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川东区域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但由于受到交通闭塞以及旅游经济观念不强,经济实力落后等因素影响,至今没有完全充分发挥乡村旅游脱贫致富的功效,也成为了当前精准扶贫攻坚时期的重要战略选择。根据国内外的有关成功案例经验,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有效摸式。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是一个动态、开放和反馈的有机系统,即构建“精准扶贫识别——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帮扶——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管理——乡村旅游精准脱贫核定”的运行系统。而且,随着地方经济环境和旅游环境发生变化,乡村精准旅游扶贫系统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并重新对帮扶对象进行识别和设定管理内容。当前,川东地区的迫切任务之一,是如何依托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和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现实精准扶贫脱贫。 本论文通过对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理论的研究,为川东旅游精准扶贫工作提供相关理论指导;通过调查和数据收集,分析川东地区基本概况和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乡村旅游对川东地区扶贫效益。把营山县太蓬乡作为川东地区的实例研究对象,从太蓬乡的旅游资源和贫困状况入手,进行实地问卷调查,分析贫困户致贫原因、脱贫模式、扶贫工作中的不足问题和建议策略,为川东地区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提供新思路、新途径。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利用全域旅游理论、产业融合理论、旅游社区利益相关者理论,深入分析当前川东地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综合国内外现有旅游扶贫发展模式,提出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还因地制宜,搭建营山县太蓬乡贫困识别模型,针对性地提出乡村旅游扶贫发展模式。通过当地乡村旅游扶贫的机制、动力、产业、产品重构,完善乡村旅游发展策略。从而,更加凸显乡村旅游在整个扶贫攻坚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促进太蓬乡乃至整个川东地区贫困乡村加快脱贫继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