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中碘乙酸和碘仿的检测识别、遗传毒性和潜在致癌性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lzy90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碘系消毒副产物是饮用水消毒过程中新发现的一类未受控消毒副产物。原水碘离子含量高和氯胺消毒是形成碘系消毒副产物的重要直接因素。上海市地处长江入海口,水源水质易受咸潮影响,而且多数水厂以常规水处理工工艺(预氧化、混凝、沉淀、沙滤和消毒)生产饮用水,特殊的环境条件和所采用饮用水加工工艺易于形成碘系消毒副产物。尽管饮用水中碘系消毒副产物含量低至纳克,但毒性极大。有研究表明碘系消毒副产物比受控的消毒副产物具有更强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因此,本研究以上海市饮用水加工过程中代表性的碘系消毒副产物(碘乙酸和碘仿)的生成水平和影响因素为切入点,通过检测饮用水中碘乙酸和碘仿含量,了解人群碘乙酸和碘仿的暴露水平;利用四噻唑蓝试验、CCK-8试验、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细胞内γ-H2AX含量测定和胞质分裂阻滞法微核试验等系列组合实验研究碘乙酸和碘仿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特征及它们可能的作用机制;继而通过细胞恶性转化实验研究碘乙酸和碘仿的潜在致癌性及可能机制。研究结果将为今后上海市不同水源消毒副产物的过程控制,制水工艺的升级改进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也为碘乙酸和碘仿健康风险评价和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的研制奠定基础。第一部分上海市饮用水中碘乙酸和碘仿的检测识别1饮用水中氯、溴和碘离子检测方法的建立本研究在借鉴美国环保局推荐的300.1方法基础上,建立基于离子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氯和溴离子的检测方法;通过质谱对碘化衍生物进行精确定性,继而建立基于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水中碘离子的检测方法。离子色谱分析结果显示,氯离子和溴离子分离度良好,峰形对称,无拖尾,溶剂和杂质峰干扰少,整个色谱分析历时12 min。采用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氯离子与溴离子的方法线性范围分别为1~1000 mg/L和1~1000μg/L,确定系数均为0.999。平均加标回收率在89.7%~112.3%之间,精密度小于2.9%,氯离子和溴离子方法检出限分别为55.6和0.37μg/L。连续校准值为87.9%~113.2%,替代物响应值为93.2%~103.4%,平行双样测定的相对偏差在0.0%~8.0%。含碘物质经衍生化后,质谱鉴定发现碘离子衍生化后生成碘代丁酮存在2个同分异构体,即1-碘-2-丁酮和3-碘-2-丁酮。采用双毛细管柱定性分析显示,碘代丁酮分离度好,整个色谱分析历时19.33 min。选择响应值较高的3-碘-2-丁酮进行定量检测,方法线性范围为1~1001μg/L,确定系数r2=0.999;方法检出限为0.13μg/L;平均加标回收率为102.0%,相对标准偏差为5.1%,连续校准值在97.2%-108.8%,内标物响应值在92.00%-110.05%,平行双样测定的相对偏差在4.4%-11.6%。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氯、溴和碘离子的检测方法灵敏度高,定性定量准确,质量控制符合美国EPA检测方法的要求,适用于水中微量氯离子、溴离子和碘离子的分析。2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法测定饮用水中碘乙酸、碘仿、4种三卤甲烷和9种卤乙酸借鉴美国环保局推荐的检测方法551.1和552.3,经优化前处理和检测条件,建立基于双柱定性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法测定饮用水中碘乙酸、碘仿、4种三卤甲烷(氯仿、溴仿、二氯一溴甲烷、二溴一氯甲烷)和9种卤乙酸(氯乙酸、二氯乙酸、三氯乙酸、溴乙酸、二溴乙酸、三溴乙酸、二氯一溴乙酸、二溴一氯乙酸、溴氯乙酸)的检测方法。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法检测结果显示,碘乙酸、碘仿、4种三卤甲烷和9种卤乙酸分离度好,峰形对称,无拖尾,溶剂和杂质峰干扰少,基线平稳。碘仿和4种三卤甲烷整个色谱分离时间为40.67 min,而碘乙酸和9种卤乙酸整个色谱分离时间为23.50 mmin。采用内标工作曲线法定量,碘乙酸和碘仿的方法线性范围分别为0.01-2.5μg/L和0.05-5μg/L,4种三卤甲烷和9种卤乙酸的方法线性范围均为1-100μg/L,确定系数均大于0.994。碘乙酸、碘仿、4种三卤甲烷和9种卤乙酸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在93.5%-111.1%之问,精密度小于7.0%。碘乙酸和碘仿的方法检测限分别为6.2和17.7ng/L,4种三卤甲烷和9种卤乙酸的方法检测限为191.4-502.2 ng/L。