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并比较 Bcl-9, VEGF及 CD44蛋白在三阴性乳腺癌(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rcinoma, TNBC))和非三阴性乳腺癌(Non-Triple-Negative Breast Carcinoma, nTNBC)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三者的表达在TNBC中的相关性,探讨三者的表达与TNBC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方法:随机选取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病理科2010年1月至2017年7月的176例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其中TNBC68例,年龄26~83岁(54±12.57岁);非三阴性乳腺癌108例,年龄在29~85岁之间(57±12.14岁)。两组之间的年龄具有可比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TNBC与nTNBC中Bcl-9, VEGF及CD44蛋白表达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其表达与TNBC中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脉管瘤栓和神经受侵的关系。 结果: 1.Bcl-9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Bcl-9蛋白的阳性信号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呈黄色至棕黄色颗粒状。在108例非三阴性乳腺癌中其表达的阳性率为88.9%(96/108),而在三阴性乳腺癌中其表达的阳性率为100%(68/68),经卡方检验分析显示,三阴性乳腺癌中Bcl-9的表达显著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438, P<0.05)。 2.VEGF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低于非三阴性乳腺癌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VEGF蛋白的阳性信号主要定位于细胞浆,呈黄色至棕黄色颗粒状。在三阴性乳腺癌中表达的阳性率为61.8%(42/68);而在非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的阳性率为87.0%(94/108),经卡方检验分析显示,三阴性乳腺癌中VEGF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非三阴性乳腺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175, P<0.05)。 3.CD44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低于非三阴性乳腺癌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D44蛋白的阳性信号主要定位于细胞膜,呈不完整和/或完整的细胞膜黄色至棕黄色颗粒状表达。在非三阴性乳腺癌中CD44阳性表达率为51.9%(56/108),而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5.3%(24/68)。经卡方检验分析显示:在三阴性乳腺癌中CD44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非三阴性乳腺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14, P<0.05)。 4.三阴性乳腺癌和非三阴性乳腺癌病理特征的比较 TNBC患者中导管内原位癌伴早期浸润者4例,浸润性导管癌II级34例,浸润性导管癌III级30例,nTNBC中导管内原位癌伴早期浸润者12例,浸润性导管癌I级13例,浸润性导管癌II级70例,浸润性导管癌III级13例;TNBC组中伴有脉管瘤栓者21例,伴腋窝淋巴结转移者33例;nTNBC组中伴有脉管瘤栓者19例,伴腋窝淋巴结转移者23例。 5.TNBC中Bcl-9,VEGF及CD44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脉管瘤栓、神经受侵的关系 68例TNBC患者中,Bcl-9阳性表达68例,其中4例为导管内原位癌伴早期浸润,34例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Ⅱ级,30例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Ⅲ级,33例出现了淋巴结转移,21例出现了脉管瘤栓,37例出现了神经受侵。VEGF阳性表达42例,其中2例为导管内原位癌伴早期浸润,14例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Ⅱ级,26例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Ⅲ级,31例出现了淋巴结转移,21例出现了脉管瘤栓,21例出现了神经受侵。CD44阳性表达24例,其中5例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Ⅱ级,19例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Ⅲ级,24例出现了淋巴结转移,19例出现了脉管瘤栓,15例出现了神经受侵。经卡方分析显示:Bcl-9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脉管瘤栓、神经受侵均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262,0.002,0.308,0.014, P>0.05);VEGF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脉管瘤栓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4.214,28.105,16.933, P<0.05);CD44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脉管瘤栓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6.464,34.266,40.512, P<0.05)。 结论:Bcl-9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而VEGF和CD44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低于非三阴性乳腺癌,提示BCl-9高表达可能参与了三阴性乳腺癌的发生。Bcl-9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脉管瘤栓、神经受侵均无关;VEGF在TNBC组织中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脉管瘤栓相关;CD44在TNBC组织中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脉管瘤栓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