的高压缸第一压力级隔板密封为例,建立密封转子三维模型,基于计算流体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机组向着高参数、大容量方向发展,密封内汽流所产生的激振力对转子振动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密封汽流激振已成为重要问题。从汽流激振产生的根本原因来看,流体流经密封内部时,压力的周向不均匀分布会导致转子受力不均,进而诱发转子失稳。因此,研究迷宫密封流体激振机理及提高转子稳定性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本文以某1000MW机组的高压缸第一压力级隔板密封为例,建立密封转子三维模型,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及动网格技术得到了密封动力特性系数,对密封间隙内汽流激振和密封动力特性进行深入研究,主要工作如下:超超临界汽轮机密封间隙较小,转子直径庞大。更细密的网格变形难以通过传统的多频涡动方程实现。实际中,受油膜力支撑的转子往往处于偏置状态,同时转子运动位置使得密封动力特性更加显著,汽流激振的影响不断增大,降低了系统的稳定性。因此,本文将单控制方程改进为双控制方程,基于动网格技术,实现微间隙转子涡动,研究不同运行参数、转子运动特征参数以及不同结构参数下的密封动力特性。在运行参数和转子运动特征参数方面,随着压比增大,蒸汽轴向贯通效应增强,直接刚度kyy增大,直接阻尼cyy随着频率的增加先减小后不变,而直接阻尼czz受频率影响较小。有效阻尼在低频范围内波动效果较为明显,并且随着压差的增大,有效阻尼也呈现出增大的趋势。随着涡动频率和偏置量的增加,密封直接刚度kyy增加。偏置量对直接阻尼产生影响,较小偏置量时能够提高直接阻尼。大偏置量下会使得密封流体动压效应增强,密封汽流激振力增大,促进转子运动,不利于转子系统稳定。大偏置量的有效阻尼随频率增加而减小。随着涡动频率的增加,直接刚度kyy在涡动半径较小时变化很小。低频范围内涡动半径的增加不利于转子稳定。在结构参数方面,不同密封间隙下的压力和速度场表现出随着密封间隙的减小,密封腔室内由于齿尖处的节流和密封腔室内的动能耗散作用会形成漩涡,从而降低流体压力,达到密封的作用,节流效果较好。密封间隙较小时比其它间隙时的直接刚度系数增大86.7%,直接阻尼系数cyy在低频范围内变化较大。当汽流进入密封腔室后,会喷射到密封齿上,此时加厚密封齿的大小,就能够在密封腔室内增加湍流耗散,能够减小泄漏量,减轻汽流激振力带来的影响。直接刚度kzz对各个密封齿厚对涡动频率依赖性较低,而直接阻尼系数cyy在低频范围5-15Hz内其值变化较大。随着齿长的增加,密封内的平均压力逐渐增加,而且使流场的整体气动性能增强。不同密封齿长下的直接刚度系数kyy随着频率的增加其值略微增加,而直接阻尼czz的大小变化趋势不大。不同密封齿长下的有效阻尼CE先增加后又近似保持不变,此时转子的稳定性增加。
其他文献
为了克服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世界各国都在加大风力发电的发展力度,风电的发展迎来了黄金期。为追求更高的功率,风电机组逐渐朝着大型化方向发展,一系列针对小型风力机叶片的改型设计方法应运而生,其中在叶尖添加翼梢小翼的方法较为简单高效。本文针对NREL Phase VI叶片做改型设计,在叶尖位置添加翼梢小翼,研究风力机叶片加装翼梢小翼对其气动和结构性能带来的影响。以NREL Phase V
在地热资源或天然气开发过程中,井筒附近或含裂隙的地层内流体流速较大,固体基热交换器内以及抽水蓄能高压岔管围岩区也会存在流体流速较大的情况,此时由于流体流动速度较大,使惯性效应体现越来越明显,描述流体流动行为时最基础的达西定律已不再适用,流体以非达西的形式流动,因此有必要研究流体在多孔介质内的非达西流动及传热。本文以上下内壁面处两侧填充多孔介质层的通道模型为研究对象,研究此多孔介质-自由流通道内的非
随着能源资源有限、环境污染等全球性问题日益严重,以及人们对冷热电需求不断增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方向发展趋势增长迅速,其中发展清洁能源已成为我国的一大发展战略。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将太阳能、空气能与相变储能相结合的多能互补区域供能系统,提高了清洁能源的利用率,缓解了清洁能源供求不匹配的问题,同时也降低了温室气体的排放,进一步实现零碳目标。首先,基于严寒地区吉林市的室外气象条件,以吉林市某企业园区建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是一种重要的生防细菌,生防机制主要为竞争、拮抗、溶菌作用、诱导抗性、协同作用,其安全度高、不易产生耐药性,且对多种作物病害有显著防治效果,成为生物农药研究的热点。小麦作为我国的主要农作物,农业生产中常爆发各种病害,白粉病为主要病害之一。小麦白粉病是由白粉病菌小麦专化型(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Bgt)所引起的一
采用孢子萌发法测定枯草芽孢杆菌、几丁聚糖及两种低毒化学农药对黄芩白粉病菌的室内毒力,并设置单一药剂和药剂组合处理,开展黄芩白粉病田间防治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参试药剂对病菌孢子萌发均具一定抑制作用。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设计剂量下,1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微囊粒剂对黄芩白粉病的防效为78.27%,0.5%几丁聚糖水剂+1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微囊粒剂处理的防效为83.80%,可作为该病
为明确吡唑醚菌酯乳油(EC)和微囊悬浮剂(CS)在草莓上的残留规律,分别以两种剂量(90 和150 g·hm-2)于草莓成熟期施药,开展吡唑醚菌酯在草莓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试验。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经QuEChERS-UPLC-MS/MS后的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0.002(草莓和土壤)和0.005 mg·kg-1(叶、茎和根)。在0.002~2 mg·kg-1添加水平下,吡唑醚菌酯(草莓和土壤)的平均
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政策的执行面临政治整合、资金整合、市场整合的现实要求,执行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政策采取“领导定点包干”方式是破解政治动员和资源整合能力不足、政策执行梗阻、政策落地难的有效策略。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执行好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政策,要提升地方政府执行力,以“领导定点包干”机制压实帮扶责任,凝聚起驻镇(村)工作队与乡村基层党组织的强大帮扶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