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的中医辨证分型与MSCT平扫及灌注成像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y07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脑梗塞是我们国家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脑梗塞的死亡率较高,给患者与家属带来极大的痛苦,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危害。脑梗塞属中医学的“中风”范畴,中医临床辩证分型将其分为中经络证和中脏腑证。近几年来脑梗塞的中医临床研究得到了很大发展,关于脑梗塞的中医证型与现代各种检测指标相关性多有报道。将中医学应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客观化进行中医证型研究,为中医辩证施治提供客观化指标,是可行的中西医结合途径。CT是人类现代医学的一种检查手段,十分常用,CT不仅方便、迅速,而且其图像还具有很高的密度分辨力,同时使用造影剂进行增强扫描,不仅提高了病变的发现率,还能较好地明确梗塞部位、范围、水肿情况。目前尚未确定CT灌注中发现的脑梗塞与中医辩证分型的对应关系。运用现代医学CT灌注成像技术对脑梗塞各证型之间的差异性进行分析,研究脑梗塞的CT影像特征和灌注指标与中医分型之间的相关规律,将中医的“证”与影像特征相对应,达到客观化、规范化,提供中医临床微观化辩证的客观理论依据,丰富本病理论基础,为临床防治本病辨证论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6月—2014年12月神经内科住院病例,按照“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的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所确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行CT平扫+灌注扫描,详细记录其影像学特征,主要包括病灶的大小、数目、密度、梗塞灶的情况以及灌注参数(脑血流量、脑血容量、达峰时间、平均通过时间),同时由经验丰富的中医医师通过望、闻、问、切收集资料对本病例进行辩证分型。结果本课题收集了被诊断为脑梗塞的患者80例,其中气虚血瘀证型24例,风痰阻络证型33例,肝阳暴亢证型10例,阴虚风动型2例,痰热腑实型11例。通过观察不同证型脑梗塞患者的CT平扫影像学特征(主要对病灶的部位、大小、数目)和灌注参数,结果发现:基底节区及上部梗塞灶多见于风痰阻络证型,脑干梗塞灶多见于肝阳暴亢证型,额叶、枕叶、半卵圆中心梗塞灶多见于肝阳暴亢证型,顶叶梗塞灶多见于风痰阻络证型。病灶大小方面,痰热腑实证型以大片状病灶表现为主,其他证型均表现为小片状病灶。在病灶单发、多发方面,气虚血瘀证型、阴虚风动证型以单发梗塞病灶为主。风痰阻络症型、肝阳暴亢症型、痰热腑实症型以多发梗塞病灶为主。CT灌注痰热腑实症型CBF、CBV下降更明显,MTT及TTP明显较其它证型延长。结论脑梗塞的中医证型与CT图像特征及CT灌注参数之间有统计学意义,从而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了客观依据,为本病的辨证论治拓宽了思路,也促进了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的发展。
其他文献
介绍了珠江电厂引风机基本情况,阐述了引风机振动偏大所带来的危害,分析了系统阻力过大、叶片材料存在质量问题、动不平衡、基础不牢及扩散器振动等造成引风机振动偏大的原因
<正> 罗纳普朗克(RHONE-POULENC)集团公司上海办事处,在上海市造纸学会的协助下,於1994年9月下旬在上海举办了涂布技术及胶乳技术交流会。承蒙《上海造纸》杂志之约,现将部分
针对永安-联盟庄地区构造复杂、地层可对比性差、勘探难度较大的问题,以戴南组二段的E2d52亚段为例,首先对研究区进行测井数据的岩石物理分析,确定该区目的层段的敏感参数;然
目的:研究麻黄-白术药对不同配伍、配比下水煎液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探求麻黄-白术药对的化学变化规律。方法:采用GC-MS考察麻黄水煎液及麻黄-白术药对不同配比共煎液中麻
在我国加入WTO之后,证券市场的开放和转型也面临着重大变革。2013年8月,中国保监会宣布普通型人身保险预定利率由保险公司按照审慎原则自行决定,不再执行2.5%的上限限制。与
目的:分析从肾虚血瘀论治盆腔炎反复发作的疗效,以供临床工作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0月~2011年9月收治的肾虚血瘀型盆腔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
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的供应大省和出口大省,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的37%~44%,肩负着复兴大豆产业的重担。随着近年来大豆进口幅度的上升,出现了黑龙江省的大豆难卖、定价困
<正>2014-12-31T09:00,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运检部主任黄清从配网业务综合管控平台调出了全省配电网的电压运行数据:全省低电压用户占比只有0.082‰。"面对变化的用电负荷,低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和消费群体的变化,探索一种符合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厨柜定制模式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需求。本文以提高厨柜网络定制的交互性和便捷性为目的,以厨柜产
以反共振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八"字型弹簧组态结构,对结构进行变形分析以及对"八"字型弹簧组态振动分析得到弹簧上下表面始终不会脱离振动体的结论,弥补了以往振动体脱离弹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