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骨干网络高效传输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w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未来的深空网络可以在多个行星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其中最大的挑战是具有长链路传播延时、高链路误码率、不持续链路连接和不对称链路带宽特性的深空骨干网络。大传播延时和高误码率使得传输效率下降,动态网络拓扑和不持续链路连接导致路由选择困难。本文设计了深空骨干网络模型,以该模型为背景在拓扑发现、路由机制、传输控制机制和可靠传输机制方面为解决深空骨干网络数据传输问题提出了基本思路和解决方法。   首先,提出了基于节点位置信息的拓扑发现算法。深空骨干网络的大传播延时和不持续链路连接使得节点获取网络拓扑信息困难。针对这一问题,该算法使用随时间可变的网络拓扑快照,将动态的拓扑转化为在一段时间内相对静态的拓扑,并根据深空骨干网络节点的运行轨道信息计算两节点间链路关闭和开启的时间周期,以获得可预测的拓扑变化。该算法还使用链路探测机制来探测不可预测的链路变化,用链路状态广播机制来通知其它节点,使得网络中的节点可以获得正确的网络拓扑。   其次,提出了运动可知的多路径路由机制。深空骨干网络的拓扑是动态的,过去的路由机制在端到端不存在持续链路时不能做出路由选择。而且深空骨干链路发送能力较低,在过去的路由机制中没有考虑到链路使用情况。针对以上问题,该方法根据深空骨干网络节点的运动规律,利用等待延时进行路径选择,使得在网络不连通时依然可以做出路由选择。该方法考虑路径上链路的使用情况来计算节点间最佳路径,若出现瓶颈链路,及时选择次优传输路径分流数据,避免由于链路发送能力不足带来的丢包。   第三,提出了基于跳到跳的传输控制机制。深空骨干网络的大链路延时和高链路误码率使得传统的端到端传输机制性能很差。针对这个问题,该机制使用基于速率的数据发送方式有效利用链路资源,在使用端到端可靠控制的同时,在中间节点加入确认重传机制,将重传点提前,缩短了重传时间。同时,为了降低反向链路资源占用,使用周期性的端到端SNACK和跳到跳SNACK作为反馈信息。   第四,提出了基于网络编码的传输层可靠机制。深空骨干链路的高误码率大传播延时使得基于反馈的重传机制效率很低。针对这个问题,该机制提前传输冗余包以提高传输可靠性。该机制将文件分成一定数目的编码区间,使用基于速率的传输方式,每隔一定数量(与链路丢包率有关)的数据包冗余传输一个编码包,该编码包是之前传输的数据包的线性编码,一个编码包可以通过解码补偿编码区间内丢失的任何一个包(只补偿一个),在没有收到丢包信息反馈的情况下,尽可能的主动补偿丢包,增加了传输可靠性。此外,该机制使用了SNACK作为反馈信息以降低反向链路资源占用。   最后,对本文的研究工作和成果进行总结,并就未来可能的探索方法展开讨论和分析。
其他文献
软件复杂度的增加及多核体系结构的广泛应用,使得通过传统模式检查软件正确与否变得愈加困难。本论文研究了并发程序自动分析与验证的相关理论、技术及工具。本文的工作主要关
复合式火灾探测报警控制系统将业已成熟的感温、感烟等探测技术有机地融为一体,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火灾探测报警技术领域最受人瞩目的研究方向之一.该论文通过对复合式火灾探测
近年来汽车数量迅速增加,带给人们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负面问题。VANET作为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许多研究者的目光。由于VANET较高的节点
随着大规模Web应用和极限事务处理需求的不断增长,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为兼具内存数据库和NoSQL数据库的优点,内存数据网格(In-memory Data Grid)
随着无线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移动设备的普及,人们对位置的需求越来越强烈。GPS技术解决了室外定位的问题,却很难应用于室内环境。业界一直没有形成普适的定位方案,室内定位问题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地,少数民族尤其是维吾尔族在新疆人口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在信息互相交融的今天,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如何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完成机器翻译、跨
自计算机产生至今,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开发在软件开发的生命周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的发展经历了批处理界面、命令行界面、图形用户界面(GUI)及自然用户界面(NUI)的过程。随
云存储作为云计算的一个重要领域,通过把存储作为服务提供给外界使用,使得用户不需要建立自己的数据中心,只需要向存储服务提供商申请存储服务,节约了昂贵的软硬件基础设施的投资
细分类问题是指对属于同一个基本类别的物体进行分类,例如区分不同类别的鸟。由于背景中很少包含可用于区分细致类别的特征,所以能否精确分割前景物体在细分类中至关重要。同时
该文针对701研究所现有的图纸资料人工管理模式与先进的CAD技术的不相适应,提出了工程图无纸档案系统的设想,并从现实情况和将来可能的技术进步出发,拴面地介绍了该系统的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