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行程时间可靠性的交通可达性时空特征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y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居民出行、交通系统和土地利用的重要评价指标,交通可达性逐渐成为地理、规划、交通等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成熟,海量移动数据使得学者们从空间交互角度研究可达性问题成为可能。随着地理信息数据与交通领域的深度融合,可达性研究逐渐开始关注居民对于公共服务设施使用的便利程度,评估公共服务资源的分布现状,帮助政府在公共设施选址方面的投资决策,从而促进公平、高效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实现高品质交通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首先,选择北京市五环内地区作为本文的研究区域,将其按照不同方式进行空间划分以研究可达性的时空分布规律;之后说明了本文使用的数据及处理方法。其次,选择累计机会模型作为可达性的度量模型,研究了可达性的空间分布特征。结合GPS轨迹数据,提出了医疗可达性计算方法并研究了医疗可达性的分布规律。之后在案例部分,以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定点医院为例,分析了医疗资源的分布现状,研究了定点医院的覆盖面积、覆盖人口、人均医疗机会和整体医疗资源,并从时间变化的角度研究了定点医院可达性的时变特征。接着,建立了考虑可靠性约束的交通可达性度量模型,通过提取不同OD的历史行程时间并进行分布拟合,利用累积分布函数的反函数将时间约束转化为概率约束,从而将确定性可达性研究推广至不确定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可靠性变化对可达性时空分布和可达性公平性的影响,同时以北京市为例评价了居住服务设施的便利程度。最后,计算了基于累计机会和考虑可靠性约束两种可达性模型在医疗场景中的结果。从人口密度与医疗可达性匹配的角度出发,建立了基于灯光数据的人口密度估计模型,研究了不同情景下人口密度与医疗可达性的匹配程度。之后通过分析医疗可达性的空间聚合模式,研究了空间位置对不同场景下的医疗可达性的影响并分析了原因。研究结果表明,空间位置对可达性结果有显著影响,环路等主干路附近区域可达性水平更好。在四环以内的中心区,随着到市中心距离的增加,可达性水平逐渐降低但波动增大。在定点医院中,第五医学中心具有较为充足的医疗资源,普仁医院受时间变化影响最小。随着可靠性要求的提高,市中心区和工作日出行对可靠性变化更为敏感,可达性水平下降速度更快。但高可靠性有助于降低可达性空间差异,提高不同区域间的可达性公平性。对便利程度评价后发现,二环以内及靠近环路等主干路的区域,居民能够获得充足的机会,便利程度最好。
其他文献
货物重心偏离对行李车的运行安全性有很大的影响。行李车加挂在旅客列车上进行运输,要保证旅客的安全,就必须对行李车运输安全的限制条件进行明确的规定。用铁路车辆装运货物要求符合相关运输条件和技术规定,但目前缺乏适用于行李车的装载技术条件相关规定和文件。由于行李车车内行李间、转向架悬挂特性和技术性能等特点,《铁路货物装载加固规则》中的相关规定不能直接套用在行李车运输上。要进行现场试验,制定行李车装载技术条
在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等领域,相似性度量是衡量样本特征向量相似程度的最基本的方法。如何有效地利用先验信息学习一个好的相似性度量函数,已成为目前研究热点之一。当前,学者们已经提出了众多的度量学习算法,通过最小化类内距离、最大化类间距离学习度量矩阵。其中基于马氏距离的度量学习算法是最常用的。但在实际复杂的应用场景下,现有度量学习算法仍然存在缺乏全局信息和局部信息的融合,噪声环境下的不鲁棒等问题。针对这
无人驾驶汽车的横、纵向控制系统是保证无人汽车安全行驶的核心部分之一。不同于有人驾驶的汽车,无人汽车需要更先进的横、纵向控制算法来保障汽车能够准确跟踪决策规划模块给定的期望信号。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个无人驾驶汽车的横、纵向控制系统。主要工作及创新点如下:首先,过去大多数研究人员运用简化或者部分建模的方法来对汽车整车建模。不同于这种方法,将Carsim软件中的整车模型作为被控对象,更接近汽
Web2.0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信息交流平台,但也降低了谣言的传播成本,提高了谣言的传播速度,对于自动化的谣言检测算法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传统的按照时间序列组织划分谣言,再使用深度模型编码谣言的检测算法丢失了谣言的结构信息。最近的工作提出基于递归神经网络或图卷积网络等深度模型综合编码谣言的文本和结构,有效提升了谣言检测算法的性能。但当前的基于深度模型的谣言检测算法存在以下不足
目前,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的平稳发展态势,商品流通日益繁荣,运输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货物运输结构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城市规模的扩大及城市布局的调整对城市建设物资的需求量起到强大的拉动效应,为解决物资运输造成的环境污染、运输成本持续升高等问题,顺应国家“碳高峰、碳中和”的长期发展目标,各部门加大了对“公转铁”运输模式的推广力度,以城市建设物资为代表的大宗货物运输已被全国多地要求尽量采用“公转铁”的
轮轨黏着是铁路运输中的关键基础性科学问题之一,而轮轨接触界面良好的黏着状态是列车安全和高品质运行的根本保障。轮轨系统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遭受到各种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湿度、温度、水、风沙甚至铁氧化物,而所有的这些环境因素都会影响轮轨接触界面的黏着状态和损伤行为。本文综述了水、湿度、温度、风沙等自然环境因素对轮轨黏着特性影响规律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自然环境因素下轮轨界面铁氧化物特征,重点探讨了自然环
川藏铁路作为西藏自治区对外运输的主通道,对我国来说具有重大的国防意义和战略意义。川藏沿线“跨七江穿八山、六起六伏”,气候恶劣多变,面临电网条件极端薄弱,是世界上最艰难的工程之一。面对连续长大坡道,机车制动返送回牵引网极为丰富的再生制动能量将带来诸如电能质量下降、潮流冲击、能量浪费等一系列问题,加剧了川藏线牵引供电系统设计难度。因此,研究适用于川藏线薄弱电气化铁路再生制动能量利用方案有着重要的现实意
铁路道岔系统(Railway Turnout System,RTS)担负着引导列车转向行驶、确保列车平稳安全运行的重要任务,一旦出现故障就会极大程度影响运输效率甚至危及乘客生命安全。随着铁路运输网越织越密,保证道岔系统的高可靠性越发受到铁路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国内在日常维护工作上主要根据维修计划进行周期性保养,这种“计划修”模式无法根据道岔剩余使用寿命(Remaining Useful Life
随着开关电源应用场景的不断增多,开关电源的使用环境也日趋复杂,对于开关电源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关于出厂开关电源的检测通常采用多设备组合的检测方式,工作效率低,检测结果精度不高。本文根据开关电源检测标准,对开关电源高精度、高效率的检测方法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对开关电源检测系统的指标进行分析,确定了开关电源待测参数特征。针对检测精度的提高开展两个方面的研究:一个是对信号采集电路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