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Hoc与公众网络互联终端关键技术的研究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ang75281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dHoc与公众网络互联终端关键技术的研究摘要近年来,移动通信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和普及。由于各种通信网络的存在,网络融合技术就逐渐成为业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另一方面,移动AdHoc网络(MANET)作为一种新型的多跳无线网络,由于其组网方便、灵活、无需预先设立基站等基础设施,已得到了广泛关注。论文着重于新型AdHoc网络与公众网络的融合研究。 首先,介绍了论文研究的背景知识,包括AdHoc网络的概述以及嵌入式系统的发展,之后重点给出了蜂窝网与WLAN、AdHoc网络与蜂窝网以及AdHoc网与Internet融合的模型,讨论了网络融合后的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对未来4G移动通信的接入网结构做了展望。 为建立嵌入式互联终端,论文介绍了本课题使用的HHARM2410开发平台的硬件配置、软件烧写以及应用程序开发流程。 此外,在详细介绍本系统使用的PCMCIA接口控制芯片——PD6710的基础上,论文重点给出了S3C2410处理器与PD6710接口、PD6710与PCMCIA插槽接口以及其他一些外围电路的硬件设计,同时对拨号连接Modem进行了简单描述,此后给出了具体硬件电路设计与调试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论文接着给出了系统的软件部分,包括相关驱动移植等内容,最后搭建了网络互联环境,并给出了相关的实验结果。
其他文献
超宽带通信系统在现代的移动通信中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因此超宽带天线的设计也越来越需要高增益,小型化且有利于通信系统的集成应用。超宽带天线(UWB)的频率范围为3.1GHz
本论文安排如下:首先,扼要介绍了视频图像压缩标准的发展,包括ITU-T的H.26x系列标准和ISO/IEC的MPEG系列标准,概述了各个标准的特点。其次,分析了H.264标准,包括分层结构、视频编码
IEEE802.11b技术能够在工业环境下,为各种智能现场设备以及各种自动化设备之间的通信提供高带宽的无线数据链路和灵活的网络拓扑结构。随着EPA成为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场
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即将商用,其主要接入方式CDMA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由于CDMA固有的多址干扰和远近效应,使得系统容量和系统性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解决的主要措施是采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移动通信技术取得了极大的进步。随着宽带无线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作者致力于研究和开发未来的移动通信技术和宽带无线接入标准。IEEE802委员会于1999年
目的研究醛固酮介导一肾一夹肾性高血压大鼠脑、肾、脾、肺、主动脉和肝脏组织钙调神经磷酸酶(CaN)活性的变化。方法取20只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 op, n=6),
软交换设备是电路交换网向分组网演进的核心设备,处于下一代网络NGN的控制层,它独立于底层承载协议,主要完成呼叫控制、媒体网关接入控制、资源分配、协议处理、路由、认证、
本论文从IMS基于策略的QoS模型出发,研究了IP多媒体会话过程中与QoS控制有关的功能实体及关键机制。随后,深入研究了基于策略的QoS控制机制的实现方案,并详细地分析了端到端IP多
随着无线通信概念的腾空问世,无线通信技术飞快迅猛的发展,人们对通信业务的需求及要求越来越高,这极大的受到了频谱资源有限性的限制。认知无线电技术的提出,有效缓解了频谱资源
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无线传感器网络得到了日趋广泛的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用于对区域内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是一种以数据为中心的自组织网络。相比于其他网络,无线传感器网