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促大肠杆菌诱导感染性炎症消退作用研究

来源 :陆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22ss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炎症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目的在于清除异物,回复机体稳态。在炎症起始阶段,局部炎症因子招募白细胞,随着炎症进展,炎性细胞和炎性因子等逐步清除局部病原体等,炎症进入消退阶段。在该阶段,中性粒细胞发生凋亡,巨噬细胞吞噬清除凋亡细胞和细菌等,并分泌炎症抑制因子和促组织修复分子,终止炎性反应并促进组织回复稳态,该过程即为炎症消退。研究发现炎症消退是一个主动过程。这一过程涉及到促炎症消退分子的合成,炎症起始阶段的因素可促进促炎症消退分子合成,后者通常通过促进巨噬细胞吞噬清除凋亡细胞、促进巨噬细胞低炎症性的吞噬清除细菌等机制而促进炎症消退。炎症消退是炎症自身反馈性调控机制,也是炎症自限的主要原因。  感染性炎症在炎症中常见,是世界范围内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细菌感染,在临床上常见。目前治疗细菌感染的普遍方法是抗生素的使用,但随着耐药菌的增加,迫切需要新的治疗策略。促感染性炎症消退分子可在促进细菌等清除同时促进组织回复稳态,有望提供抗感染新策略和新药物,因此研究发现新促感染性炎症消退分子并阐明其机制,具重要意义。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机体最重要的促造血因子,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多种原因导致的贫血,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EPO有除促进造血的多种功能。采用酵母聚糖(zymosan A)诱导的无菌性腹膜炎,我们前期研究首次发现,炎症反应可诱导局部EPO 表达上升,EPO通过促进巨噬细胞吞噬清除凋亡细胞和异物而促进局部炎症消退,EPO 是机体内源性的促炎症消退分子。但EPO是否可促进感染性炎症消退尚不明确,本课题拟对此进行研究。  大肠杆菌(E.cloi)感染为临床常见疾病,并且大肠杆菌诱导的小鼠腹膜炎模型炎症事件明确,可反映急性炎症从起始、进展到消退的全生理过程;制备简单,重复性好,检测方法相对容易,被广泛用于研究感染性炎症消退生理过程和发现新促细菌感染性炎症消退机制/分子。因此我们拟采用大肠杆菌诱导的小鼠腹膜炎模型,探究EPO在细菌性炎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在细菌性感染炎症消退中的作用,期望为细菌性感染的治疗提供新策略和新候选分子。  方法:本研究将通过构建105 c.f.u.大肠杆菌诱导的小鼠自限性细菌性腹膜炎,利用ELISA、流式细胞术探究EPO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的表达。进一步利用巨噬细胞EPO受体特异性敲除等小鼠,在大肠杆菌诱导腹膜炎模型中,于0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检测炎性细胞数目变化情况,绘制炎性消退曲线,比较炎性消退指数。检测腹腔炎性因子浸润情况,检测小鼠体温改变,比较24小时小鼠血液、腹腔细菌铺板数目,从而明确内源性EPO在自限性细菌性炎症中所起到的作用。最后采用外源性EPO干预,进一步明确EPO能否作为新型促消退分子促进细菌性炎症消退。  结果:在第一部分的研究中,我们采用低剂量(105 c.f.u.)大肠杆菌单次腹腔注射,以诱导小鼠自限性、感染性腹膜炎。在该模型中,腹腔中性粒细胞(PMN)浸润在0到12小时不断增加,12小时达到最大值((4.8±0.4)*106),随后开始下降,反映炎症开始消退;在约30小时,PMN细胞数目降到最高值的一半,消退间隔时间为18小时。而巨噬细胞数目0到48小时在小鼠腹腔的浸润整体呈现为不断增加趋势。腹腔炎性细胞浸润时间变化曲线显示了低剂量大肠杆菌诱导小鼠感染性腹膜炎炎症起始、发展和消退过程,反映了该感染性腹膜炎的自限性。同时我们检测了炎症因子IL-6、TNF-α、MCP-1、INF-γ、IL-12p70、IL-10的时间表达变化,发现促炎因子IL-6、TNF-α、MCP-1、INF-γ、IL-12p70在0到12小时浸润不断增加,随后开始下调,在48小时几乎达到正常;而炎症抑制因子IL-10在大肠杆菌注射后24小时显著上升。腹腔炎症因子水平变化进一步反映了我们建立的感染性炎症模型的自限性。  第二部分的研究中,我们检测了低剂量(105 c.f.u.)大肠杆菌诱导小鼠自限性、感染性腹膜炎中EPO相关分子的表达情况。