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理论视角下葛浩文《呼兰河传》的英译研究

来源 :西安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rise6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呼兰河传》是中国近现代著名女作家萧红的一部长篇小说。该小说描绘了东北边陲小镇呼兰河的风土人情,勾勒出了一幅幅多彩的风土画,包含了大量中国东北地区的文化信息。翻译难度不可小觑。而该书译者葛浩文被称为"公认的中国现当代文学首席翻译家",他的翻译严谨而讲究,在英美读者中很成功地传播了中国文化。近几年学术界对葛浩文译作的研究大多集中于莫言作品,本文对萧红《呼兰河传》英译本的研究能为葛浩文译作研究探索新的视角,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学的对外传播,促进文化交流。20世纪70年代翻译研究出现了 "文化转向",开始将翻译放在更加广阔的社会文化语境中考量。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就是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中的代表性理论。该理论认为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必然受到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的影响而对原文做出"不忠实"的改写。按照这一理论,翻译的过程就是译者出于特定目的而对原文的具体操纵过程。本文以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呼兰河传》及其英译本为蓝本,具体分析和研究葛浩文对原文本的操纵、改写,并总结其翻译策略。通过对原作和译作的对比分析和研究,笔者收集到葛浩文译本对原文的改写语料达75条,并筛选出典型且新颖的语料作为目标语料,根据改写理论的三要素将其分为三类:意识形态操纵下的改写、诗学方面的改写和赞助人造成译者的改写。意识形态操纵下的改写,主要分为宗教信仰、民俗和其他文化因素三个方面的体现。在诗学方面,笔者将其剖析为词汇、句子、篇章三个层面具体分析。而赞助人方面则主要体现在教育机构及出版社对译者的操纵上。论文采用对比分析法、描述法、归纳法等对这些语料进行分析、研究,重点研究了葛浩文是如何对原文进行改写,包括:改写的体现,改写的原因及改写的好处,并对其翻译策略进行了总结。研究发现,第一,葛浩文在翻译呼兰河传的过程中主要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在宏观和微观上对原文进行改写和调整。第二,他主要通过替换、删译、增译、意译、直译加注、合并段落等翻译方法使译文做到以目标读者为中心,从而使西方读者能够很好地接受译文。第三,本研究还发现,尽管葛浩文对《呼兰河传》的翻译取得了成功,但其译文中仍存在有部分文化负载词的不恰当翻译的现象,主要体现为部分物质名词及习语的改写缺乏和改写不当,对于英美读者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了障碍,本文也对造成误译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尝试对误译提出建议或修改办法。
其他文献
随着企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企业当中使用的机械也越来越多,这些机械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很好地帮助企业完成日常的制造、维护和维修任务。但是,这些机械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存
中国近代教会建筑的适应性策略是以西方建筑的空间模式、构图法则和建筑技术为基础,融合中国传统建筑语汇,使建筑形态呈现中西混合的特征。但在推广过程中,由于面向对象和拓
语文教学要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紧跟现代化潮流。对于中专语文课堂教学来说,教学现代化主要侧重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方面。而且就目前来看,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毛泽东意识形态建设思想深受中外优秀文化成果的影响,是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建国后,毛泽东一方面高度重视对旧社会意识形态的
高中语文教学中引入外国文学作品是比较困难的,由于学生本身对外国文学的学习动机就不强,再加上高考对外国文学作品的考察并不是重点,导致学生在学习外国文学的过程中常常没有兴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期刊
作为一个一线教学的中职语文教师,我们的任务不仅是教书,更是育人。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社会对中职学生教育问题和质量的关注度不断地增强。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大多数学
在现代的社会,汉语教学工作在整个学校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也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反应一个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标志。文章中主要结合一些教学人士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