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双模式操纵的全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bwdw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工业智能化与产业化高度结合的时代,非公路车辆逐步以改善驾驶员工作舒适度及提高工作效率为发展目标,相应的对其转向系统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驾驶员在长期和高密度的转向操作过程中,直接操控转向控制机构——方向盘,其控制性能直接影响整车工作效率、转向的安全性和驾驶员的舒适性。因此,如何对转向系统的控制系统进行合理构建和改进是提高车辆转向操纵性能的关键技术途径。本研究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在传统负载敏感型流量放大转向系统的基础上,设计出符合该系统结构的方向盘-操纵杆双模式操纵的全液压动力转向系统,通过液控先导阀与全液压转向器并联的先导回路结构,实现铰接式车辆方向盘和操纵杆双控制模式并行的转向系统功能。通过仿真与试验分析,该系统与传统方向盘控制系统相比,能够更好的实现铰接式非公路车辆的转向操纵,具有更加稳定的操纵性能,为非公路车辆操纵杆控制转向系统的发展奠定了研究基础。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提出了方向盘与操纵杆并存的双模式操纵全液压动力转向系统。根据负载敏感型流量放大转向系统的结构特点,提出具有双模式操纵的全液压动力转向系统,建立了各模块的非线性数学模型,推导了比例放大器-电磁比例方向阀-流量放大阀-转向油缸间的传递函数,为后续转向系统控制策略的提出及性能仿真奠定理论基础。对所提出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模式切换控制策略开展研究,所提出双模式操纵的全液压动力转向系统可实现:(1)操纵杆转向换挡集成控制;(2)转向容错控制;(3)方向盘优先控制转向系统;(4)操纵杆控制系统与车速相关的变转向灵敏度控制。(2)提出了先导回路液压阻尼匹配策略并对等效阻尼进行了多目标优化设计。建立了转向等效负载下的双模式操纵液压转向系统仿真模型,基于液阻理论提出操纵杆控制转向系统先导回路等效液压阻尼匹配策略,基于遗传算法对最大转向负载工况下的等效阻尼孔径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优化后的操纵杆控制转向系统的液控先导阀的有效行程从5.23mm增至8.46mm,增幅达到61.75%,操纵杆可以在更大的摆动范围内实现对转向系统的控制。根据所提出转向系统的工作及控制原理,进行双模式操纵转向系统试验台架的总体设计及转向性能测试,初步证明了所提出的转向系统模式的可行性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在操纵杆控制系统先导回路增加阻尼结构,使操纵杆的有效控制角度范围从6°~12°变化为9°~20°,操纵杆摆角有效控制范围扩大83%,有效缓解了操纵系统的过灵敏现象。(3)提出了操纵杆控制系统与车速相关的变转向灵敏度滑模控制策略。分析铰接式车辆转向过程中车体的运动状态,明确液压系统与车辆各系统、各向动力学之间的耦合机制,基于最小能量原理、牛顿第二定律和达朗贝尔原理,建立了车辆多体动力学模型,并搭建了整车机-电-液动力学仿真模型,验证车辆转向系统运动学和动力学机理,对轮胎力的载荷特性进行了分析。构建了操纵杆控制转向系统状态空间模型,针对转向油缸运动速度跟踪控制要求,提出了液压系统自适应反馈线性化滑模控制策略;以前、后车体的横摆角速度增益作为控制策略设计的依据,提出与车速相关的变转向灵敏度super twisting滑模控制策略,并对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分析,与常规的滑模控制算法相比,极大地提高跟踪精度和运行的平稳性。(4)以自主研制的5吨铰接式装载机为载体,验证双模式操纵转向系统的性能。对双模式操纵的转向系统控制策略、方向盘控制优先级及双模式转向功能、转向控制模式切换及人机工效等进行试验测试。通过两种操纵模式下的系统压力对比分析可知,操纵杆控制转向系统具有良好的转向稳定性;前、后车架的横摆角速度变化趋势与操纵杆摆动角度基本呈线性关系,角速度变化增益随车速的增加而增大,所提出的转向控制策略具有很好的操纵特性;两种操纵模式可在1.3s内完成稳定切换,提升了整车的驾驶安全性;基于RULA评估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及计算可知,操纵杆控制转向系统可显著降低驾驶员上肢肌肉损伤风险,提升其坐姿舒适性。本文所提出的具有双模式操纵的全液压动力转向系统及控制策略,有助于提升铰接式非公路车辆转向系统的操作便利性和驾驶舒适性,对非公路车辆转向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操纵杆转向系统技术的应用与产业化推广具有实际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车联网的快速发展,无人智能驾驶、车载超清视频、增强现实等大量新型服务应用的不断涌现对车联网系统的通信、计算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由于车辆的高速移动性而导致路边单元RSU和车辆之间的链路不稳定问题也是一项具有挑战且关键的研究任务。毫米波频段处于30~300GHz,其丰富的带宽资源对现有车联网系统的通信性能起到了极大的改善作用。因此,本文将5G车联网与毫米波通信技术相结合,深入研究了5G车
