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海因里希·海涅(1797-1856),德国著名诗人,十九世纪德国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海涅出生在法国占领下的杜塞尔多夫,自幼深受法国大革命思想的影响。海涅本是一位法学博士,但却醉心于文学创作。他1821年开始发表诗作,以四卷《游记》和《歌集》而闻名文坛。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海涅在1825年为取得德国公民权而改皈依基督教。但其寻求变革的思想又使他在德国难以立足。1830年,受到法国七月革命的鼓舞,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因里希·海涅(1797-1856),德国著名诗人,十九世纪德国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海涅出生在法国占领下的杜塞尔多夫,自幼深受法国大革命思想的影响。海涅本是一位法学博士,但却醉心于文学创作。他1821年开始发表诗作,以四卷《游记》和《歌集》而闻名文坛。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海涅在1825年为取得德国公民权而改皈依基督教。但其寻求变革的思想又使他在德国难以立足。1830年,受到法国七月革命的鼓舞,海涅流亡到巴黎。在法国期间海涅的主要活动转向了政治活动,其作品也更具现实性,对法国和德国文化有许多评述。海涅的早期作品具有明显的浪漫主义特征,其内容多为描述个人经历和爱情苦恼。而到了中后期,海涅的作品转向对社会现实的探讨。海涅的四卷《游记》是正好体现了这一转变,《哈尔茨山游记》是其中的第一卷,在这部作品中,海涅用犀利的言辞讽刺了德意志封建社会中的种种腐朽现象。新历史主义强调文学与历史的关系,认为文学不是对外部现实消极地反映,而是有着丰富、生动、独立的意义和内涵;文学能清晰地揭示历史的本来面目,并积极参与创造历史。历史的文学书写与文学的历史解释表明文学与历史之间有着相互促进的关系。本文旨在从新历史主义的角度,运用“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理论来探讨海涅作品《哈尔茨山游记》和其创作的时代之间的整体联系,从文本的视角关注历史,从历史的背景理解文本,审视历史与文本,历史与个人的关系,对该作品作出新的解读。本文首先介绍了海涅及其《哈尔茨山游记》,分析了海涅和该作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设置了本文的研究目标,亦即:通过分析海涅的写作手法以及历史对海涅创作的影响来揭示《哈尔茨山游记》与历史语境之间的互动。然后本文详细论述了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内涵、理论来源和批评模式。接着,本文运用路易斯·蒙特罗斯的“历史的文本性”和“文本的历史性”的理论,对《哈尔茨山游记》进行了分析。在这部作品中,海涅从他的视角构建了19世纪20年代德国的历史,在文中运用讽刺的手法来描写复辟时代的德国,并在文中塑造了许多普通和边缘人物。同时他将个人的经历和历史的背景融入到了这部游记的创作当中。本文认为,《哈尔茨山游记》是历史的产物,它不仅体现了海涅的个人生活经历,也反映了19世纪20年代德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同时,《哈尔茨山游记》也参与了相应的历史构建。最后,本文总结了从“历史的文本性”和“文本的历史性”两个方面进行作品分析的意义:从新历史主义的视角对《哈尔茨山游记》进行解读,读者会对这部作品产生新的认识。海涅不仅是一个杰出的作家,也是通过文学创作来书写历史的“历史学家”。因此,《哈尔茨山游记》就不仅仅是一部游记散文,而是具有政治、经济和文化意义的历史文学作品。它重塑了德国复辟时代的历史,让读者可以从海涅的视角来了解那个时代存在的各种社会问题,并通过这些问题唤起人们对复辟时代的反思。
其他文献
怪胎形象是德语文学中一个有趣的话题和现象。这类人因为社会、家庭或者自身性格的原因,以另类的举止、行为和思想与社会环境格格不入。本文选取德语文学中的怪胎形象这一话题,主要探讨其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个时期中的特征。论文先从概念上阐释怎样的形象是怪胎形象,继而概括总结了怪胎形象在各个文学时期内的特点和发展过程。随后重点从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个时期入手,讨论怪胎形象在这两个文学时期的人物塑造方式和特点。
本研究以18位中低级的日语学习者为实验对象,采用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范式实验,考察了1)日语词汇的熟悉度;2)单词的抽象性;3)汉语与日语的词汇形似度,三种因素对非熟练中日双语者语义通达方式的影响。结果发现,要求被试在学习阶段完成日语单词的概念判断任务,测验阶段完成中文单词的词汇判断任务时,不论是熟悉度高还是熟悉度低的日语单词,均没有产生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效应;抽象名词出现了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效应,
