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学者们运用传统地质理论和方法进行的我国北方晚更新世河湖相标准地层-萨拉乌苏地层第四纪研究取得了一些共识,但在年代归属、沉积环境及沉积机理等方面仍然存在着分歧,研究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者们运用传统地质理论和方法进行的我国北方晚更新世河湖相标准地层-萨拉乌苏地层第四纪研究取得了一些共识,但在年代归属、沉积环境及沉积机理等方面仍然存在着分歧,研究程度还很不够。随着古地磁学及其分支学科的发展和成熟,以及在一些古人类遗址研究中的成功运用,对萨拉乌苏地层进行系统的地磁学研究,从磁学的角度提供一些年代归属、地层划分与对比、古环境、古气候方面的成果,对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印证或检验,为研究的焦点问题提供古地磁学依据很有必要。 本文进行的系统古地磁学研究表明,萨拉乌苏剖面具有如下磁学特征:磁化率值相对较高而其曲线整体波动不大;携带的主要磁性矿物为磁铁矿;磁化率椭球体为压扁状,磁面理发育;磁化率各向异性不明显;天然剩磁在赤平投影图上聚集度较好,偏角平均9.4°,倾角平均42°,都集中在北半球,与现在地磁场方向基本一致;Q值的低高低变化和氧同位素冷暖冷变化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I3均为正值,平均82°,没有极性变化,表示最小磁化率轴的点比较集中地落在了投影圆的中心,表明最小磁化率轴与沉积面近垂直,最大磁化率轴分布均匀;交变退磁结果显示,大多数样品只有一个古地磁分量;作者运用古地磁学理论分析这些磁学特征后认为:萨拉乌苏沉积物是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形成,属河湖相,其沉积环境相对稳定,测得的天然剩磁基本指示了当时地磁场的方向。分析Q曲线与氧同位素曲线的一致性以及以上研究结果,包含萨拉乌苏地层的这套沉积物的沉积时代为:顶部湖沼相沉积物:全新世;上部具交错层理的细砂:晚更新世晚期;中部粉砂质粘土:晚更新世中期至早期;下部粘土质粉砂:中更新世晚期。萨拉乌苏动物群的脊椎动物化石及石器发现于距河床6-10米的底层位,应形成于倒数第二次冰期,初步断定其年代范围在13-19万年之间,属中更新世晚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其他文献
巨厚层土中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的荷载承载性状一直是工程界的一大热点问题。超长桩已在工程中大量的被使用,尤其是在巨厚层土中,如我国上海及沿海其他城市。因其地层大都为第
近场声全息(NAH)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有效而快捷的声源重建和声场可视化技术。该技术对振动和噪声辐射特性研究、噪声源的识别与定位等都有重要作用,它有助于对结构振动、噪声进行有效控制,在工程上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基于空间声场变换(STSF)的算法是NAH技术中提出最早、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算法。本文在简要回顾NAH技术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基于STSF的NAH技术基本原理
本文以比较沉积学和沉积动力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岩心描述、野外扇体观测、水槽模拟实验以及测井、地震资料分析,对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下第三系砂砾岩体的沉积相类型、空间展布
转矩、转速和功率的测量是各种机械产品的研究开发、测试分析、质量检验、安全和优化控制等工作中所必不可少的内容。通过测量机械设备的转矩、转速、功率,可以分析和研究零件、机构的受力状况和某些物理现象的机理。因此,它对发展设计理论,保证安全运行及实现自动检测、自动控制都有重要作用。从转矩测量的国内外发展现状来看,现有的高精度转矩传感器结构复杂,实现高速情况下的转矩测量难度较高。本文提出一种结构简单、适用于
本文从建立油田注采方程和注采方程在稠油井蒸汽吞吐、稠油井蒸汽驱、聚合物驱中的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油田注采管理方法和油田注采规律的探索,并在油田注采生产中进行了实践
秦巴山区横贯中国中部,为中国南北地理及气候的分水岭。区内山势险峻,沟壑纵横,在长期的地质历史时期中形成了复杂的地质结构与丰富多变的岩土体类型,同时,在强烈的构造运动
瑞雷面波勘探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浅层地震勘探方法,广泛应用于工程勘探、岩土工程以及地基评估等方面。其主要思想是利用瑞雷波的频散特性来反映浅层地质问题。根据激振方
论文结合我国陆相油藏地质开发特点,以东部复杂断块油藏为对象,进行小层细分和对比,建立储层细分格架;开展单元内砂体微相分析;重新对断点进行了确定和组合,揭示了沙二段各砂
目前,矿用自卸车作为大型露天矿石场所主要运输工具,其国内市场需求较大且长期依赖进口产品。为了推动矿用自卸车国产化和大吨位化,国家将矿用自卸车列入十六大重大技术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