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武一宗”灭佛看儒释道三教的冲突与融合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renwang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佛教传入中国后,儒、释、道三教之间既冲突又融合。儒与道之间的冲突属于中国本土文化内部的矛盾,冲突的激烈程度要弱一些;而儒、道与佛教之间的冲突属于异质文化之间的矛盾,竟然发展成武力冲突。“三武一宗”灭佛就是最典型的冲突事例,是三教在融合过程中最激烈的一种形式。“三武一宗”法难是发生在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和后周世宗四个时期灭佛事件的合称。本文从四次法难的原始文献出发,研究灭佛诱因,总结为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四点。总的来说,是过度发展的佛教经济和体制挑战了皇权,影响了国家的正常运行,引起了统治者的忌惮,才引发了四次法难。儒、释、道三教之间的的辩论和冲突是这四次法难的主要体现。统治者从维护统治的角度出发,要树立儒家统治思想的权威,拉拢中国本土道教,打击佛教。而唐代新兴庶族地主阶级的崛起,则引发了儒林人士反佛的新浪潮。面对如此多的冲突和挑战,佛教没有消极面对,而是积极与儒、道融合,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因素为己用。中国化的佛教——禅宗逐渐兴盛起来。而儒、道两家也没有盲目一味的排斥佛教,也接引了其主要思想进入中国思想界,并为己用。过往的研究文献对于“三武一宗”法难的起因和过程已经阐述的较为彻底,但是他们对于法难的结果和影响并未进行深入讨论,或是对法难持以消极态度。本文从儒、释、道三教的冲突与融合角度出发,得出了“三武一宗”法难并非完全消极,把“难”理解为一次“新的开始”,着重分析了在四次灭佛事件后,佛教吸取了历次法难中的教训,从各个方面与中国传统文化积极适应,其表现为:佛教人士大量开凿佛像以争取统治者的支持;转变寺院经济形式,崇尚节俭;禅宗融合儒、道两家思想为己用。儒家在宋代吸纳道、佛观点,形成“理学”和“思学”两大派别,“朱子道,陆子禅”是其显著特征。道教也将儒、佛思想作为自身改革的有力武器。从以上这些研究中,本文揭示了佛教是如何渐渐融入到中国传统文化,儒、道两家在各自的思想发展过程中又是如何对佛教思想进行吸收的。这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启迪性和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永康市古丽中学创办于1997年,坐落在永康市区丽州北路。学校现有古丽高中、古丽初中、古丽小学、职高部(蓓蕾学校)、金色童年幼儿园等5个部7800余名师生员工,是一所教育层次完整
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职业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如何根据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运用多种方法,创设和谐的英语教学情景,师生互动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
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能源结构的调整是我国实现减碳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其中,我国风电发展迅猛,2011年底,装机容量为45GW,居世界第一位,但风电因稳定性较差往往并
体育大课间活动时间长,活动内容多,形式多样,练习强度大,它不仅可以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起调剂作用,而且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明显的实效。但目前大课间体育活动存在的诸多问题。我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35页的例2以及相对应的做一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正确的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通过数
<正>一《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大词典》)收"衣靠":"指武侠所穿的密扣紧袖束腰衣装。"例为:(1)到了二更时分,英雄换上夜行的衣靠。(《三侠五义》第12回)清《小五义》中也有
作为初中班主任老师,除了给学生传授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及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在带班过程中,我尝试着用不同的办法去
学习的过程在于思考,研究性学习能否取得期望的效果取决于教师能否真正的放开课堂,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放任学生充分地思考问题.如果教师无法完全放开课堂,不仅会阻碍学生的
在当今的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了。在教学实践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优越性越来越凸显,学生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交流能力、互助能力都在小组合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外部环境复杂多变、面临向改革要红利的背景下,如何提高烟草业物流整体水平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是烟草业发展关注重点。针对当前重庆烟草物流内在发展动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