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藻降解过程及其对沉积物中锰释放的作用机理研究

来源 :安徽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t920997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人类活动加剧,湖泊富营养化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全球共同面对的重大环境问题。巢湖西半湖蓝藻聚集生长,是水华频繁爆发的重灾区,本文以巢湖西北部蓝藻及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分析野外样品的理化参数特征;通过室内模拟实验,深入研究光照、氧气及微生物作用对蓝藻衰亡降解过程中营养盐释放影响;通过提取藻源有机质(A-DOM)并置于UV-A、UV-C紫外灯光照及避光三种降解条件下,研究其组分与分子量的变化特征;通过蓝藻-湖水-沉积物三相实验体系,分析蓝藻降解对沉积物中重金属锰释放的影响,主要研究成果如下:室内模拟蓝藻降解实验结果表明:蓝藻在光照有氧组经历生长、衰亡和降解过程,避光缺氧组经历衰亡和降解过程。实验初期蓝藻内易溶物质的迅速洗脱过程造成各组营养盐增高,其中光照有氧组在实验1d-15d氮磷浓度变化不大,避光缺氧组氮磷浓度短期内达到最大值,且总溶解态磷(TDP)的增长速率高达0.21mg/(L·d),总溶解态氮(TDN)的增长速率高达0.619mg/(L·d),TDP中PO43--P与TDN中NH4+-N的所占比例较高。同等实验条件下原状湖水为浸泡源的分组降解更快,可能是由于微生物加快降解的速度,并促使颗粒态营养盐向溶解无机态转化。实验后期,总溶解态氮磷含量下降可能是由于藻降解体共沉降作用。蓝藻避光降解过程中氮磷指标与pH和DO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说明蓝藻降解过程显著改变了水体环境。通过三维荧光光谱(3D-EEM)结合平行因子(PARAFAC)法研究了A-DOM降解特征,PARAFAC模型识别分析得到了4种荧光组分:类蛋白组分C1(225,280/345nm)与C2(230,275/310nm),类腐殖质组分C3(275,365/445nm)与C4(320/400nm)。A-DOM降解实验时长为168h,三种实验方案下FDOM(组分荧光强度之和)与DOC(A-DOM浓度)降解率表现为UV-C>UV-A>避光。紫外-可见特征参数表明,UV-A、UV-C光照下A-DOM含量(DOC)、腐殖化程度(SUVA254)及分子量(E2/E3)均降低,说明A-DOM被光降解,避光组SUVA254持小幅度上升,说明微生物降解可能导致有机质的腐殖化程度增高。DOC、FDOMmax与光谱特征参数存在相关性(P<0.05),是指示A-DOM降解行为的有效指标。光降解动力学表明UV-A、UV-C照射下各组分半衰期有所差异,与组分荧光强度的降幅差异具有一致性。通过膜平衡渗透实验研究A-DOM降解过程分子量变化特征,UV-A与UV-C组大分子比例相较于初始样品下降,避光组大分子比例有所上升,与特征参数E2/E3,SUVA254的变化具有一致性。环境因子对沉积物中锰释放实验表明缺氧及pH值呈酸性可促进锰释放,添加A-DOM对沉积物中锰的释放会造成影响。室内模拟蓝藻-湖水-沉积物三相体系表明,以不添加藻为对照,蓝藻存在改变了水体环境的DO、pH及ORP(氧化还原电位),藻残体下沉到沉积物表面增加了有机质含量并改变沉积环境,促进沉积物中锰的释放,蓝藻及其残体对上覆水中锰有吸附作用,并随腐殖化进程中藻细胞结构变化而改变,进而影响水体锰的迁移转化。
其他文献
<正>市场上的手机异彩纷呈,宣传手机的文章更是汗牛充栋。今天,智能手机的发展已经遇到瓶颈,表现在市场上就是产品的同质化问题严重。从全球市场来看,苹果、三星依然是市场的
改订新约运动是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在外交上的重大举措,它不仅仅是维护中国主权完整、巩固新生政权的需要,同时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它是自清王朝与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
<正>内容推荐本书收集了魏建平律师担任辩护人的12个典型刑事案例,通过对案情、法院判决、辩护词等整个案件的梳理,结合辩护律师的感悟成书。通过对不同的刑事案件,从不同的
期刊
作战节点与连接关系描述是描述C^4ISR体系结构的基本产品。从战争系统的层次结构着手,探讨庞大C^4ISR系统作战使命的层次性,研究作战节点的层次性。分析并提出两类功能分解——
目的 探讨微波透热对宫颈癌放疗后的下肢淋巴回流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 3 8例下肢淋巴回流障碍的病人分为热疗组与综合治疗组 ,同期配对分析 ,配对条件为年龄及临床分级
<正>在种植花卉、蔬菜或其他经济作物时,人们用玻璃或透明薄膜做成育花房或者塑料大棚,使阳光照射入室,加热内部空气,又不让里面热空气向外散发,使
非营利性组织在提供公共产品,完善社会保障,增加就业岗位以及公共事业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微媒体的广泛运用使得非营利性组织的形象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微传播背景
本文首先从彼得?德鲁克毕生所思考的两个问题:一是如何使得企业管理井然有序,也就是规范的问题;二是如何使得管理人员的管理富有成效,也就是绩效的问题,引出企业管理中这两个
多元智能理论自引入我国以来,就因为其与素质教育的理念的惊人吻合,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多元智能热”在中国历经20年不衰,也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对于多元智能理论
大自然不仅孕育了人类,而且是人类反思自我的精神家园。中国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天人合一”,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注重对自然规律的积极探索。语文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