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与日常——中国传统造园在当今空间语境的日常复现之道

来源 :中国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a87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研究始于对明代文人画家文征明的册页绘画“拙政园三十一景”的疑问。册页绘画出现在园林营造结束之后,而非一般人们认为的“园林绘画”本该作为“设计图”而绘制于园林营造之前。绘制“三十一景”册页的目的为何?顺着这条线索,柯律格的研究①推测“拙政园三十一景”是雅集过程中受园主委托而绘制的产物。其目的是为了让园林因名人的“诗文或绘画”被载入史册。由此我们看到了园林绘画呈现出“图像范式”的历史传承意义。对园林而言土木营造完工并不意味着造园活动的结束,每一次雅集聚会,都是一次全新的园林空间与仪式事件的融合。园林中的自然范式(假山)结合文人仪态(雅集),构筑了完整的造园仪式。  当园林中产生主人(或观者)的观想活动时,这个“造园仪式”系统就被激活,产生心/物交融的仪式过程。本文定义:实体的造园结束后,因人的活动产生关联“自然与内心”的观想活动,使园林空间氛围的意义得到完整释放的过程称作“观念性造园”。  观念造园分三个部分:空间—媒介对象—人的活动  仪式场所—与自然相关的的园林空间  仪式媒介—范式的山  仪式主体—文人观想或雅集活动  本文以观念性造园中的仪式与日常作为研究视角,目的在于为今日传统造园的传承与转译找到实践之路。首先,从研究的分类法中验证一套适用于不同年代、不同审美体系的分析方法;其次,提出一种与传统造园思想相匹配的中国文人观想宇宙与内心的仪式实践;最后,为今日研究的实践找到一套可继承、可参照、可创新的造园范式体系。  仪式与日常是本文研究中国传统造园的特殊媒介与途径。在本文研究视野中:造园仪式的皇权或神权(第一章);文人士人自我精神领域的探索(第二章);传统造园范式的活化与延续(第三章);文人造园的日常雅集(第四章);当代中国意味的造园空间创造实践(附录)等观念,都能在造园的仪式与日常讨论中得以体现。传统造园的仪式与日常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载体。其重要性不仅在于对造园特定的梳理方式,更多体现在对造园经历历史、社会、文化变迁进程中,起到的传承与推动作用。  中国传统造园中的仪式观念在造园研究领域不是一个显性话题。这类研究甚至还未在任何有影响力的研究论著中被提及。然而本文通过对历史不同时期的造园案例,籍以“仪式于日常”的框架进行梳理与验证,一条明晰的中国传统“观念性造园”的线索正浮出水面。  本文讨论的观念造园仪式与宗教仪式不同。它与道、佛教中“仪式”的祭拜行为有着明显的差异:仪式目的不同。如:中国的道教与佛教仪式,都有通过个人修习而达到超自然状态的教义与规程。都建立在一种修习之于福报的因果论基础上。本文探讨的造园仪式则是一种跨越时空的中国文人观想宇宙与自然的媒介,它为今日的观念造园提供一套论证与实践的范式。  观念性造园仪式与日常概念集中在三个方面:  第一、仪式是研究传统园林的一种分类系统。在公共领域的造园活动中对皇权、神权、儒权等不同的权力阶层,通过造园仪式的验证所产生的积极或消极的形式语言作出分类。旨在得出今日中国的造园该如何以积极的仪式姿态融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  第二、晚明的文人造园在王阳明心学:“格物感应”印证“万物一体”的影响下,探索私人领域中文人与士人阶层在造园空间美学方面呈现自我节制的雅趣,进而在“观念性造园”活动中展露简雅与隐逸的美学风尚。本文从仪式权力化特征的视角分析,这类美学风尚也许是晚明的文人与士人面临帝国内部政治环境日益恶化,外部的社会世风奢靡日下的一种最后的精神领域抵抗。  第三、从仪式外部范式分析,还原“观念造园的仪式”是一种文化艺术传承的重要媒介:观念造园的内部—事件性仪态;外部—山水范式;两者结合形成仪式的日常性。将分析的结论引入当下,结合自我“格物感应”的体验,展现今日语境下全新的观念性造园实践。  换以个人视角看待造园,诱发了如何在今日之文人领域活化中国传统造园的问题。从造园的框架内部借传统文人风骨带有仪式倾向的“观念之山”,将中国人日常生活世界的内心与自然嫁接在一处,或许能复制出无限的“园中自然”境地。观念性造园是对传统造园的继承,前提是重拾文人身份,返回到每一位造园实践者内心,进入更简练、节制、更具身体性的观想之中。  “观念性造园”源自我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思考,怎样以造园仪式的视角考量空间营造成为整个探讨活动的核心。传统造园蕴含中国经典美学、自然观、空间论、造物学等诸多观念。我希望在教学中将中国传统造园转变为关乎每位参与者日常观想生活的实践,并在恰当时机聚化为当代造园实验的范式。  本文附录录入2010年至今,我主持的不同教学单元,借中国传统绘画立轴、手卷、册页三类绘画范式,以“园林范构”为题,要求学生展开日常观想的空间创作练习。作品展露参与者以凡物造园,以妙景传神的贴心,如拂面春风,将人带入一座座园中。传统文人造园人品心境皆追慕模范,以旧园的壳触及传统艺匠精神。花鸟娱情、心手游冶之余,能在传统中沉读亦是对理论的活变。对这些园林异构小件的解读,可谓山水的模度、园林的器具、案头的清供、书画的承载。“园林范构”温文尔雅略带严谨与超脱的沉稳。造园即生活,与作品娱人的功效相比,在日常里寻求一套今人可传承的观想仪式显得更加重要。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电源分块控制目前的生活丰富多彩,对于家庭装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电的安全性越来越强,分类也越来越细。过去如果房子里有一盏灯坏了,跳闸后所有的灯全灭。为防止这种情况出
期刊
期刊
晋南地区的民间锣鼓种类繁多、异彩纷呈。不仅有大家较为熟悉的临汾威风锣鼓、翼城花鼓、绛州鼓乐,还拥有襄汾花腔鼓、软槌鼓等数十种不同形式的民间锣鼓,真可谓是“民间锣鼓的
现代主义绘画作品风格极为丰富。作品流派的历史演变充分展示了一个清晰美学观点的转变,即由传统注重现实的表达转向了注重主观精神的表现。各种艺术表现手法越来越多的呈现
写意油画在近代发展较为迅速,它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手法是画家学习研究的不竭动力。戴士和正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之一。他主动的吸取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写意精神不断丰富
期刊
皴法是中国山水画表现山石纹理结构的一种技法,是历代画家通过“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实践总结提炼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皴法既是自然界山石的再现又是艺术家自身绘画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