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辛格的圣事性教会学浅析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wei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有人想要了解若瑟·拉辛格(Joseph Ratzinger)——天主教现任教宗本笃十六世(Pope BenedictⅩⅥ)——这位神学家的思想,而不去研究他的教会学,无疑是一个不明智的选择。通常人们称他的教会学为“共融的教会学”,因为拉辛格自己也乐于这么叫,并且致力于在梵二会议后的天主教会内普及这种“共融教会学”。本文之所以对其冠以“圣事性”的称谓,是由于这共融教会学的根本即在于:拉辛格是从“圣事”的角度来理解教会的。所以从本质上讲,拉辛格的“共融教会学”就是一种“圣事性的教会学”。圣事是天主教会特有的一种宗教礼仪标记。从圣事的角度来理解教会也是早已有之。它表明教会自初就认识到自身架构中包含着两种因素:有形可见的外在制度与无形内在的神恩,即教会中有着恩宠与制度并存的张力。梵二会议称“教会在基督内好像一件圣事”,但同时又借用圣经中的教会学概念,说教会是“基督奥体”和“天主子民”等。拉辛格教会学的核心是:教会是天主的子民,严格意义上说,是围绕圣体圣事的天主子民,他们因为“基督的身体”而联合在一起,特别是在以“基督奥体”为中心的圣体圣事礼仪中。他将圣体圣事置于教会的中心,因此强调教会的圣事性以及在圣体圣事中的共融。通过回顾并概述历史上的教会学,本文以“基督奥体”和“天主子民”的教会观为线索,考察到了拉辛格的时代,教会观的发展状况以及他为何一直强调要从圣事的角度来理解教会;他是如何诠释并回应这两种观点的,他又是如何将天主子民与基督奥体的教会学观念,整合在了视教会为一件圣事的共融教会学中的,提倡一种圣事性的共融教会学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我们知道,教会观的发展是特定时代教会对于自身认识的反映,因此本文也希望更多的结合时代背景及拉辛格个人经历,同时根据其主要神学作品,最终勾勒出他的基本教会学思想以及他对当代天主教会的影响,进而期望从中发现一些对于中国天主教会未来发展建设性的意见。
其他文献
本文以1665-1666年的伦敦大瘟疫为研究对象,力图从疾病史的角度揭示伦敦大瘟疫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以及社会对传染病的处理。本文属于疾病史研究领域,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借鉴
德日进,既是一名科学家,也是一位耶稣会神父。他以这样的身份,在科学和宗教的激荡中,尤其在进化论和基督信仰之间摸索前进。最终,在两者间他找到了一种最高的综合,而这个综合
新时代,媒体融合发展变化深刻,但战争年代《关中报》给我们留下的办报经验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本文回顾了《关中报》的办报历程、办报经验,认为其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
目前,移动流媒体系统存在网络链路不稳定,带宽有限,移动终端呈现微课视频的高时延,数据缓冲频繁,用户体验差等问题,提出了动态码率自适应的微课移动流媒体系统.详细分析了构
把儿童思维成人化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常见现象,很多教师总爱站在成人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这是导致小学生害怕学习数学的主要原因.教师应该注意成人与儿童的思维差异,防止
权利只有在一定的体系框架内受到承认并被给予保护才能称之为权利,知识产权亦是如此。不论是几百年前由君主个人、封建国家或者代表君主的地方官授予的特权保护,还是现在通过
随着全球电子商务经济的发展,电子商务给世界各国经济带来一片繁荣,同时,也带来了税收问题。由于电子商务交易具有隐蔽性、虚拟交易性以及无国界电子支付等特点,它对现行税收
以声波测井及地震勘探所得速度谱资料为基础,通过泥岩压实研究,探索研究区流体古压力相对分布及其与已知含油性间的关系。进而为预测有利远景区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对研究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其中一半以上是跨国民族或跨界民族。民族,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受到各界学者的关注。宗教作为客观存在,与人类文化的各个层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目前,以清洁能源和智能电网为特征的新一轮能源变革正在全球范围内推进,输电线路的智能巡检与缺陷检测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十一五”期间,直升机巡检输电线路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