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社会中的“文本转型”——《南方周末》头版头条分析(1983-2009)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01260515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3年《南方周末》创刊至今,走过了27个年头,创刊时仅是一份休闲娱乐报纸,如今已发展成具有独特的办报理念、鲜明的时代特征的综合性周报,且在中国报业市场占有重要地位。《南方周末》的成功与其顺应时代发展、报人的自我探索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本文旨在通过文本分析的方式展现《南方周末》的探索历程。   一般说来,最重要的新闻才能做头版头条,它最能反映报纸风格和定位,因此本文选择《南方周末》头版头条作为分析文本。27年来,《南方周末》经历了四次转型,文中分四章对四次转型进行阐述:第一次转型(1983~1995)从休闲娱乐报纸转到综合性报纸时期;第二次转型(1996~2001)从综合性报纸转到调查性报道为主的时期;第三次转型(2002~2007)从调查性报道转到以时政新闻为主的时期;第四次转型(2008~2009)从以时政为主的新闻转到新闻创新时期。   一路走来,《南方周末》曾扮演过社会问题的“揭露者”、“记录者”和“建设者”的角色,也许我们不知道《南方周末》以后还会经历怎样的变迁,但他为弱者呐喊,为社会代言的本质不会改变,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不会改变,“南周精神”不会动摇。   本文总体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梳理了27年《南方周末》的转型历程。   宏观上,将《南方周末》的转型置于整个社会的转型之中,探讨社会转型对媒介产生的影响,并试图探求社会原因背后更深层次的动因;微观上,探讨《南方周末》转型中自身的调整、内部人员自身探索等因素对转型产生的影响。《南方周末》一贯坚持鲜明的价值取向、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是其能一次次成功转型的重要因素,《南方周末》的四次转型贯穿其整个发展过程,是报纸转型成功的典范,其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中国新闻发展史。文中每个转型期选取相应的样本,从报道内容、报道地域、报道倾向等方面对每个时期的样本进行总结、归纳,通过图表的方式直观呈现文本的变化,描述这个时期报道的突出变化和特点,同时结合报道本身重点阐述《南方周末》在哪些方面产生变化?如何变化?等问题。   四次转型,通过文本的呈现,可以清楚的看到《南方周末》的转型轨迹。
其他文献
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媒体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互联网正在以更新颗的方式、渠道和对受众的精准定位创造更多的网络媒介接触点,这引起了广告市场革命性的新变化。   在新的
在较长时间的停缓建期间,裙房沉降基本终止,高层建筑已建成部分也已基本沉降终止,而续建高层部分继续沉降.按此情况产生的高层与低层的差异沉降,以其变形量反算出内力,据此内
汪康年是中国近代报刊史上一位重要报人,以报刊政治化为中心,其报刊活动经历了从新闻性到政论性的思路转变,在以政论报刊为主流的近代时期,形成了另一条“办报干政”的探索之路。
7月底,南京赛虹桥附近一处工地最高温度达到40℃以上,混凝土破土工袁自成中暑后回暂住地的路上死亡;8月2日,济南建筑民工王树昌因中暑身亡;8月5日,武汉某工地民工霍某因中暑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秦腔是中国古老的四大戏曲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天水地处渭河水畔,是秦腔文化的孕育地,秦腔在天水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广阔的受众基础。天水市麦积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