碘乙酸、碘仿、4种三卤甲烷和9种卤乙酸的连续校准值在87.1%-114.0%,内标物平均响应值在85.2%-120.0%,替代物响应值在85.8%-116.5%,平行双样测定的相对偏差在0.1%-10.3%。改进后的碘乙酸、碘仿、4种三卤甲烷和9种卤乙酸测定方法分离度好、分析时间短、灵敏度高、准确度高、重现性好。仪器条件简单,可自动化批量处理,适合于普通实验室分析。3上海市饮用水中碘乙酸和碘仿的污染现状研究为了解上海市以长江和黄浦江为水源水厂各工艺环节水中碘乙酸和碘仿的水平,评价水源水质、生产工艺、消毒剂种类对碘乙酸和碘仿形成的影响,本研究以上海市中心城区13家水厂(11家水厂采用常规生产工艺,2家采用深度处理工艺)为对象,分别于枯水期和丰水期采集水厂不同工艺过程水样,测定水样的pH值、氨氮、可溶性有机碳、UV254、特征紫外吸光度、氯离子、溴离子、碘离子、碘乙酸、碘仿、4种三卤甲烷和9种卤乙酸的水平生成和变化情况。研究结果显示,黄浦江和长江水质呈弱碱性(pH=7.34),氨氮含量小于0.5 mg/L,有机物含量未见偏高,DOC、UV254和SUVA的中位数分别为6.00 mg/L、0.231/cm、3.90L/(mg·m)。黄浦江pH值稍低于长江,丰水期高于枯水期;丰水期黄浦江和长江的氨氮浓度相近,枯水期黄浦江的氨氮含量高于长江。黄浦江可溶性有机碳和UV254含量均高于长江,其中两江可溶性有机碳含量丰水期略高于枯水期,而两江UV254含量则是丰水期低于枯水期;黄浦江的特征紫外吸光度水平在丰水期稍高于长江,枯水期则低于长江;黄浦江氯、溴和碘离子高于长江,且丰水期低于枯水期。各水厂出厂水碘乙酸和碘仿含量在0.03~1.66μg/L。9种卤乙酸和4种三卤甲烷含量范围在0.28~63.74μg/L。以黄浦江为原水的水厂出厂水中碘乙酸和碘仿含量高于以长江为原水的水厂,而丰水期又低于枯水期。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H值与碘乙酸和碘仿的形成呈负相关,碘仿的形成还与UV254和碘离子水平呈正相关。氯胺预氧化较臭氧产生更多的碘乙酸和碘仿,浓度范围在0.2~1.7μg/L,而与液氯预氧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水厂生产工艺对水质pH值、氨氮、可溶性有机碳、氯离子、溴离子浓度影响不大,但UV254、特征紫外吸光度水平明显下降。常规生产工艺水厂的出厂水中碘离子浓度明显下降。未在原水中发现碘乙酸和碘仿,但各水厂出厂水均检出碘乙酸和碘仿。常规生产工艺可形成碘乙酸、碘仿、9种卤乙酸和4种三卤甲烷;深度处理工艺在活性炭工艺前均未检出碘乙酸和碘仿,但可检出微量9种卤乙酸和4种三卤甲烷。上述结果表明上海市主城区各水厂的出厂水中均检出碘乙酸和碘仿,含量处于纳克至微克水平。低pH值、高有机物、高碘离子及以氯胺预氧化有利于形成碘乙酸和碘仿。常规和深度处理工艺对水质pH值、氨氮、可溶性有机碳、氯离子和溴离子影响不大,不能有效去除饮用水加工过程生成的碘乙酸和碘仿。第二部分碘乙酸和碘仿的细胞毒性研究采用一组不同细胞毒性终点的试验研究碘乙酸和碘仿的细胞毒性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分别以不同剂量的碘乙酸和碘仿对NIH/3T3细胞染毒72 h后,以四噻唑蓝试验测定碘乙酸对NIH/3T3细胞增殖和线粒体损伤的影响,以CCK-8试验测定碘仿对NIH/3T3细胞增殖和线粒体损伤的影响;并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的变化;测定碘乙酸和碘仿对细胞乳酸脱氢酶、ATP、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的影响;以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和凋亡的改变。研究结果显示,碘乙酸和碘仿染毒72 h后可导致NIH/3T3细胞存活率下降,呈剂量-反应关系;碘乙酸的细胞毒性分别比溴乙酸和氯乙酸强2、218倍,碘仿的细胞毒性比溴仿强81倍。碘乙酸和碘仿染毒72 h后,光镜下观察到细胞增殖受抑制,出现细胞凋亡或坏死现象;还可引起细胞外乳酸脱氢酶含量上升和细胞内ATP含量下降(P<0.05),并呈剂量-反应关系;对细胞内还原型谷胱肽无明显影响(P>0.05)。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碘乙酸和碘仿可分别导致细胞凋亡和坏死比例增多,碘乙酸可使细胞出现S期阻滞,而碘仿则使细胞出现G2/M期阻滞。研究结果表明,碘乙酸和碘仿产生细胞毒性可能与线粒体损伤、ATP耗竭和胞膜损伤有关。线粒体途径可能是碘乙酸和碘仿致细胞死亡的机制之一。而碘乙酸和碘仿致细胞周期阻滞提示碘乙酸和碘仿可损伤细胞DNA。第三部分碘乙酸和碘仿的遗传毒性研究应用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细胞内γ-H2AX含量测定和胞质分裂阻滞法微核试验评价碘乙酸和碘仿的遗传毒性。分别以不同剂量的碘乙酸和碘仿对鼠伤寒沙门氏菌TA100和TA98菌株进行染毒,其中碘乙酸采用非预培养法和预培养法,碘仿采用非预培养法,均培养48 h后计数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变菌落数。先通过NIH/3T3细胞生长曲线确定碘乙酸和碘仿的染毒时间,再以CCK-8试验明确碘乙酸和碘仿的染毒剂量,最后采用胞质分裂阻滞法微核试验测定不同剂量碘乙酸和碘仿染毒40 h后诱导细胞微核形成数。先以CCK-8试验确定碘乙酸和碘仿染毒24 h后的染毒剂量,继而以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剂量碘乙酸和碘仿染毒24 h后NIH/3T3细胞γ-H2AX表达量。