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信息搜寻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yufei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已取得突出成就,人们可获取的食品种类日益丰富,饮食结构不断升级,但同时也伴随着食品安全风险陡增、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阵痛。这不仅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一再打击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信心,也对政府部门的公信力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国家高度重视食品安全治理工作,采取一系列相关措施,但食品安全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性解决,我国食品安全状况依然不容乐观。而市场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造成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食品兼具经验品和信任品特征,需要获取真实完整的食品安全风险相关信息才能加以甄别,但受到信息传播途径不畅通、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和消费者专业知识有限等因素影响,消费者往往难以全面掌握食品安全风险相关信息,从而面临着食品安全风险。在此背景下,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风险信息搜寻对于提高其食品安全风险信息认知水平,防范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具有重要作用,但信息搜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诸多因素都会对消费者的信息搜寻意愿产生影响。本研究的选题也正是基于此,对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信息搜寻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索如何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风险信息的认知水平,弥补消费者与食品生产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状况,以推动我国食品消费市场持续向好发展。同时,对于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信息搜寻意愿的研究,尽管国内外相关学者已经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但现有研究仍然存在不足,特别是在研究过程中缺乏系统化理论模型支撑,且对如何增强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信息的认知水平也少有提及。因而,本研究在借鉴国外学者Griffin等人提出的已在其他诸多领域得到应用的风险信息搜寻与加工模型(简称RISP模型)基础上,构建了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信息搜寻意愿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对广东省371名消费者进行实证研究,探讨了影响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信息搜寻意愿的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验证了RISP理论模型在食品安全风险领域的适用性。研究结果主要发现:RISP模型中的信息不足性和相关渠道信任构成了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信息搜寻意愿的直接影响因素,其中,信息不足性是最为关键的影响核心,情感响应、信息主观规范和知觉信息搜集能力均通过信息不足性来间接影响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风险信息搜寻意愿,同时风险感知也通过情感响应对信息不足性产生影响。最后,本研究就如何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风险信息的认知水平,增强其抵抗食品安全风险的能力,结合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理念,从政府部门、食品企业、社会组织和消费者等方面得到了一些启示。
其他文献
城市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聚集地,是国家和区域的重要组成单元。城市竞争力是衡量城市多方面功能强弱的一个综合性概念,其高低决定着城市的发展态势,进而影响国家和区域的未来发展。本文以云南省16个地级市(州)为研究对象,选取经济发展竞争力、社会和谐竞争力、生态环境竞争力、科技文化竞争力和对外开放竞争力等5个方面的23项指标,构建了云南省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可拓物元模型对云南省16个市(州)在20
作为俄共(布)早期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第四国际的创立者,托洛茨基(1879年10月—1940年8月)提出了一系列无产阶级革命的论断。这些理论不仅对苏联初期国内建设和世界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从反面塑造了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建设和革命思想,同时,对当代欧美地区工人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以其革命思想为圭臬的第四国际参与了当代西方世界一系列工人运动。故此,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
女子100米栏运动项目竞技性激烈、技术动作复杂,要求运动员具备综合的运动素质能力。随着当前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100米栏运动项目取得了较大突破。为了探究我国优秀女子100米栏运动员赛前训练安排,研究采用文献资料、访谈、实地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以参加我国第十三届天津全运会女子100米栏前五名的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的赛前训练的时间安排和阶段划分、内容及方法手段、负荷特征进行分析,
现代品牌概念伴随着19世纪的工业革命而快速发展出现。如今,品牌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是顾客识别企业产品及服务差异化竞争优势的载体。企业竞争力表现为企业品牌资产及价值的提升。通过制定品牌定位策略及差异化的定位方式,有助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同时通过各类品牌传播手段快速有效的占领目标客户的心智,从而提升品牌资产,强化企业的竞争优势。“B2B”即企业与企业之间建立的商业关系。区别于B2C企业,
随着国家教育的发展,学校教育是我国现阶段最佳的教育形式,课程教学一直是教育领域研究的重点,基于现下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从教材出发,按照线性顺序来讲解知识点,忽视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对知识的理解方式和程度与原有认知结构存在一定差距的问题,因而缺乏依据知识点的一般规律来设计教学过程和主动思维的意识,以碎片化的形式存储知识点,难以整合完整的知识结构,不能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认知结构,实现高效率有意义的学习。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然而我国频频发生的违法添加、制假售假、回炉重造,细菌超标等食品质量安全事件严重打击了消费者的信心。一方面食品质量安全与消费者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另一方面消费者作为企业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其态度和行为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学者将食品安全事件与企业社会责任缺失联系起来,发现消费者对企业发生失责的行为会产生不安、愤怒等负面情绪。当前关于消费者与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探讨多数为企
信息时代,教育信息化是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的有力支撑,初中各学科中应用信息技术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简称“一师一课”)作为一种利用信息技术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有助于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有利于推进教育的信息化、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深层次发展。当前,初中体育“一师一课”活动开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与
华夏大地,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多族群与地域文化在神州大地大放异彩,时代的发展,为中国大地遗留了大批城市发展古城遗址,它们都拥有各自独特的地域与族群特色。位于潇贺古道上的富川古明城,是一座拥有六百多年历史的古城,同时拥有独特的族群文化与地域文化,加之潇贺古道多元文化的融合,历史的发展与族群的迁徙,给富川古明城带来了丰富多样的文化底蕴,有汉族文化融合变量,又保有瑶族文化特色风情,不同的文化在这里相互交
云南边境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板块,其城镇化发展是在国家政策规划下进行的,并在推进边境区域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维护边境稳定和安全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阶段下,对云南边境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量化评估,是为进一步提高云南边境城镇化发展水平做出针对性对策建议的前提和基础。本文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首先对边境城镇化、云南边境城镇化和城镇化发展水平量化评估等相关研究进行概
自人类摆脱蒙昧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居住区的发展就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不同地区的人们,因为不同的自然气候、地理特征演化出了形态各异的建筑。进入工业时代,机械与能源革命进一步提高了生产力,居住区的建设变得更为科学高效。二战结束后,强调极度功能性与极度经济性的“国际主义建筑风格”风靡一时,居住区设计也走向了趋同化的道路。直到20世纪后期,人们开始有意识的反思正统现代主义建筑理论的不足,从而发展出了诸多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