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肠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粘膜ITF、MUC2及TLR-4基因表达的影响

来源 :中国中医科学院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lixuant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的慢性炎症性肠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痛、粘液脓血便、腹泻和里急后重。由于目前该病发病率逐年增加,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又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故寻找有效的防治药物也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中医药在UC的治疗上有较好的疗效,很多达到与西药相近的治疗效果,且可弥补西药较大毒副作用及停药后易复发的不足,有着广阔的应用和开发前景。灌肠方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在多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治疗UC的中药复方,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无明显毒副作用。本课题通过建立UC大鼠模型来研究灌肠方对UC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特别是通过观察其对UC大鼠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肠三叶因子(ITF)、粘蛋白2(MUC2)、Toll样受体4(TLR-4)的基因表达的影响,深入揭示灌肠方治疗UC的作用机制,为中医药治疗UC提供一定的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1.灌肠方对UC大鼠治疗作用的病理观察灌肠方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在多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治疗UC的中药复方,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为验证其临床疗效,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我们采用三硝基苯磺酸法制作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并在此模型上观察了灌肠方的治疗效果,灌肠方采用三个剂量给药治疗,阳性对照组用美沙拉嗪治疗,并设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治疗结束进行病理观察,大体观察灌肠方对TNBS法UC大鼠模型结肠组织中一般情况的影响,光镜下观察肠粘膜组织炎症、水肿和充血程度。结果表明:模型组UC大鼠从症状上可见粘液稀便、甚至血便、消瘦、懒动、皮毛无光泽、食欲减退、体重减轻。模型组结肠组织损伤评分明显比正常对照组高(P<0.01),经过灌肠方及美沙拉嗪治疗后,灌肠方各组及美沙拉嗪组结肠组织损伤评分均有不同程度降低。2.灌肠方对UC大鼠血清中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的影响细胞因子是主要由免疫细胞所分泌的小分子多肽,在机体的免疫应答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认为,肠道炎症的启动及其慢性化在很大程度上可能与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的失衡有关:UC患者中促炎细胞因子水平升高,抗炎细胞因子水平下降,且升高的水平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持久的免疫调节失衡促使炎症趋于慢性化。因此,促炎细胞因子在UC发病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目前比较公认的与UC密切相关的促炎细胞因子有很多,其中对TNF-α、IL-1、IL-6的研究最具代表性。我们在灌肠方抗实验性UC作用的基础上,观察了该药对TNF-α、IL-1、IL-6的作用,不仅是对该药疗效的进一步验证,也是对其作用机制的探讨。采用三个剂量对TBNS法UC大鼠模型进行治疗,治疗结束采血并制备血清样本,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血清样本中的含量。结果表明:模型组UC大鼠的组织中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的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灌肠方高、中、低剂量组、美沙拉嗪组TNF-α、IL-1β、IL-6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时或P<0.05),灌肠方大剂量组TNF-α、IL-1β、IL-6的含量分别与美沙拉嗪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灌肠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粘膜ITF和MUC2基因表达的影响肠三叶因子(intestinal trefoilfactor, ITF/TFF3)属三叶因子家族(trefoil factor family, TFF)肽,是一类较新的肠黏膜保护因子,在肠黏膜的保护和修复中起重要作用,且与UC的发病有着密切的关系。