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课程改革突出融合的新理念,并提倡逐步淡化学科之间的界限,以鼓励学生更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富有活动性、生活性和开放性等特点,是“知”和“行”相互磨合的过程。其中,“知”为明理,“行”为导行。但是,在多种因素的制约下,教材中部分教学内容难以在课堂上客观呈现,仅能达到“明理”的目的,而“导行”还需在生活中践行。少先队主题活动的聚焦点为行动,并要求在其中融入自我想法,也可以视作在“明理”的基础上对学生思想道德起作用。通过对现阶段少先队主题活动在实际开展过程中普遍不被关注、贯彻不充分等一系列问题的深刻反思,深入研究《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少先队主题活动的融合,不仅符合时代对少年儿童提出的新要求,也与《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21版)》、《少先队改革方案》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相契合。二者的紧密联系能够使“行”与“知”互补,用理论支持实践,用实践验证理论,进而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开展少先队主题活动的过程中,拟将呼和浩特市H小学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少先队主题活动融合效果为研究的焦点,在阐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和少先队主题活动概念、特征和评价理念的基础上,较深入地分析了二者融合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基础,随后围绕《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少先队主题活动融合效果进行调查研究,以期为这一融合理念的践行提供实证数据。基于前期现状调查,采用CIPP评价模型拟定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少先队主题活动融合评价体系,其融合实施状况的Y值为3.9563,表明该小学首次尝试《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少先队主题活动融合的实施状况较好,辅以访谈实际情况呈现出相同趋向。但仍存在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四方面环境基础较好但学生动力不足、活动方案周密但活动任务繁重、活动流程规范但融合强度欠佳以及融合成效显露但推广有待深化等问题。在对这些问题的产生进行归因分析后,以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从拓宽学校实施路径、提升辅导员意识能力、尊重队员主体地位等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希望为学校德育工作带来创新思路,使少年儿童收获更加丰富多彩的课程活动,最终完成“知”与“行”完美升华和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