乔恩·麦格雷戈是英国当代文坛极具才华的男作家。他在二十六岁时凭处女作《无人诉说》入选当年布克奖长名单,之后此书又相继获得英联邦作家奖、英国图书奖、毛姆奖和贝蒂特拉斯克文学奖。2002年小说一经出版,便引起了国外评论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大多数评论家对这部作品的探讨和分析都局限在了小说内容上,忽略了作者在文本中运用的独特叙事技巧,譬如叙事视角。本文根据热奈特、里门-柯南、雅恩以及艾琳的叙事视角理论,对
耕地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问题影响国家农业发展及国家经济发展,耕地的合理利用与保护问题一直是土地问题讨论的焦点之一。以往的研究基本上揭示了耕地质量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但较少涉及耕地质量影响因素间的空间耦合。本研究通过对奉新县耕地质量主导影响因素进行空间耦合性分析,可以为南方丘陵区耕地质量提升提供对策,对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简略及评价提供一定指导,为耕地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通过参考文献资
储备池计算(Reservoir Computing,RC)是一种机器学习工具,已经成功运用于混沌系统预测和隐藏变量观测。RC使用一个储备池作为隐藏层,这是一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对输入的变化做出反应的动力系统。由于RC是具有特定时间尺度的动力系统,因此非常适合处理时间序列预测问题。本文研究了 RC中的一些关键参数影响最后结果的机制,引入了一种新的度量方法来衡量储备池的性能,旨在强调学习系统的整体预测
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技术进步对艺术领域的影响和变化,已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长河。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变化是由21世纪的技术创新引起的,但人们一定很好奇。每一项技术进步是否会给人以同样的感受,艺术中的技术影响力是否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科学和技术总是在以前人们发现的基础上向前发展,但艺术创作总往往是从头开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雕塑的艺术表现逐渐受到材料的限制。除了大量新工具的发明,工艺的创新和加工技术
内村鉴三曾经主张日本对清朝的甲午战争是“义战”,认为清朝阻止朝鲜对外开放,阻碍其近代化进程。而且,清朝还侮辱帮助朝鲜进步的日本。日本对中国的战争,是抗议中国。但是,后来内村的主张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战后日本从中国攫取了异常规模的赔款,割取了中国大量的土地。看到这个事实,内村的“义战”幻想破灭了。他认识到原来这只不过是美其名曰帮助邻国进步的强盗行为而已。故战后他称甲午战争为“欲战”,即为了国家私欲的战
本研究旨在对比分析翻译机和口译员就即兴讲话的中英交替传译质量。研究选择基于神经网络技术的科大讯飞翻译机3.0和10名研究生层次的口译专业学生作为分析对象,转写其就即兴讲话的口译录音转写为文本用于分析。分析部分结合量化评估和质化描述来对比翻译机和口译员的口译产出结果,质化描述部分选择针对口译教学的质量评估框架,以其中所含的参数作为分析切入角度。研究发现,所选即兴讲话中包含的信息、逻辑和句式层面的口译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人口发展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下,许多人口离开原籍地到城市务工,异地同户籍的人口自愿发起组成异地商会,部分城市非户籍人口为提高自身实力,自愿加入商会成为商会会员。非户籍人口在推动所在城市发展的同时,也会给融入城市带来环境、医疗、卫生、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社会融入是指非户籍人口个体或群体在当地相互适应以期获得更好的政治经济等社会资源的过程,非
双一流高校建设工程如火如荼,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更是备受关注。伴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各地高校纷纷开始使用混合式教学,随之而来的新型教学模式的教学质量评价问题逐渐成为研究者们的研究方向。学生参与度是从学生参与的角度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的依据,不仅如此,学生参与度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人才质量培养的标准,解决了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不足。本研究基于对线下教学和线上教学中学生参与度研究的成果,以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