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考古发现的动物随葬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kang08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疆史前时期至汉晋时期的墓葬材料中,存在大量的动物随葬现象。本文通过对这些动物随葬材料进行综合考察,探讨动物随葬的方式、随葬动物的种类及动物随葬习俗等问题。首先,对动物随葬概念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对相关材料进行全面搜集整理,然后分析动物随葬的方式和种类。通过综合考察,总结出动物随葬的方式按随葬动物的部位可分为:随葬完整动物、随葬动物的特定部位两类;按放置位置又可分为墓内随葬、墓外随葬及墓外祭祀坑中随葬三类。其次,动物随葬习俗的历时性探讨,揭示出动物随葬习俗的纵向历时演变和相同时期(横向的)各地区间不同的差异。青铜时代:罗布泊地区、天山东部地区和帕米尔高原等区域,其社会分化还不明显,动物随葬的性质因地而异,罗布泊地区有强烈的宗教色彩,天山东部地区和帕米尔高原动物随葬的性质仅是作为肉食,对逝者进行祭奠。还未演变为财富或地位的象征。而在时代稍晚的塔里木盆地南缘的流水墓地中,社会结构已经分化,动物随葬的性质已经显示出作为财富和地位的象征。早期铁器时代至汉晋:天山地区随葬牛骨在这一时期消失的原因是在气候环境变干冷的大背景下导致的。早期铁器时代的天山中段北麓至吐鲁番地区流行在祭祀坑中随葬完整的马的习俗。这与天山中段南麓至焉耆盆地西北地区和伊犁地区流行在墓室内随葬完整马的习俗形成鲜明对比。苏贝希文化墓葬周围的祭祀坑应是受察吾乎文化影响所致,但其随葬动物的性质却发生了改变。由宗教祭祀演变成为了地位、权利或者财富的象征。对山普拉一号墓地发现的两座殉马坑的性质和时代的分析认为古于阗人一般用马以祭神,信奉的是一种巫术和神祀相结合的宗教,其时代应属山普拉墓地早期,即西汉晚至东汉早期。最后通过比较分析法,讨论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文化间的异同,进而探索了这种相互关系所反映出来的各区域考古学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交流,这种影响主要有:焉不拉克文化的西进影响、察吾乎文化的扩张以及对周围文化的影响、苏贝希文化对伊犁河流域的影响、汉文化对西域丧葬习俗的影响等。到了汉代以后,中原和西域之间丝绸之路的开通,新疆地区受到汉文化以及佛教的传入、战争等因素的影响,新疆各地区的民族、经济、社会都产生了很大变化,动物随葬的习俗也受到冲击和影响。
其他文献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开展和实施,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性质、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等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这些变革迫切要求建立与之相应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体
目的:调查安庆市农村地区中老年人群的生命质量,建立目标人群SF-36量表健康正常值,分析影响该人群生命质量的因素,为提高目标人群生命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
镇墓瓶,是一种随葬品,陶瓶腹部的外侧均有朱书或墨书文字,从文字内容上来看它可以对墓葬起到压镇的作用,为死者除殃免罚,为后人祈福。从考古发掘情况来看,东汉、西晋和十六国
我国的中小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中占据很大的比重,为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的就业、民生的需要等解决了不少现实问题。但是,由于很
在新时期,国家加大了对民族地区公路建设的投入力度。但由于历史、地理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公路建设发展缓慢,特别是农村牧区公路供给不足,严重制约当地经济
蒙古族祝词艺人是祝赞词的说唱者,而且是祝赞词的传承者。祝词是源于蒙古族原始先民对神灵的祈祝、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情感的倾诉。作为古老的民间民俗诗文体的祝词,而它不仅
随着中国能源进口的不断扩大,能源运输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了保障能源运输安全,实现国家能源战略,中国高度重视油气运输管道的建设。管道运输具有安全、稳定等优点,加上
关于西周时期兵器的研究,以往多集中于对各类兵器的类型学的探讨上,少有学者对各类兵器的器用特征进行详细的梳理。铜戈作为西周时期最主要的兵器,对其器用特征的梳理有利于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国民经济没有少数民族的经济是不行的。少数民族地区的物产资源极为丰富,是中国的牧业、林业、矿业的重要基地。如果不注
当前,研究生已经学习了多年的英语,因此很多人认为他们已经较好地掌握了该门语言。但事实显示,学生的写作中仍然存在大量的错误。写作错误是指外语或二语学习者在写作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