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汽车广告多模态隐喻对比研究

来源 :广州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fdc10272676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言认知研究领域,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类基本的认知方式或思维方式。按照语言认知研究的基本观点,人的思维与行为从本质上来说都是隐喻性的。其次,隐喻的表现形式也不只是语言,还可以通过图像、手势、声音、音乐、味道、气味和触觉等多种模态得以表征。在多模态隐喻中,各种视觉、听觉和语言元素在识别的过程中作用不尽相同,但相互协同,相得益彰。汽车广告作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的表达形式,它借助于文字、图片乃至声音等多种模态来传递信息,汽车广告也处处体现出隐喻概念这一认知方式。广告研究是对已有广告进行的一种举例、分析从而得出有助于提高广告质量和效果的研究活动。汽车是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交通工具,同时也是身份、地位、价值观乃至民族文化的象征。在现代社会中,汽车广告层出不穷、异彩纷呈,已成为广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平面汽车广告多出现在报纸、杂志等媒介中,一般由图片和文字两种表达方式构成,两种模态有机融合共同起到对汽车品牌的宣传作用。学界已有大量针对汽车广告的研究,但过往研究大多为对汽车广告的创意、语言特点、翻译技巧等维度的阐释,有关于中英文汽车平面广告的对比分析则相对较少。本研究基于过往汽车广告研究的不足旨在探索中英汽车广告研究中多模态概念隐喻表征异同及其原因。研究问题包括:(1)中英文汽车平面广告各自具有哪些多模态概念隐喻的特点?(2)中英文汽车平面广告模态倾向有何共性与差异?原因是什么?研究采用抽样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首先对收集的100多篇中英汽车广告按质量、人文关怀、身份地位、独特风格和文化传承等类型进行统计从而确定对比分析的对象,然后结合多模态概念隐喻理论对比分析中英汽车广告的模态倾向和从语言特色、艺术表现手法和中西文化、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等维度探讨中英汽车广告的模态倾向异同的原因。本研究对汽车广告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均有一定的创新和突破,具体体现在:一是为平面汽车广告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途径,即不是先前的单向度图片分析或语言分析,而是基于两者融合的综合分析;二是能够提高消费者对汽车平面广告的多模态识读能力,从而全面客观地理解中英汽车平面广告的异同以及其产生的原因;三是有助于汽车平面广告设计者了解和借鉴汽车平面广告设计的先进经验,增强汽车广告多模态设计理念和能力,从而促进汽车产业的发展。
其他文献
现代化高新技术与机械加工的相互交融,打破了以往的机械加工作业的狭小格局,使机械加工作业在绿色环保理念的推动下实现了进一步发展。基于此,文章以机械加工的发展现状为基
在好的艺术作品中,画面最吸引人的往往是画家绘画情感的语言体现,在作品中加入自身的理念精神或者情感表现是水彩创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对情感内涵的定义说明情感对
目的探讨经颅磁刺激联合功能性肌力训练对脑瘫患儿认知功能和运动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于舟山普陀医院康复医学科治疗的64例脑瘫患儿作为观察对象,
以延安北连接线黄土滑坡为例,通过现场实地地质调查、地质分析以及模型试验的方法对滑坡的孕育、发展变形机制进行分析,其中模型试验分不同阶段开挖、注水的方式来模拟现实情
汽车主销的定位参数是影响汽车操稳性能的重要参数。本文通过建立了某型汽车的麦弗逊悬架模型,然后通过K&C仿真试验实现对于汽车转向过程的仿真,得出在汽车转向过程中主销定
本文是一篇翻译实践报告,翻译项目节选了美国当代著名女作家苏·蒙克·基德的女性主义小说《翅膀的发明》第一章。该小说讲述的是美国十九世纪早期,生活在南方的女主人萨拉小
1994年7、8两月,《经济日报》唱了一台大戏。 从7月11日到8月20日,《经济日报》连篇累牍,不惜用重头版面,开展了“市场经济能不讲信誉吗”的连续报道,从开篇江西省物资工贸
<正>戴德英教授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医妇科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40余年,善治妇科各类疑难杂症。戴教授提出"活血化瘀"应为妇科基
摘要:运用激光雷达方程和Fernald方法,对西藏那曲地区和北京地区对流层气溶胶的微脉冲激光雷达(MPL)探测数据进行时空反演和比较,结果表明:气溶胶散射比廓线有着较为相似的结构分布
<正>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有这样一种说法:"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对养生具有现实意义。【病邪像贼乘虚而入】唐代医学家王冰注解说:"邪乘虚入,是谓虚邪。窃害中和,谓之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