结果显示,碘乙酸在加或不加S9条件下均未能诱导鼠伤寒沙门氏菌TA100和TA98回复菌落数显著增加;碘仿在加或不加S9条件下均可诱导鼠伤寒沙门氏菌TA100和TA98回复菌落数显著增加。碘乙酸可引起NIH/3T3细胞γ-H2AX含量增加,并呈剂量-反应关系;碘仿能引起NIH/3T3细胞γ-H2AX含量增加,但未见剂量-反应关系。碘乙酸和碘仿均未能引起NIH/3T3细胞微核形成率增加。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微核试验和γ-H2AX含量测定试验表明碘乙酸和碘仿为可疑遗传毒物。第四部分碘乙酸和碘仿的潜在致癌性研究应用体外细胞恶性转化试验研究碘乙酸和碘仿的潜在致癌性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先通过细胞克隆形成试验确定细胞恶性转化试验的染毒剂量,然后以不同剂量的碘乙酸和碘仿对NIH/3T3细胞染毒72 h后继续培养10天,观察细胞转化灶形成数。继而以伴刀豆蛋白A凝集试验、软琼脂试验和裸鼠成瘤试验验证转化细胞的恶变情况,并以流式细胞仪分析恶性转化后细胞的周期变化,以免疫细胞化学试验分析恶性转化后细胞p53蛋白表达情况。研究结果显示,碘乙酸可诱导NIH/3T3细胞发生恶性转化,转化细胞能引起伴刀豆蛋白A凝集,可在软琼脂中形成克隆,并能在裸鼠皮下形成肿瘤,肿瘤组织学检查表明所形成肿瘤为分化程度较低的纤维肉瘤。细胞周期分析显示转化细胞出现G0/1期阻滞,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下降。免疫细胞化学分析显示p53蛋白表达未见增强。而碘仿在体外NIH/3T3细胞恶性转化试验中呈阴性。体外细胞恶性转化试验表明碘乙酸具有潜在致癌性,而未观察到碘仿具有潜在致癌性。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效果。方法该组研究纳入在该院治疗的8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入选时间自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将其按照随机抽样方法分成两组
评估土壤呼吸及其组分对增温等全球变化的响应对于预测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至关重要。利用红外线辐射加热器(Infrared heater)装置在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设置增温和刈割野外控制实验。通过测定2018年生长季(5—9月)土壤呼吸和异养呼吸,探究增温和刈割对土壤呼吸及其组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单独增温使土壤呼吸显著增加31.65%(P0.05...
体验体现了现代哲学的基本精神:融合主客二分的传统模式,反对主体与客体的分离与对立。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对事物的认识不应该是主客剥离的,而应该是完整性的、整体性的。对于
2010年至2012年西南地区连续三年干旱,农村饮水困难问题凸显。安全健康的饮用水关系到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在我国这样旱灾频发,农村人口众多的国家,保障农村饮用水安
学风指的是学习风气,含义是学习者形成的长时间稳定的精神倾向、心理特征、外在表现,是求知目的、治学态度、认识方法的进一步总结,而高校学风建设关系到学校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质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历史机遇期,把握好这一黄金时期的重点在于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农地改革过程中的“农地流转”潮流为兵团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带
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定不移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更加积极稳妥地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对外开放中不断提高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
低压配电柜的正常运行对配电网的稳定性和合理供电提供了保障,在实际运行期间,相关人员要针对其存在的问题为其提供合理的防范措施,并在日常工作中进行维护,从而保证其安全性
本文主要从沥青路面施工方面分析了路面产生不平整的原因,并提出了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介绍了在辽宁省滨海公路防护中引入的一种新型景观防护-栅栏板的综合设计思路,并且介绍了其选型及在北方寒冷地区使用中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项目2008年建成后,成为当地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