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乔治·赫伯特诗集中巴洛克式圣殿符号的表征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liaoaia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十七世纪玄学派代表诗人乔治·赫伯特(George Herbert,1593-1633)被誉为“圣殿的甜蜜歌者”。他的诗集《圣殿》于1633年出版后赢得了当时各界人士的广泛赞誉,其虔诚的宗教思想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纵观国内外研究现状,到目前为止尚未有人从符号学的角度对赫伯特诗歌进行研究。本文将尝试探究赫伯特笔下的巴洛克式圣殿这一符号的表征形态。  诗集《圣殿》以丰富的诗歌符号表征构筑起一座具有强烈巴洛克风格的圣殿。“符号被认为是携带意义的感知”,而且它对客观世界的表征是一对多的关系。本文从现实、艺术和精神三个维度探讨巴洛克式圣殿符号的图像特性、修辞特性和象征特性在赫伯特诗集中呈现的表征:教堂图像、“戏剧性舞台”和“心灵圣所”。  本论文第一章探讨诗集《圣殿》中巴洛克式圣殿符号的图像特性的表征,即赫伯特笔下的教堂图像。《圣殿》中所描写的教堂外观自由奔放,线条曲折多变,给人一种变换无穷的动态感受,加之教堂内各种各样的装饰物和艺术品,更充分地展示了教堂的不规则和华丽的特点。第二章则探析诗集《圣殿》中巴洛克式圣殿符号的修辞特性的表征,即“戏剧性舞台”。戏剧性舞台因其光影的明暗对比所引发的虚幻感使之具有巴洛克式风格,说话者与上帝的动态关系通过戏剧性独白也展示了巴洛克式圣殿的张力。第三章探究诗集《圣殿》中巴洛克式圣殿符号的象征特性的表征,即“心灵圣所”。该圣殿具有强烈的巴洛克式风格,它如同一个充满矛盾和迷茫的精神樊笼,也像一个实现了精神自由的虚幻乐园。  全文通过对巴洛克式圣殿符号表征形态的分析,展示了赫伯特诗集的巴洛克特点,呈现了赫伯特内心的矛盾与迷茫和他对改善社会现状的希冀。他诗歌中巴洛克式圣殿符号就在自己矛盾对立又兼容的思想意识支持之下呈现出独特的形态,他苦苦追寻,最后在精神中寻求到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稳定和安宁的乐园,并且倡导人们过有品性的生活,从而实现了他自己的理想。
其他文献
该文在中西方研究意象理论的基础上从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的角度提出意象理论在翻译过程中的必然性及重要性.通过比较中外学者关于意象的不同解释,以及中国古代文论中关于意
被誉为"英语界的契诃夫"的凯瑟琳·曼斯菲尔德(1888---1923)是20世纪初活跃于英国文坛的女短篇小说家,与劳伦斯、活尔夫和乔伊斯同时代,是现代派文学的先驱.和契诃夫一样,她
在国外,众多研究者对来自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学习者所作的大量实验已证明,无论是从认知和非认知的角度讲,合作学习法都优于个体学习法及竞争学习法.然而,在中国则很少有对合
翻译始终都受到三种因素的操纵:诗学、译者或当代的意识形态和赞助人.诗学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指文学技巧、文类、主题、人物、环境和象征,另一方面是指文学的社会角色.前者
报道了利用声发射技术研究修整参数与砂轮锐抻度之间的关系,并对天然单晶金刚石修整器与人造单晶金刚石修整器(等宽度修整工具)进行了比较。
众所周知,张爱玲是中国二十世纪文坛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女作家之一。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张爱玲也是一位出色的中英双语作家和翻译家。张爱玲一生进行
地下管道长距离顶管工程施工中,顶管管道局部隆起失稳会对工程质量造成严重危害.通过受力分析,研究长距离顶管管道局部隆起失稳的原因,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介绍预防和消除顶
《权利与荣耀》是格雷厄姆·格林最具影响力的小说之一,也是他的四大宗教小说之一。该作品在学术界饱受批评与争议,却无疑的成为了二十世纪最受欢迎的小说之一。本文以热拉尔·
作为一名黑人作家,活克肩负着强烈的历史使命,她将犀利的目光投向许多至今仍困扰美国社会的重大问题,比如黑人问题、妇女问题、宗教问题、同性恋问题以及非洲的殖民地问题.同
该文通过对英汉对比修辞假设的进一步验证,探讨影响中国EFL学生英语作文语篇模式的因素,以丰富作者对英语写作领域的认识并试图讨论该研究在中国英语写作教学中的理论意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