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公民采纳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vim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完善国家行政体制、创新行政管理和服务方式,党中央一再强调要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2019年11月,平台初步建成并进入试运行阶段。但由于公民的使用率并不高,使平台实际效果发挥与建设预期相距甚远。而从目前国内的研究现状来看,从公民角度研究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公民采纳、公民评价以及公民需求的文章尚属少数,亟待开展新的研究探索影响公民采纳意愿的因素,以帮助政府理解公民的担忧和需求,为提高使用率提供建设性建议。基于此,本文首先将社会认知理论中的观察性学习理论与技术接受模型融合,构建了包含注意(Attention)、保留(Retention)、意愿(Motivation)、实际行动(Actual Behavior)的公民采纳模型。随后,根据社会认知理论和社会现实筛选社会影响、系统同质性、自我效能感、感知有用性、感知隐私和焦虑作为研究变量。最后,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各个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由于在问卷调查过程中发现近80%的公民没有使用过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导致无法测量影响公民实际使用行为的因素,因此在目前阶段本文仅研究公民采纳模型中影响公民注意、保留和意愿三个阶段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PU)和自我效能感(SE)会促进公民对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的注意(Attention),自我效能感(SE)会促进公民对该平台使用方法的学习效度(即保留,Retention),而感知有用性(PU)、社会影响力(SI)以及感知隐私(PP)会促进公民使用该平台的意愿(Motivation)。此外,本文还验证了构建的公民采纳模型三个阶段的因果关系,并发现虽然注意、保留和意愿是公民采纳心理过程的三个阶段,但注意(Attention)与保留(Retention)之间没有明显的因果关系,而是分别促进公民的采纳意愿(Motivation)。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本文建议政府可以通过挖掘意见领袖扩大社会影响;通过简化平台操作和完善个人学习空间提升公民自我效能感;通过完善平台和加强宣传提升公民感知有用性;通过提升平台个人信息保护能力增强公民隐私感知。
其他文献
胡瑗是北宋复兴儒学、开创理学的先驱者之一,是朱子所评价的“言易之极纯者也”。胡氏易学思想主要记载于《周易口义》,此书作为现存宋代最早的义理派易学著作,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已有研究对胡瑗易学阐述纷杂。本文试图从胡瑗易学特征、对“易”的界定、政治思想三个部分,深入《周易口义》文本,辅以胡瑗对现实政治的关照,对胡氏易学进行深入探析。本文分三部分进行论述:其一,胡瑗易学的特征,是“以义理为宗”。经由点勘经
学位
列奥·施特劳斯在政治哲学领域颇有建树,同时,他的隐微解释学思想也值得研究。隐微作为与显白相对立的概念,从表面上看来,指的是一种自古希腊哲学到近代哲学被广泛使用的特殊写作技巧。出于免遭迫害,教育俗众和维持城邦共同体的目的,文本作者们利用这种技巧在同一个文本中向不同的读者传达不同的教诲。在笔者看来,隐微写作与人的生存本性相关联,人在本质上是理论与实践、思与行、精神和物质、灵魂和肉体的对立统一体,这就决
学位
理解树木生长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的响应有助于未来森林管理和双碳政策的落实。本文基于采自吕梁山南端的油松(Pinus tabuliformis Carr.)树轮样本建立了标准树轮宽度年表。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树轮年表对研究区3—7月土壤湿度(r=0.60,P<0.01,n=37)、5—6月平均最低温度(r=-0.37,P<0.01,n=63)和5月降水量(r=0.31,P<0.05,n
期刊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文化强国”的战略的实施,文化出海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传统文化如何在数字经济时代实现创新并走向世界舞台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文章以非遗面塑为研究对象,分析非遗面塑发展现状及出海可行性,探究非遗面塑文化产品创新策略,构建非遗面塑的海外传播策略,目的是助力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让海外消费者了解中国非遗面塑文化,提高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期刊
胡塞尔建立现象学的初衷是使哲学成为一门严格的科学。作为严格科学的哲学,现象学不仅可以满足最高的理论要求,而且能为已有的一切科学提供确然的认识论基础。既然是奠基性的哲学,现象学就必须建立在一个绝对清晰的起点上。要寻找这个绝对确然性的起点,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思想为胡塞尔提供了方法论意义的典范。在笛卡尔不可怀疑的“我思”的确立中,胡塞尔看到了一种可以为现象学所用的新的认识方法和新的认识态度。在此基础
学位
康德的人性概念在他的教育学、历史学以及宗教学著作中都有出现,但是这个概念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表示的含义不同,甚至会出现截然相反的意思,其中最主要的两种含义是设定任意目的的人性和作为目的自身的人性。因此学界出现了对人性概念的两种不同的理解:中性人性论和道德人性论。中性人性论认为康德的人性是设定目的的能力。道德人性论则认为人性是道德能力或者善良意志。这似乎造成了两种相互矛盾的人性理解。笔者通过对康德“人性
学位
人类基因编辑技术因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潜藏的巨大风险在近几年受到业界及公众的广泛关注,关于是否发展、怎样发展人类基因编辑技术问题的相关伦理争议从未停止。在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寻找合理发展人类基因编辑技术的界限就成为了时代所需。约纳斯的责任伦理作为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型伦理思想,将人的责任对象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扩展到自然和未来人类,呼吁人们在采取技术行为时不能仅考虑自身的利益,还要对自然和未来
学位
弦理论作为调和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之间矛盾以及统一四种基本作用力的唯一候选理论,虽然长期占据当代理论物理学发展前沿,但是在发展了五十多年之后仍然面临着直接经验验证缺乏以及理论发展不完备等问题。然而面对同样的发展困境,弦理论批判者共同体和弦理论倡导者共同体双方却对此持截然不同的态度。前者面对弦理论未能作出任何直接经验验证的现状,大多质疑或否定其作为科学理论的可靠性。而后者却对其充满信心并认为弦理论就
学位
本文就合成生物学所涉及的四个比较容易引起争议的生命观问题来展开论述,分别是:“生命的概念”、“生命的尊严”、“生命的伦理内涵”、“自然生命的主体地位”。其中,生命的概念涉及到生命的定义问题,因为合成生物学把神秘莫测的生命现象一步步还原到基因水平,还原到基本的物理化学定律,并以此来重新设计并制造出简单的生命体,这就颠覆了传统上对于生命的判定,使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生命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灵魂论
学位
本文主要从胡塞尔先验现象学的“唯我论”困境和认识本身两条路径引出自我认识他人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是自我不能直接、原初地把握他人。自我不能把握他人的部分作为陌生经验而存在。陌生经验被把握的过程是同感作用发生和构造的过程。在同感的发生阶段,自我首先把握到的是他人的躯体,把握的方式是结对。通过结对,自我与他人的躯体就一起被构造出来。在结对的基础上,自我的身体与他人的身体就在共现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