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xiant2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是关注人、研究人的发展和解放的科学理论。它以人的实践为视角,从人的类存在出发阐述了实践主体的人作为“现实的人”的社会关系。立足于人的需要,探求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道路。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区别于其他人学思想的特别之处。马克思主义人学主要内容是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全面发展。其中人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最为核心的观点,他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始终,它包括人的类本质是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的观点、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观点。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基础与这些观点有着高度的匹配性。本文的主体部分分为三个章节。第一个章节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进行概述,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阐明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的历史背景、概念的内涵;第二部分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时代背景、形成发展以及核心内容。第二个章节论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马克思主义人学基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关切人类命运和人类未来发展的思想,它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人的类存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出发点;第二,“现实的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主体;第三,“实现人的需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本质追求;第四,“人的全面的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终极价值旨归。第三个章节阐发了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下“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的实践路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同样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为指导,积极探索“人类命运共同体”未来发展的实践路径。本文从以下两个维度进行实践探讨。第一,促进人的类本质的发展。首先,在主体交往中强调“类思维”的运用;其次,在满足个体本位的合理利益的情况下正确处理“个体本位”和“类本位”的辩证关系。再次,通过发展“人的类本质”把人从片面的、孤立的“自我中心”中解放出来,解决人的类困境。第二,坚持以世界人民为中心。首先,承认世界人民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关键作用;其次,要增强人民的主体性意识;最后,要使人民成为发展成果的享有者和“阅卷人”。通过增强世界人民的主体性,解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民主体性困境,也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依靠谁的问题。
其他文献
多年以来,控制理论在航空航天、信息和网络、纳米技术、生物学等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人们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控制理论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线性系统被认为是控
过去四十年的社会变迁,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组织分化。其中最基本的现象,是出现了体制内外的组织类别,其各自覆盖的人群地位获得模式有异,更重要的,是与国家中心体制的制度化关
法国汉学家沙畹( douard Chavannes,1865—1918)反驳“中华文明西来说”的同时,以“穆王西游”的记载为例,在译注《史记》过程中辅以中华文化圈周边民族文献佐证,在年代、人
针对目前高速公路竣工验收环境问题的影响,本文以实际工程项目为例,分析了其高速公路受竣工验收环境因素影响的现状,并提出了优化环境影响的调查方法,其目的是为相关建设者提
未来随着互联网、信息化程度的加深,家电企业的制造优势将会逐渐减弱,其竞争力的重塑,将主要依靠售后服务模式的不断优化。售后服务是产品营销的最后一个环节,但同时它又是二
南阿尔金造山带是目前报道的具有最深俯冲记录的大陆超高压变质带,其内出露有高压-超高温麻粒岩,它们对深入理解大陆地壳岩石超深俯冲与折返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对南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繁荣,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当今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空前提高,尤其是对班主任的管理风格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
本文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年谱,以时间为顺序考证了张澍的一生。第二部分为附录,共有正史及方志中有关张澍的资料、张澍的著述、张澍交游的主要人物、张澍研究资料四部分组
目的:探讨增生性外毛根鞘囊肿(proliferatingtrichilemmalcyst,PT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组织发生。方法:对10例PTC病例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光镜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
祝勇,鲁迅文学院第三届高研班学员。现供职故宫博物院,兼任深圳大学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已出版作品30余部,主要有《旧宫殿》《血朝廷》《纸天堂》《他乡笔记》等。主创纪录片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