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元曲选》看元杂剧悲喜交融的审美特征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0702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杂剧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朵绚丽的奇葩,经过岁月的沉淀、点染到元代蔚为大观。元杂剧以其古典雅致的曲辞和平实易懂的宾白的完美结合,以舞台演唱、动作等表演展示出其蕴含的人文精神内涵与综合性的艺术特点,以及具有民族性的悲喜交融的审美特征而得到了人们的喜爱。元杂剧悲喜交融的审美特征的形成具有多方面因素。首先,在儒家“中庸”思想的影响下,中国的古代文学作品中都传承了《诗经》“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中和之美的美学特点,元杂剧也不例外,其“大团圆结局”便应运而生了。元杂剧的悲剧中有很多喜剧因素,喜剧中又蕴含了诸多悲剧因素,悲喜剧中更是两种因素相互融合,这就形成了元杂剧悲喜交融的审美特征。其次,这一特征的产生还与元代的时代——政治和社会有一定的关系。元代是蒙元统治的特殊历史朝代,尤其是政治上的不平等“四等人制度”,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建国后科举制度的基本废除使大多数汉族文人们报国无门,他们的文学、政治等才华无法用以治国,他们只能在杂剧创作中表达美好的愿景,有的作家甚至不惜自欺欺人、自我安慰的抬高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如元杂剧作品中无论是大家闺秀还是娼妓,在择偶时都选择饱读诗书的才子而非权豪势要的粗鲁之人。因为大多数百姓都处于民族压迫的水深火热之中,所以元杂剧作家在悲剧中安排了许多富有现实性和时代意义的反抗性人物,在喜剧中塑造了许多聪明机智的正面人物和愚钝无比的反面人物,戏曲作家让观众感觉到释放的快感。另外,杂剧作家为了满足观众“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审美心理需求,在创作和演出时考虑到观众的观赏情绪,因此无论是悲剧、喜剧还是悲喜剧中都大量的安插了科诨艺术和特殊的句式等艺术形式,使得元杂剧的情节更富于变化,更具观赏性,更具艺术感染力。同时从文本角度出发,悲剧喜感和喜剧悲感在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特点和元代特殊的历史环境,以臧懋循《元曲选》为研究对象,从文学角度出发,结合文艺学、美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元杂剧悲喜交融的审美特征。文中主要包括元杂剧悲剧喜感的产生原因、表现形式、艺术功能,喜剧悲感的产生原因、表现形式、艺术功能。力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具体的剖析元杂剧悲喜交融的审美特征,使人们能够对元杂剧有更深更全面的认识。
其他文献
目前众多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学都实施了分层教学,实践证明英语分层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有优势,但在实施中,存在一定的困难,也有众多的问题亟待解决,本文试从课堂管理的角度进一
波普艺术首先是后现代的经典产物,一切光怪陆离、生机盎然的波普景色均是后现代的典型特色。波普艺术一方面有着类先锋(前卫)艺术的犬儒行径,一方面又充斥着沃霍尔式的媚俗特
本文以视觉符号为样本,深入探讨了城市品牌形象设计的相关问题,从城市中的视觉符号及其系统的分类、特征、意义及流行趋势等方面论证了视觉符号对城市品牌形象设计的推广与提升
目的:在中医脾藏象理论的指导下,引入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脾虚证脾失健运的机理。在观测脾虚大鼠血清胃泌素含量变化和血清淀粉酶、回肠组织琥珀酸脱氢酶和钠钾ATP酶活力变化的
目的:通过对KKAy糖尿病小鼠进行为期8周的大黄素灌胃治疗,利用生化、RT-PCR、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印迹法等检验方法,探讨大黄素改善KKAy糖尿病小鼠肝脏、肌肉、脂肪组织胰岛素
本文前瞻性地对12例常规剂量激素治疗无效的狼疮性肾炎患者,用小剂量环孢霉素 A(CyA)(2.5~5 mg·kg-1/d)与强的松联合治疗的临床及实验室变化进行了系统观察,并对外周血及肾组织
目的:观察体位调整法辅助温针灸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按抽签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用常规体位调整方案,观察组联用温针灸治疗。结果:
由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牵头发起的“中国1型糖尿病联盟(China Alliance for Type 1 Diabetes)”于2016年9月24日在湖南长沙成立。首批会员单位
单一的旅游治理模式已经不适应全域旅游表现出的全局性、衔接性、带动性、整合性和共享性要求,只有多种旅游治理模式间发挥协调互补功能,才能适应全域旅游发展要求。如何促进
<正>近期多地养殖场报告鸡群发生心包积液综合征,涉及白羽肉鸡、肉杂鸡、黄鸡、麻鸡、蛋鸡和种鸡,部分鸡群死淘率达到30%~80%,给养鸡业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现就其新流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