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正在大规模进行新民居建设,随着范围的不断扩大,农村新民居建设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在这一社会背景下研究农村居民对新民居建设的满意度,是十分有必要的。新民居建设目的就是要改善农村居民的住房质量,缩小城乡居民的住房差距。在新民居建设中农民扮演主要的角色,因此新民居建设是否合乎他们的需求是其生活水平提高与否的重要方面,其结果与新民居建设的成效密切相关。因此本文采取问卷调查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访谈,通过对获取数据的描述性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深入探讨居民对新民居建设的满意度。从理论角度看,这有利于丰富现有关于住房满意度的研究,从实践角度看,这不仅为我国新民居建设提供指导,也有利于提高我国农村居民的住房保障水平。首先,基于改善农村居民住房质量,缩小城乡居民住房差距这一社会热点,以及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如火如荼的正在开展的新民居建设,本文拟定所要研究的方向,提出所要研究的问题,并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查找和整理,对住房满意度进行了梳理,了解住房满意度概念、测量以及现有研究成果。其次,根据自身的研究方向以及文献资料,运用相关统计工具,并编制了调查问卷。最后,通过对实地调查所获取数据与资料的整理、分析,从中发现当前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通过研究发现:一是农村居民的个体特征影响居民对于新民居建设的满意度,如性别、年龄、职业、家庭人均年收入、身份、是否是党员及受教育程度;二是原有住宅特征影响住户对新民居建设的满意度情况,如原有住宅的房屋面积、原有住宅宅基地面积、原有住宅花费、原有住宅的房间数以及原有住宅的居住时间会影响居民对新民居建设的整体满意度;三是住户对新民居的满意度影响住户对新民居建设的整体满意度,本文将其划分为三个维度,即新民居的满意度、经济利益的满意度、环境建设的满意度。其中第一个维度又包括对新民居宅基地面积、新民居的住宅形式、新民居生活便利程度、新民居内部结构设计四方面的满意度;第二维度包括住户对新民居花费、政府利益补偿多少的两方面的满意度;第三个维度包括住户对新民居环境建设的满意度、交通是否便捷的满意度两方面。根据研究结果,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居民对新民居建设的整体满意度:第一,结合农村生活特点设计新民居房,满足住户需求应;第二,经济方面,多方面筹集新民居建设资金,减轻农民购房负担,包括村民自筹资金、地方财政支持、金融机构投入、促进企业发展;第三,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丰富居民文体活动、强化新民居社区医疗服务、完善公共基础设施;第四,完善新民居建筑质量标准体系及质量监督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