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流量的移动支付应用用户行为识别研究

来源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tyuiopgfds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最近的几年里,移动支付的出现和普及,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出行带来极大的便捷的同时也出现了大量用户隐私信息泄露的问题。本文站在攻击者的角度,研究了一种潜在的隐私信息攻击方式,其能够通过分析移动支付应用产生的加密网络流量识别出用户行为类型进而获取用户的相关信息。目前的用户行为识别研究主要集中于聊天通讯行为(如即时聊天、发送图片和发送视频等)分析,现有的方法针对人们日益依赖的移动支付应用上资金交易行为(如转账、发送红包等)无法精确识别;此外,大多数研究者仍在使用人工采集方式进行流量收集,费时费力。针对这些缺陷与不足,本文基于流量分析对移动支付应用上的用户行为展开研究。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动化流量采集与分析的移动支付应用用户行为识别方法。利用模糊测试工具实现自动化的流量采集;之后通过对用户行为进行具体分析,提取适用于移动支付应用用户行为识别的统计特征;使用贝叶斯算法进行建模以实现对未知流量的识别。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实现了对移动支付应用上用户行为的有效识别,尤其是对于最常见的支付宝应用,其识别准确率为87%,较之前Yan等人的方法提升了8%左右。针对某些特定的移动支付应用上用户行为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噪声处理与集成学习算法相结合的行为识别优化方法。首先针对背景流量与混淆流分别进行噪声过滤处理;然后使用RF、Ada Boost、GBDT和XGBoost四种集成学习算法分别进行建模;最后将噪声处理与集成学习算法相结合对模型进行优化。实验显示该方法在对不同移动支付应用用户行为的识别任务上准确率和F1分数均达到了90%以上。为还原完整的真实攻击场景,设计并实现了一个移动支付流量层次化识别仿真系统。在此系统中,以分层的方式实现对移动支付应用网络流量的分析与识别。首先,从混淆的加密流量中识别出移动支付应用;在识别出应用类型之后,分类出用户具体的行为类型(发送文本、图片、转账、红包等等);最后,从更细粒度的角度出发,识别出用户的阶段性行为类型(例如转账支付行为的每个操作步骤)。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层次化识别仿真系统在真实攻击场景下具有有效性和广泛性。
其他文献
古代的“丝绸之路”将中国绸缎和瓷器推向国外,今天的“一带一路”让中国陶瓷再次扬名世界。本研究所选翻译材料源于大学本科专业教材《中国古代紫砂器》。本作品主要内容是介绍宜兴紫砂工艺。通过对源语材料的研究,发现整个语篇最突出的特点是陶艺术语丰富,因此,本研究的难点是如何采取恰当的翻译方法来完成陶艺术语的翻译。本文把焦点放在术语的翻译上。首先,统计并分析源语文本陶艺术语,确定陶艺术语的定义和分类。陶艺术语
目前水产养殖中常用益生菌制剂的菌种多数筛选自畜禽动物肠道或者其生存环境中,这类益生菌在鱼类肠道中的粘附定植效果较差,导致它们对鱼类的益生作用并不理想。因此,从鱼类肠道中筛选鱼源益生菌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本研究以吉林省特色经济鱼类洛氏鱥Rhynchocypris lagowskii(Dybowski,1869)为研究对象,从其肠道分离筛选具有产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能力的益生菌,通过产酶能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数学教育在国内外的地位显著提高。上世纪五十年代,高中数学爆发一场席卷世界的教育革命——建模革命,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各个阶段的课程中对数学建模都提出了要求。随着我国六大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出,数学建模渐渐走进我国高中课堂,成为学生不可缺少的素养之一。但由于我国数学教育在应用方面的不足,数学建模教学开展的形式依旧不容乐观。如今,《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关注高中生数学建模意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信息表示形式的多样化,对于省级科技部门而言,科学、精准、高效地跟踪与获取国家层面的科技热点主题,进而做出前瞻性科技决策,对于促进省域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研究领域科技热点主题挖掘,以便为科技部门进行决策辅助,就显得十分必要。具体工作如下: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了解科技决策的研究方向与研究方法,总结归纳出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而提出本文解决科技决策的流程,即主要
无线电能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fer,WPT)技术凭借非接触性电能传输的特性,近年来在消费电子、电动汽车、医疗电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初步应用。随着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提高电能传输效率成为了制约该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因素。通常,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一次侧的电容和电感值需要进行精确设计,以使系统工作在谐振状态下。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阻抗自适应调整(Autonomo
蚜虫是众多农林植物的重要害虫,具有繁殖力强,世代多,分布广泛,危害性强的特点。大面积、高强度的化学防治,又带来了蚜虫的抗药性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昆虫天敌与昆虫病原真菌在蚜虫控制上的应用潜力已充分得到证实。本文利用前期研究筛选得到的蚜虫高毒力菌株玫烟色虫草(Isaria fumosorosea)Ifu13a菌株和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b202菌株,通过室内生物测定及智能人
诉权是最基本的权力之一,是所有权利社会正当性的体现。我国民诉法规定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而环保法等相关法律的补充又使得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越来越完善,但是从法院审理的案件与地方环境污染状况可知,这项制度仍有不足,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应有的效果尚未得到良好发挥。就原告资格问题来说,目前我国公民不是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环保法中虽规定了公众环境权益,然而公民个人发现侵犯公共利益的行为时,仍无向法院请求
作为团体意思的形成方式,决议行为是以团体成员之表决行为为构成要素,通过民主多数决程序变动团体内部法律关系,并约束全体成员的独立法律行为。其与单方法律行为、合同及共同法律行为并立,这种体系划分是以法律行为中所含之意思表示的互动规则为归属标准。而意思互动规则是除单方法律行为以外,法律行为成立的必要构成要件之一,决议行为的意思互动规则即意思表示的民主多数决规则。决议行为因其民主多数决规则所独有的对内约束
富川民间谚语是富川各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作为生产与生活经验的总结,它们也是富川人民劳动经验、处世之道、社会生活及审美价值的生动体现。文章主要从社会语言学视角,以富川谚语为分析对象,研究其语言学特点。通过对田野调查和文献查询收集到的674条谚语进行研究分析,运用社会语言学等语言学理论,对其中的谚语词汇、语法结构、语义特征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探讨和研究,并进一步挖掘富川民间谚语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意义,为少数
人是社会的主体,而人的数量和质量发展本质上属于社会现象。人口数量和质量的发展变化过程是以人的生理条件、自然条件及社会生产力为基础的社会过程,适度的人口数量和质量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推进人类文明进步,人口数目及比例失衡将严重影响社会发展和生产力进步。上世纪70年代初期,为了遏制人口的过快增长,提高人口质量,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并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但是,随着我国老龄化与少子化的人口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