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转投资法律制度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ior9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2005年我国《公司法》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就公司转投资法律制度而言,我国05年《公司法》彻底放弃了对公司转投资比例的限制性规定,赋予公司章程根据公司自身情况自由规定投资比例的权利,充分体现了我国05年《公司法》对公司独立市场主体地位的尊重,同时也突出了公司章程的“宪章”作用。同时,05年《公司法》扩大了公司转投资的对象。至此,公司转投资的对象不再限于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责任公司,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公司的投资热情,在客观上促进了我国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可见,伴随着我国公司实践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公司法律制度也处在不断的完善过程中。然而,就现阶段我国的公司转投资法律制度而言还存在着不尽完善之处。不可否认,公司的转投资行为对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分散公司的经营风险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我们在肯定公司转投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要充分的意识到其弊端的存在,如有可能导致公司资本的虚增,可能导致公司治理结构的失衡等等,然而,对于这些弊端,我国公司法并没有相应规则对其进行规制。因此,我国的公司转投资法律制度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建立科学的法律体系来更好的规范公司的转投资行为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学者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着对公司转投资法律制度进行初步的探讨。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探讨:第一部分,对公司转投资的基本法律问题进行了简单的介绍。首先,对于公司转投资的概念进行了法律上的界定;其次,为了能够更深入的理解公司转投资,本文尝试着以不同的标准对公司转投资行为进行了基本分类。最后,也是本部分的重点所在,即简要分析了公司转投资对我国市场经济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也正是因为公司转投资存在着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所以我们才应不断地对相应的法律制度进行完善,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积极作用并将其对市场经济的影响降到最低。第二部分,评析我国现行公司转投资法律制度。本部分内容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首先,将05年《公司法》与修改前的公司法进行了比较,阐述了我国05年《公司法》对公司转投资制度所做的修改;其次,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转投资法律制度革新所体现的公司法新理念;最后,本文对我国公司转投资法律制度存在的弊端进行了简要分析。第三部分,考察了主要发达国家的公司转投资立法概况。本文该部分主要考察了英美国家、德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公司转投资立法概况,并简要介绍了各发达国家和地区公司的相关制度。以次为基础,该部分阐述了境外立法对我国的启发。第四部分,也是本文的重心所在,用较大篇幅讨论了笔者对完善我国公司转投资法律制度的立法建议。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展开:其一,针对公司转投资行为的弊端,阐述了完善应对公司转投资弊端的措施,包括使投资状态公开化、限制股权的行使两方面的内容;其二,重点讨论了公司转投资法律制度的完善。
其他文献
东平湖水库是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建库时间长、遗留问题多,库区移民群众生产、生活非常困难,1986年以来,国家安排专项资金钐于东平湖水库移民遗留问题处理,对改变
<正>从2009年的《设计,无处不技术》到2011年的《实践先行》,我刊连续报道了石振宇和他的A-ONE工作室在设计研究之路上的探索,A-ONE"做中国最好的产品"的豪迈志向和石振宇年
笔画是楷书最基本的书写单位 ,笔画与笔画之间相互依附 ,相互支撑 ,隐含着无形的引力和张力 ,从而形成了楷书书写活动中重要的力学原则。这一原则对楷书字形的平衡与稳定产生
语法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问题,在外语教学的漫长历史进程中一直争论不休,一代又一代的学者都曾对此进行过有益的探索和研究。本文立足于对外语教学中语法地位与作用的总体把握,从
确认无效诉讼中适用起诉期限是对成文法的遵从,不仅会违背无效行政行为本质,还会使确认无效诉讼丧失独立价值,最终导致判决结果有悖公平正义。考虑到“有限公定力”理论,确认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政府长期对其垄断经营,不仅造成基础设施领域的供需矛盾,而且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从而使基础设施的传统经营观念与管制方式陷入了不可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在体制、机制上与发展现代农业目标存在着诸多不适应,科研与生产脱节、科研工作上下游脱节、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脱节等问题仍然突出,特别是科研与推广形成的“
连环替代法是一种最常用的经济活动分析方法 ,本文围绕在财务分析中的运用 ,从指标分类与构造依据 ,计算原理和具体应用方面进行了解析 ;提出了正确使用连环替代法应注意的条
当前,我国对交流伺服控制系统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研究队伍主要是高校和专门的研究所,在该方面的研究我国不惜投入大量成本,主要运用于军事、航空事业的发展。尽管如此,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城市供热网络规模也不断扩大,人们对于供热的需求呈现出增加趋势,提高供热质量、保证供热的稳定是当前供热工作的重点内容,在这一背景下,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