铀(U(Ⅵ))对于核工业来说是一种至关重要的元素,从水体中提取和回收利用铀可以缓解铀原料短缺的现状,还可以降低核能利用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核废水对人体和环境造成的危害。电容去离子技术(CDI)是一种起源于海水淡化的电吸附技术,因其适用性广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CDI技术中,电极对电吸附性能起决定作用。在当前的研究中,以碳材料为主的固定式电极材料因无法充分利用孔结构内表面巨大的除离子潜力而受到了限制
聚合物电解质膜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起到了传导质子、阻隔燃料和隔绝电子的作用。由于电池内部苛刻的化学环境对聚合物电解质膜的性能具有很高的要求,目前能够实现商业化应用的质子交换膜只有以Nafion为代表的全氟磺酸聚合物膜。随着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的日趋成熟,高性能及多样性电池应用需求的瓶颈均指向质子交换膜,传统的全氟磺酸聚合物膜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多种类电池的发展需求,具有新功能、特异性、高
航空遥感是一种从空中获取地面目标信息的遥感技术,具有机动灵活、探测范围广、时效性强等特点。近年来,通过推扫和摆扫方式成像的航空相机成为航空遥感的重要研究方向,如何保证航空相机指向精度及工作稳定性是其中的难点之一,也是保证航空相机成像质量的关键所在。航空相机零部件在加工和装配过程中存在的误差会对内部光学元件的安装定位精度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导致光轴指向误差造成捕获图像的偏移甚至脱离捕获范围。此外
随着5G通信商用的大量部署,业界已经开始了对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6G)的探索研究,以实现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联,社会将会变得越来越高端化、智能化。雷达通信一体化作为实现6G的关键技术之一,也得到学术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主要可以分为双功能雷达通信系统和雷达通信共存系统。在双功能一体化系统中,雷达系统和通信系统可在接收机和/或发射机处共享相同的软硬件平台,达到同时实现雷达功能和通信功能的
电磁逆散射问题是通过入射电磁场和测量到的散射电磁场,重构散射目标的位置、形状和电特性等参数的反问题。电磁逆散射问题具有很强的非线性和病态性。由于多重散射效应,当散射目标具有较大的电尺寸或与背景有较强对比度时,其非线性会增大,增加了求解逆散射问题的难度,这一类散射目标被称为强散射目标。重构此类目标的电磁逆散射算法在生物医学工程、微波遥感和无损探测等方面具有广泛且重要的应用,在近些年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关
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微机电系统)惯性传感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在航空航天、国防安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然而经过长期存储和远距离运输后的MEMS惯性传感器呈现出零位和标度因数漂移的可靠性问题,极大地限制其在高精度测量领域的应用。为保证MEMS惯性传感器的测量可靠性,要求器件在投入使用前进行重新标定以实现惯性量的准确测量。因此,设计能够提供惯
本论文针对二维材料制备及其在光电探测器应用研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按照材料生长—结构表征—器件性能测试的研究路线,针对几种典型的低维纳米材料的各向异性物理性质和偏振光探测等器件性能进行系统的研究,取得如下创新结果。1.通过物理气相沉积法(PVD)成功制备了高质量的Te纳米片和纳米线,制备了基于Te纳米片和纳米线的场效应晶体管。室温下Te纳米片的最高空穴霍尔迁移率可达1485 cm~2/Vs。2.成功
有机压致变色材料属于一种有机智能材料,能够在研磨、压缩、剪切等机械力作用下做出反应,发生颜色变化,具有光色便于调控、易于大量合成、价格低廉和可重复利用等优点,在光电显示、压力传感器、光学存储与防伪等领域显示出巨大应用前景。压致变色现象的产生,本质上是外力作用造成分子构象或聚集堆积结构改变,从而扰动电子能级、产生缺陷或相变作用,最终造成化合物的吸收光谱与发射光谱峰位与形状的改变。同分异构体通常具有相
航天器在太空运行的过程中,易遭遇太空垃圾的撞击,对防护材料表面和亚表面造成损伤,影响航天器的正常运行。因此防护材料撞击后损伤检测与评估在航天器研发、在轨运行、回收利用等过程中极为重要,如何快速定量化进行原位检测和评估撞击后的损伤情况是其中的难点问题之一。相较于其他无损检测技术,红外无损检测具有效率高、操作简便、能够对亚表面的损伤进行探测的优点,适用于航天器撞击损伤原位检测。但采集的温度场数据信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