MUC2基因是一种粘蛋白核心肽基因,定位于11p15.3~15.5上,此基因的表达产物MUC2是一种分泌性粘蛋白,由于其广泛表达于肠粘膜中,因此被称为肠粘蛋白,对肠道具有保护和润滑作用。在炎症性肠病等病理情况下进行中药干预,以促进ITF基因和MUC2基因的上调表达,而使其更好的发挥粘膜保护及损伤修复作用,可能是炎症性肠病治疗的一条新的思路和方法。我们采用三个剂量对TBNS法UC大鼠模型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采集结肠粘膜标本。用Trizol提取总RNA进行逆转录反应,以β-actin作为内参进行PCR反应,产物进行凝胶电泳分离,经染色后进行灰度分析,以ITFmRNA;和MUC2mRNA的灰度值与β-actin灰度值的比值作为相对表达量,进行组间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组UC大鼠结肠粘膜ITFmRNA和MUC2mRNA的相对表达与正常组比较,略有增高,但没有显著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灌肠方和美沙拉嗪对UC大鼠结肠粘膜ITFmRNA和MUC2mRNA的表达都有明显的上调作用。4.灌肠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粘膜TLR-4基因表达的影响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 4, TLR4)是近年来发现的天然免疫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 PRR)之一,主要识别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并介导其跨膜信号转导。目前有研究表明,TLR4在正常的结肠黏膜中呈现低表达,而在溃疡性结肠炎的结肠黏膜中则呈现异常的高表达,提示TLR4受体及其信号传导通路可能是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发展过程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观察了灌肠方对TBNS法UC大鼠模型结肠组织中TLR4mRNA表达的作用,以期对灌肠方治疗UC的作用机制进行较深入的探讨。采用三个剂量对TBNS法UC大鼠模型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采集结肠粘膜标本。用Trizol提取总RNA进行逆转录反应,以β-actin作为内参进行PCR反应,产物进行凝胶电泳分离,经染色后进行灰度分析,以TLR4mRNA的灰度值与β-actin灰度值的比值作为相对表达量,进行组间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组UC大鼠结肠粘膜TLR-4mRNA的相对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显著增高(P<0.05)。经灌肠方和美沙拉嗪治疗后,TLR-4mRNA的表达升高,灌肠方高、中、低剂量组及美沙拉嗪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5.结论动物模型复制成功。其中中药组存在量效关系,灌肠方大剂量组疗效于美沙拉嗪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促炎细胞因子与抗炎细胞因子之间的平衡失调所致的免疫异常是UC的重要发病机制。灌肠方能有效降低UC模型大鼠血清TNF-α、IL-1β、IL-6的含量,抑制促炎因子的释放。ITF和MUC2对结肠粘膜都有直接的保护作用,当二者结合后可以增加保护功能。灌肠方高、中剂量组和美沙拉嗪组结肠ITF和MUC2表达均明显上调。提示,灌肠方治疗UC的作用机理可能与加强ITF和MUC2的保护作用有关。Toll样受体(TLRs)是NF-K B激活的TLRs/NF-K B通路的重要环节。通过对Toll样受体表达的抑制,可以抑制TLRs/NF-K B通路的活化,从而对溃疡性结肠炎起到治疗作用。灌肠方各治疗组能有效的抑制TLR-4mRNA的表达,这可能是灌肠方能有效抑制UC的反应炎症,达到治疗效果的重要机理。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潘天寿是20世纪杰出的中国画大师,他的花鸟画创作以入古出新的鲜明特色而树立了一个时代的艺术高标。他一方面坚守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捍卫传统绘画的民族特色,一方面又在20世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传统帝国主义是指20世纪早期的帝国主义理论。比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考茨基、布哈林、霍布森、希法亭、列宁等对帝国主义都有论述。“新帝国主义”与传统帝国主义相比,呈现出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毕淑敏30年前,我在西藏阿里当兵。这是世界的第三极,平均海拔5000米,冰峰林立,雪原寥寂。不知是神灵的佑护还是大自然的*疏忽1,在荒漠的褶皱里,有时会不可思议地生存着一片红
<正> 目前,全国很多城市开通了&#39;小灵通&#39;网络,受到了用户的青睐和追捧。由于&#39;小灵通&#39;属新鲜事物,不少用户对其还不了解,现选择其中常见问题解答如下,以帮助用
近年来,江苏省无锡市各级物价部门紧紧围绕政府经济工作中心,积极履行价格监管和服务职能,在全市深入开展"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建立健全基层价格监管网络,取得了明
川乌是一种传统中药,原植物是毛茛科乌头属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乌头母根为川乌,子根为附子,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除湿等功效,药理上具抗炎、镇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