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湿陷性的室内试验及微观结构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30次 | 上传用户:21st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土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华北地区,作为地基用于各类建筑工程中已有漫长的历史。湿陷性黄土在天然低湿度下具有明显的高强度和低压缩性,一旦浸水会发生强度大幅度骤降和变形大幅度突增。建造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建筑物由于施工中或建成后使用过程中地基被水浸湿而导致建筑物沉陷甚至破坏的事故屡见不鲜。随着湿陷性黄土地区工程建设事业的发展,深入研究湿陷性黄土的工程性质,正确评价黄土的湿陷性,合理控制黄土的湿陷变形,对西部的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不同地区黄土试样常规室内试验和变含水量固结试验,从起始饱和度的角度出发对黄土的湿陷性进行研究,分析了不同起始饱和度下压缩变形、湿陷系数与压力的关系,不同压力下压缩变形、湿陷系数和湿陷变形与起始饱和度的关系。研究表明:黄土的湿陷性存在敏感压力段(200~400kPa)和敏感饱和度段(40%~50%)。随着饱和度的增大,土体在增湿时的变形能力在减小;当压力值在200~400kPa,起始饱和度为40%~50%时,土体在增湿时的变形潜势最大,指出实际工程中应特别注意在敏感压力段和敏感饱和度段的附加沉降。本文借助现代测试手段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通过对不同地区湿陷性黄土的微观图片进行处理、分析。定性描述了湿陷性黄土的微观结构特征,对骨架颗粒、微观孔隙和颗粒连接方式进行分类,研究其对黄土湿陷性的影响;定量分析了各类孔隙所占比率与取土深度、饱和度和湿陷系数的关系,指出架空孔隙和集粒内微孔隙的同时存在是黄土产生湿陷性的主要原因。并用微观结构特征解释黄土湿陷机理。本文对陕西和山西两个场地湿陷性黄土的宏观和微观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陕西土样湿陷性大于山西土样,黄土湿陷性存在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弱的总体趋势;黄土的微结构特征如骨架颗粒形态、颗粒连接形式、颗粒排列形式以及微观孔隙,在区域上有明显的变化规律性。黄土的微观结构特征是造成黄土湿陷性产生区域差异的根本原因之一。
其他文献
消能减震(振)技术是一种有效的结构控制技术,它通过在结构的适当位置安装消能减震(振)装置,利用这些装置的耗能来减小结构在地震、大风或其它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粘滞阻
桥梁是交通基础设施的关键,对保障国民的出行便利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重大作用。但桥梁结构由于疲劳、超载及地震等因素影响不可避免将出现损伤,影响桥梁的通行性能,损伤严
动力刚度矩阵法是结构动力特性分析的方法之一,它在理论上是精确解,因此适用的频率范围很广。本文分别基于Euler-Bernoulli梁理论和Timoshenko梁理论,推导了考虑界面滑移的组
大空间钢结构应用广泛,但是因为建筑内人群密集,往往会成为恐怖分子的袭击目标。由于大空间结构跨度大、体形复杂、自振频率密集及爆炸荷载的特殊性,使得之前的结构抗爆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产量日益增加,而目前为止填埋仍是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由于垃圾体成分复杂,压缩性高且分布不均匀,填埋场容易发生局
近年来,随着上海的世博会场馆建设项目、虹桥交通枢纽项目等大型建设项目的启动,以及多条轨道交通的建设,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上海出现了大量的超深、超大的地下深开挖工程。除了
膨胀混凝土是一种特殊的混凝土,通过膨胀剂的掺入,经过水化作用生成一定量的膨胀源使混凝土产生膨胀,可以补偿混凝土的收缩或产生预应力。随着膨胀剂的发展,由各种膨胀剂配制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于电力能源的需求随之迅速增加,电力供应与输送也日渐紧张,输电网络所承受的压力也愈来愈大。由于我国发电资源分布的不
轴向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柱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但因其刚度大、变形能力较差,在达到极限荷载时易发生脆性破坏。目前增强混凝土柱轴向承载能力的方法有多种,如FRP约束混凝土柱,
渡槽结构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上应用较多的主要交叉建筑物之一,其抗震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体工程正常运行及工程沿线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近年来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