ELISA检测0、6、12、24以及48小时腹腔渗出液中EPO的浓度,表明在大肠杆菌注射后腹腔EPO的表达显著升高,并且随着时间而增加,在 24 小时达到峰值(2200pg/ml)。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我们进一步检测了与EPO作用高度保守的EPO受体表达,结果表明EPOR表达在腹腔巨噬细胞上,而并不表达在PMN上。  第三部分的研究中,我们对内源性和外源性EPO在感染性炎症消退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探究。采用低剂量(105 c.f.u.)大肠杆菌诱导巨噬细胞特异EPOR敲除小鼠(EPOR-cKO)小鼠感染性腹膜炎,我们研究了内源性EPO通路对感染性炎症消退作用。与野生型小鼠比较,巨噬细胞EPO信号通路激活的缺失显著延缓了小鼠腹腔炎症消退,表现为EPOR-cKO 小鼠腹腔PMN浸润时间显著延长,消退间隔由18小时延迟至30小时;腹腔炎症因子IL-6、TNF-α、MCP-1、INF-γ和IL-12p70浓度显著升高,而炎症抑制因子IL-10浓度显著降低;EPOR-cKO小鼠血液和腹腔24小时细菌铺板相对于对照组有显著增加,细菌清除能力下降,清除速度减慢。除此之外,EPOR-cKO小鼠体温调控能力显著下降。上述结果提示内源性EPO通路在促进感染性炎症消退起着重要作用。进一步,采用低剂量(105 c.f.u.)大肠杆菌诱导小鼠腹膜炎模型,我们研究了外源性EPO对感染性炎症消退的作用。与对照组比较,给予外源性EPO显著促进了小鼠腹腔炎症消退,表现为EPO降低了小鼠腹腔PMN浸润强度,消退间隔由18小时缩减为11小时;腹腔炎症因子IL-6、TNF-α、MCP-1、INF-γ和IL-12p70浓度显著降低,而炎症抑制因子IL-10浓度显著升高;同时给予EPO也降低了小鼠血液和腹腔 24 小时细菌铺板,表明细菌清除能力增强,清除速度加快。除此之外,外源性EPO也增强了小鼠体温调控能力。上述结果提示外源性EPO可促进感染性炎症消退。  结论:在大肠杆菌诱导感染性腹膜炎中,EPO相关分子表达增加,EPO受体表达在巨噬细胞表面而不表达在PMN细胞表面。内、外源性EPO均促进了感染性性腹膜炎炎症消退,促进了小鼠体内细菌的清除。
其他文献
期刊
早期发育阶段是有机磷农药神经毒性作用最敏感的时期,海胆的胚胎和幼虫为研究有机磷农药对早期发育阶段的神经毒性作用提供了一种理想的模型。本文介绍了海胆的早期神经发育过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听取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情况汇报的重要指示精神和2017年全国科学素质工作会议精神,深刻把握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期刊
群体决策问题具有更为观实的意义:本文根据决策系统化观点探讨了其中的群体决策支持系统(GDSS)的技术特点和作为主体的决策群体的素质问题。 The problem of group decision
版式设计是装帧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书籍出版的整体质量。版式设计是张扬图书个性的关键,优秀的版式设计不仅能够准确充分地反映某本图书的内容,而且还
迟缓爱德华菌(Edwardsiella tarda,简称Et)常存在于水体环境及水生动物中,感染宿主范围广,为兼性胞内菌,而Et菌为适应各种宿主体内环境及外界环境,必需快速调整自身的毒力基因表达
目的:研究活化诱导胞嘧啶核苷脱氨酶、IgE高亲和力受体β链、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4受体α链、CD14、T细胞免疫球蛋白域粘蛋白域蛋白-1和3基因变异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并
目前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不断的发展,建筑业也日益繁荣,高楼大厦的不断建立,造就了城市居住人员居住空间的扩大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与此同时,高层建筑中的节能环保问题也受到
结核病是目前单一致病菌感染导致死亡率最高的感染性疾病。其病原体结核杆菌,是一种细胞内寄生菌,它是以宿主免疫系统对抗微生物感染的重要成分之一——巨噬细胞作为其宿主细
为了证明三拷贝C3d的免疫负调控作用,该课题分别选择hCGβ、HER-2/neu、HBV-preS2/S作为模式抗原,设计相应的基因疫苗,通过基因免疫手段免疫小鼠以观察C3d对特异性免疫应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